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过安逸
    尼堪瀚海国的横空出世让漠北漠南的历史大变样。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满清的崛起以及哈萨克、俄罗斯的压力,长期处于敌对状态的喀尔喀蒙古、卫拉特蒙古在十七世纪三十年代终于缓和了,卫拉特蒙古大力向天山以南、青海、西藏发展,不过喀尔喀内部却还是争斗不断。
    尼堪横空出世后,逃窜到甘肃、青海一带的林丹汗是不大可能被皇太极追回来了,就算林丹汗死在甘肃,却图汗也会推举林丹汗年幼的长子额哲继任呼图克图汗。
    如此一来,有了察哈尔部的加持,卫拉特蒙古人还能否像历史上那样以少数兵力就征服青海、西藏两地就是一个问题了。
    而在喀尔喀,也产生了连锁反应。
    唐努乌梁海,克孜尔。
    克孜尔就是后世的克孜勒,此处北面是大叶尼塞河,此时叫贝克穆河,东面是小叶尼塞河,此时叫华克穆河,两河交汇之后统称伊聂谢河,也就是叶尼塞河,此处为行文方便,还是按照后世的叫法,称它们为大小叶尼塞河、叶尼塞河。
    克孜尔便是大小叶尼塞河的交汇之处,也是和托辉特部珲台吉长子、尼堪心里念念不忘的济农额璘沁的封地,他统管整个唐努乌梁海以及北面的阿巴坎地区。
    在和托辉特部的辖地,偌大的喀尔喀右翼五大湖地区、唐努乌梁海、阿巴坎的面积加起来超过五十万平方公里,领地大大超过其宗主扎萨克图汗素巴第。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卫拉特、准格尔、俄罗斯三部的压力,和托辉特部珲台吉俄木布能守住目前的疆域就不错了,在他的任内对素巴第一直很恭敬。
    尼堪出现后,俄木布依旧像历史上一样尊崇说素巴第,不过他的儿子额璘沁就不一样了。
    额璘沁,历史上和托辉特部便毁在他的手里,随着尼堪的出现,更是加剧了他的野心——他与尼堪同岁,拥有阿巴坎、唐努乌梁海两地,麾下有辉特部骑兵不下三千,唐努乌梁海的图瓦骑兵也不下此数。
    唐努乌梁海与阿巴坎之间剽悍的山地人马特人(一种乞儿吉斯与蒙古人的混血人种)至少三千户也臣服于他,加上阿巴坎地区的乞儿吉斯人,他额璘沁麾下的兵力就超过一万人!
    元朝时,此地属于益兰州,忽必烈曾征发大量汉人工匠、农户来到此地,导致唐努乌梁海地区的手工业一直长盛不衰,额璘沁的武器也不缺乏,由于农户的存在,出战时还能轻骑疾进。
    巴可什,一位年约四十岁的辉特部智者,精通蒙古、藏、突厥三种语言,就是俄木布派到克孜尔辅佐额璘沁的人,被额璘沁尊称为“车臣台吉”。
    此时,在额璘沁的大帐里,额璘沁正在聆听巴可什出使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后的汇报。
    “……”
    “济农,就是这些”
    按照常理,巴可什应该前往乌布苏湖畔的乌兰固木向俄木布汇报才是,不过却被额璘沁强留下来。
    历史上,巴可什是三名被俄木布派往俄罗斯出使的使者之一。
    “哦?其督军答应我等用毛皮、茶叶交换火枪?”
    额璘沁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
    “是的,济农”,巴可什看着额璘沁,他的内心也在做着斗争。
    按照俄木布的德性,他这一辈子也就是这样了,一个“台吉”的名号也就到头了,像济农、珲台吉、大汗那是黄金家族才能有的称号,除非你像卫拉特部的巴图尔那样另辟蹊径。
    不过眼下这位年轻气盛的额璘沁就不一样了,旗下有超过万人的兵丁(充分动员的话),已经与扎萨克图汗差不多了。
    若是加上老爹俄木布的人马,那就是两万人,妥妥的喀尔喀右翼第一大部!
    “能交换多少?”
    “三百杆”
    “这么少?”
    “不少了,济农,以职部的观察,彼等城池里也就两三百兵丁,听说其大部兵力都放到大湖以西的地方,为的就是防备索伦人”
    听到“索伦人”三个字,额璘沁眼里闪过一抹异色,接着又是长叹一声。
    巴可什知道他的意思,“济农,那阿斯兰大汗也愿意用火枪、横刀与我等交换番茄、棉花等物,您看……”
    “与他换,索伦人的火枪我看还强过罗刹人的,他想要的甚火鸡、罗刹猪、土豆等物都可以给他换,他可是答应给我等一千杆火枪”
    尼堪确实答应给额璘沁换火枪,不过却是“外贸版”的火绳枪,隧发枪乃是瀚海国的镇国利器,岂能轻易交换?若是流传到老毛子那里,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出几年便能仿造了。
    “那我等……”
    “以你来看?”
    “济农,库苏古尔湖附近多半是图瓦人,还有少量布里亚特蒙古人,按照上次喀尔喀诸诺颜的约定,凡是图瓦人所在之地都应是和托辉特部管辖,如今却在扎萨克图汗手里,您看……”
    “干!先让那边的图瓦人向我等交税,若是彼等同意也就罢了,否则便出兵讨伐!”
    ……
    土谢图汗部的西南部,原本有两大诺颜(蒙古贵族),一是却图汗,其二便是后世的三音诺颜部部始祖图蒙肯,由于该部大力支持黄教,被哲布尊丹巴封为“三音诺颜汗”,三音,好的意思,加起来便是“好汗”。
    于是,在土谢图汗部内部,实际上是二汗并称,不过场面上图蒙肯依旧奉土谢图汗部大汗衮布为宗主,对外自称珲台吉。
    (蒙古贵族的等级:第一等:汗,第二等:珲台吉,第三等:济农,第四等:台吉)
    却图汗逃离后,这位一心信奉黄教,似乎是一个虔诚佛教徒的珲台吉立即出兵占据了却图汗留下来的领地,这下图蒙肯旗下便有两个鄂托克了。
    当衮布反应过来后也是无可奈何,两个鄂托克,加起来也超过五千骑,就算衮布有心讨伐他也力有未逮。
    这还不算。
    图蒙肯年近五十,已是垂垂老矣,他自然不肯干这种先斩后奏的事情,这件事情又是儿子干的。
    他的长子丹津喇嘛。
    丹津喇嘛,你看,多名虔诚的佛教徒!
    不过从这件事来看,虔诚的佛教徒多半是一个幌子,利用尊号邀买人心、扩展势力才是真的。
    原本的三音诺颜部为何能从喀尔喀三部中独立出来,除了与满清的关系好,服服帖帖以外,自身有较大的实力也是原因之一。
    丹津喇嘛占据紧靠车臣汗的领地后,眼睛又盯上了投靠车臣汗的浩齐特部落。
    此时,车臣汗与尼堪大战后内部的虚实已经反馈到丹津喇嘛那里了。
    于是,在大明崇祯六年(1633年)秋冬季节,发生了一件令扎萨克图汗、车臣汗猝不及防的事情。
    额璘沁进攻库苏古尔湖区域,丹津喇嘛进攻浩齐特部落!
    战端一开,喀尔喀内部稍有些实力的诺颜纷纷蠢蠢欲动。
    这下素巴第、硕垒尴尬了。
    两部都实行常备军制,日常部落里只有两三千常备军,战时才从牧民里抽调骑兵,而此时各大诺颜却先发制人,往往以全部落的力量攻打另一处部落,你让素巴第、硕垒如何处之?
    若是在以往,以素巴第、衮布、硕垒的威望便能压服他们,始作俑者却图汗便是明证,可如今随着尼堪的崛起,将喀尔喀蒙古搅得大乱!
    作为大汗级别的贵族,素巴第、硕垒自然不能轻易罢手,两人几乎不约而同地联络了夹在中间尚无战事的衮布,希望他能出兵协助两部平叛。
    素巴第自然是希望让额璘沁乖乖退回克孜尔,他没有能力,也没有信心能攻下整个和托辉特部。
    硕垒也是希望丹津能将浩齐特的牧民交还给他,其它的都好商量——若是让同时投靠他的苏尼特部、乌珠穆沁部、阿巴嘎部、阿巴嘎纳尔部得知自己无法对丹津做出惩治的话,他们非离心离德不可。
    衮布毫不犹豫答应了二汗。
    于是,喀尔喀又是一片刀光血影。
    求助的快马也到了呼伦城。
    这可是摆在尼堪面前的一个难题。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