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5章 储位之争
    在这一整天时间里,李凌可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原先对江湖中人的一些成见。
    在他原先以为,江湖人物总是自恃武力,不但无法无天,而且也鲜有深谋远虑的,他们行事当是只凭一时之好恶,真要和官府斗起来,那是必然会被耍得团团转,最后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思,李凌才会在推断出漕帮将欲刺杀柳润声后极力劝阻,他实在很不看好他们的这一行动啊。
    可哪想到此番之事却是峰回路转,杨轻侯所走的每一步都出人意料,更是叫人见识到了什么叫作谋定后动,什么叫敌我皆成棋子。无论是漕帮众人,还是柳润声部下人等,甚至李凌这个意料外的人,都在其操控下成为了他达成目的的棋子,这哪里还是一个莽撞的江湖人,分明就是一个运筹帷幄的高手了。
    至于最后处置叛徒,并从其口中逼问出帮内其余同谋叛逆就更只是举手之劳了。随着高庭把一切如实招出,他的生命也到了尽头,被三刀六洞,惨死当场,尸体则将被沉入洛水,怕是再也没人会知道有这么个人曾经存在过。
    直到一切做完,时过三更,众人方才各自散去,李凌则暂时留在此处静等天明,然后杨轻侯又转了过来。
    看着这张略显苍白,还带着一丝微笑的脸庞时,李凌心头又是一阵发悸,说实在的,以前还真没遇过任何一人能给他带来如此大的压力呢。
    “李供奉,这次因为我们的事情让你受委屈了,杨某在此向你赔个不是。”杨轻侯笑着抱拳赔礼道。李凌赶紧起身回礼:“帮主言重了,我也是漕帮之人,怎敢提什么委屈。更惭愧的是,这事上我除了添乱,真就没能帮上半点忙呢。”
    “呵呵,谁说你帮不上忙?”杨轻侯率先坐下,又示意李凌落座,这才笑眯眯地来了这么一句。
    李凌一愣:“事已至此,我还能做什么?”
    “怎么?你真觉着事情已经彻底了结了,那柳润声这回必死无疑,再无翻身可能了吗?”
    “难道不是吗?”李凌皱起了眉头,“此番他手下的兵马大闹京师,那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所发生的,即便他位高权重,怕也无法脱罪吧?”
    “正常情况下确实如你所言,但事情总有例外嘛。”
    “什么例外?”这下李凌是越发好奇了,但对方这时却不急着说话了,而是给自己和李凌各倒了杯水,慢慢喝着,半晌才道:“李兄你身在官场,可知道如今朝局派系吗?”
    “这个……倒是有所耳闻,当今朝中表面看着一团和气,可实际上却也分作多股势力,从大了说,便是文武之争,也就是政事堂与枢密院,两位宰相与太尉大人间多有龃龉;然后就是二相之间也各有一党,虽然未到党争误国的份上,却也摩擦不断。”身在户部,即便身份不到,但有些事情总归还是有所耳闻的。
    对这些朝廷内的纷争,李凌也曾仔细想过,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显然是皇帝一手造成的。文武对立也好,两相分权也罢,都是帝王权术影响下的产物,就是为了让君权彻底压制臣权,不然要是朝中百官都是一心,一旦真与皇帝意见相左,他真就要成孤家寡人了。
    所有哪怕如此党同伐异会导致内耗,皇帝也只能接受,并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来加以激发促进,使这些臣子间的关系不断恶化,最后势同水火。
    “没了?”见李凌说到这儿没了下文,杨轻侯不觉又轻皱了下眉头,“还有一方争端你竟不曾留意吗?”
    “哪一方?”
    “太子与永王之争啊,也就是储位之争了。”杨轻侯看着他道,“相比于陆缜和王晗两相在文臣中间的争斗,两位皇子间的争斗的波及面才更广,不光是文臣,就连武将也分作两边,各有看法呢,可以说从涉及到的规模来看,这储位之争可还在前两者之上呢。”
    李凌却是有些发懵,他还真就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争端呢。这一来,毕竟他入官场的时间尚短,之前又忙于对付戴宵叔侄,再加上书局报纸的事情,让他所能接触到的信息自然就少;二来,也是因为这等皇子间的争储素来最是敏感,寻常官员也是不敢明说的,他更是难以听说了。
    不过看对方那副言之凿凿的模样,李凌便知道其所言非虚了。如此一来,他却更觉奇怪了:“帮主,在下实在有句话想问,却是唐突了。你又不是朝廷官员,怎么就会对此事如此上心呢?”
    是啊,你一个江湖中人,管好自己帮内事务,顺带着解决些江湖恩怨,让手底下的兄弟吃好穿暖就得了,去关心朝廷上的纷争做什么?而且还是最叫人心惊的储位之争。
    杨轻侯却是一笑:“前宋曾有范文正公写过两句话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身在江湖,总是要多多关注朝中之事的,这才是君子之道嘛。”
    “呃……”这下李凌是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才好了,对方却又是一笑:“说笑了,但你真觉着我漕帮能完全与朝廷脱离关系吗?漕运大事,朝廷真就会放心让我们这些苦哈哈的船夫们自己一手操持,而不受任何监察把控?”
    李凌的脑子迅速一转,终于跟上了对方的节奏:“原来如此,所有其实你一直都在朝中有靠山……”
    “不是一直,是自从太湖一事后,我接手漕帮开始,才做出了一些改变。而这其中,与你结交,聘你为我漕帮供奉也是其中一环。”
    见对方半点不作隐瞒地把请自己为供奉的原委道出,李凌虽感意外,倒也没有太大的不满。毕竟双方互惠互利才是结交的根本,至于什么一见如故,意气相投,那显然不适用于他们这样理智型的人物。
    “所以你才会对朝中局势多有关注,并知道了那些对立的各方势力……”李凌了然点头,但随即又奇道,“你说这些,又和那柳润声有什么关联?他身在江南,远离朝堂,纵然位高权重,怕也很难参与到这些人间的争斗里去吧?”
    “谁说不行?你可还记得我们为何会如此急着要杀他吗?”
    “因为他来京城述职后很可能将调往北疆……”
    “不错,柳润声虽然人性卑劣,但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他在江南时,更是数年平稳,连那些蟊贼都少有出没。如此人才,你们朝廷自然是要大用的,所以便想到了将他调往北疆重地——当然,他本人是不希望去那儿吃苦的,所以才会想借我们这一次的行动来搅乱江南,好让朝廷重新把他派回江南。
    “当然,这已不再是重点,重点在于,你可知道如今太子孙琮他就在北疆?”
    李凌点头,这点他还是知道的,大越自太祖时就立下规矩,一朝太子在成年后将有三年留在北疆戍守。这一方面自然是为了锻炼这位国之储君,让他深切感受到民间和军中疾苦,同时也有让他多与军中将领结交,好为将来做准备的意思。
    毕竟,只有获得边军将领的认可,新皇帝身下的那把椅子才会更加牢靠啊。
    “太祖皇帝雄才大略,当初定下的规矩终归还是好的。但是,仔细想来,还是有其弊端。”
    “弊端,却是什么?太子身在边疆会有危险吗?”
    “那倒不至于,以太子之尊,即便是到了战场上,也是万无一失的,更别提只是留在边地重镇内学习用兵用人之道了。”杨轻侯轻轻摇头,“真正的问题在于,太子与边将关系紧密,却置皇帝于何地了?”
    李凌心里咯噔一下,总算是明白了过来。是啊,储君与皇帝,确是骨肉至亲,可皇家父子间的亲情真比得了身下的那张龙椅吗?
    那可是北疆边军,大越国中最精锐的一支军马,一旦真起了他意,身在京城的皇帝却该如何自处?
    这其实又是一个悖论了,对国家来说,作为储君的太子自然是越英明神武越好,如此继位后才能让天下更为强盛;可对皇帝来说,这却是一个极大的隐患了,即便两父子再亲密,数年间的分离,再加上太子所在的又是那么个敏感的地方,实在很难叫人放心啊。
    杨轻侯叹了口气:“其实若只是如此也还不算大问题,之前数任太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可偏偏本朝又有所不同,虽然太子是先皇后所生,真正的嫡长子,可如今的永王孙璘却也不比他差到哪儿去,当年的贵妃,如今的皇后是其母,他为人还极其贤明,颇得臣子拥戴,更重要的是,他还深得皇帝喜爱。早在六七年前,皇帝就曾动过废立之心,只是被群臣劝阻才暂时按下。
    “然后去年,太子都二十有六了,才迟迟被送往北疆。如今一年下来,有些人已经按捺不住了,就是皇帝怕也不会太过放心,你明白我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