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接踵而至的邀请
    从黑省驻京办龙港酒楼出来,接下来杨振兴他们又去了位于景山西街的西山省驻京办晋府大酒店。
    这里算是全国驻京办距离故宫最近的驻京办,隔壁就是北海公园。
    作为面食的发祥地之一,西山省烹饪面食的历史不可谓不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
    不仅历史悠久,在烹制花样上也十分繁多,单单面条就有十多种烹制方法。
    不然也不会有‘天下面食,尽在三晋’的说法。
    在这里,一行人点了刀削面、揪片、晋中四小碗(合合碗)、过油肉、焖羊肉和香酥鸭。
    其中香酥鸭不算是传统晋菜,因为西山有水的地方不多,基本没什么鸭子。
    但是在川菜、湘菜、苏菜中,均有记载这道菜的菜谱。
    这道菜是当年京城晋阳饭庄开业后,金老爷子参照鲁菜香酥鸡、其他菜系的香酥鸭,还有烤鸭的做法,融合创制了这道菜。
    算是晋阳饭庄的独创,随后也因此被收录到晋菜菜谱里,成为了一道新的晋菜名菜。
    但是尝过晋阳饭庄金老师傅的手艺,这里的香酥鸭自然入不了杨振兴的眼。
    在他看来,也仅有刀削面和揪片,算得上水平,其他菜普普通通,也就那么回事,跟大锅菜的味道差不多。
    隔天拍摄继续,他们首先去的是东单公园对面的内蒙驻京办。
    点的不多,有手扒肉、烤羊腿、烤羊腩、对夹、羊肉稍美和奶茶。
    只是简简单单六样东西,就要五百多,很符合蒙菜全是硬菜的印象。
    不过想到这些羊肉,全都是从草原精挑细选以后运过来的,其实倒还可以接受。
    内蒙的羊肉菜,基本和晋省的面食一样,都是各自的名片,做的也都有水准。
    但是对夹,也就是类似肉夹馍的烧饼夹肉,不过里面放的是熏肉,而不是肉夹馍一样带汤汁的炖肉。
    所以吃起来比较干,得配着奶茶或者别的喝头吃。
    羊肉稍美,其实就是烧麦,但和南方众人所熟知的烧麦不太一样,只用牛羊肉和大葱,没有南方烧麦那么多花样。
    这道菜传闻是清朝时期,归化城(呼市)有一对亲兄弟以卖包子为生。
    后来当哥的娶了媳妇,就要求兄弟俩分家。
    包子铺归哥嫂,弟弟则在店里打工,管他吃主,不给工钱。
    当弟弟的自然不愿意,但形势比人强,他只能接受。
    为了自己以后娶媳妇有钱,就在做包子的时候,另外做了一些皮比较薄的包子。
    还防止自己做的和店里的混在一起,特别在包子上开了个口。
    包子钱归他哥哥,这些特殊的包子卖的钱归他。
    久而久之,熟客们很喜欢这种新颖的包子,就取名‘捎卖’,意思是捎带着卖。
    蒙语里捎卖发音读作shao mei,于是就有了稍美的叫法。
    不知道是不是前面羊肉太多了,这道菜杨振兴吃着一般,有些类似在吃大葱羊肉馅的包子。
    从内蒙驻京办出来,他们又去了川省驻京办贡院蜀楼。
    这里几年前杨振兴带着高园园来吃过一次。
    旧地重游,点的菜没太大变化,味道跟原来比没区别,既没有退步,也没有什么进步,使得杨振兴兴致不太高。
    原本两期一个驻京办,浓缩成了一期一个,看样子史振乾和节目组是真的有意想要出差去外地拍摄。
    大家都期待这四期节目播完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
    看看他们做出的尝试,是否能有好的效果和回响。
    但是杨振兴并不怎么看好。
    驻京办早已经不是早年间的驻京办了,这里厨师的水平还不如外面那些各菜系酒店呢!
    正不正宗不管,水平行不行不说,光价格上,让人感觉是在宰冤大头。感觉不到很值。
    可能会在这些驻京办当地出现讨论的声音。
    想要收视率有明显的提高,还是不要抱太大期望的好。
    辞别节目组众人,杨振兴就没在怎么管节目的事情。
    该说的他都已经说了,也劝了史振乾好几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扪心自问,他已经做了身为主持人该做的事情。
    如果对方不接受采纳,依然坚持自己的思路,要么继续在节目里混下去,要么早点退出,省得最后从困境里出不来,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拍完节目,杨振兴本以为除了公司的事情之外,就没有别的事情。
    哪曾想过完生日后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他就接到了好几份邀请。
    有三四个烹饪比赛,聘请他去担任比赛评委。
    首先是2010中国双泾螺蛳美食节暨螺蛳烹饪技能大赛。
    然后是首届全国海鲜烹饪大赛、第二届全国江鲜烹饪技能大赛、第四届全国厨艺绝技演示暨鉴定活动。
    虽然几个比赛举行的时间不同,都在不同的月份。
    但如果全都接受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半年里,杨振兴每个月都要出一趟差。
    而且还要提前准备各个比赛的资料。
    毕竟每个比赛种类都不相同,想要担任评委,自然需要提前做一些功课。
    等比赛开始的时候,海鲜类、河鲜类比赛不能把所有食材和现有菜谱记住,厨艺绝技没有全部认识甚至了解。
    那到时候点评打分,他就无法说出具体的缘由,到底为什么打这个分数,选手的作品又有怎样的说法。
    比如一个选手根据某个菜谱,改良或者创新了一道菜拿来参赛。
    当评委的不知道选手根据的是哪个菜谱,这种评委打出的分数,哪个选手能接受?
    怕不是其他评委也没办法接受跟这样的人一起共事。
    别人都知道你不知道,可不只是丢人现眼的问题,而是会质疑杨振兴专业的问题。
    甚至连带上他的两位师父,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在接到邀请后,杨振兴没有第一时间正式答复,他先去找了自己的师父们,打算听一听师父们的建议。
    说实话,这还是杨振兴第一次接到这么多比赛的评委邀请聘书。
    这都是全国性质的比赛,跟之前参加的那些学校或者区里的比赛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在他看来,还是多询问一下意见再决定,是最稳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