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八十二章 知道了,你们办
    顺军方面坚持去清室帝号,降称国主,若清廷不同意,则双方立即停止议和,刀枪见真章。
    为了防止清廷拖延时间,顺军方面随后又正式向城中射书,告之于申时三刻之前必须给出答复,届时若无答复,顺军便将攻城。
    与此同时,反正的耿仲明下令其子耿继茂、右营总兵徐得功等将领集中红衣炮至广渠门,若清廷拒绝去皇帝号,则立时轰塌广渠城门,再由淮军第一镇由此突进。
    耿仲明并不担心满洲人有胆杀害他部下的家眷,因为那样做的话一来和谈肯定破裂,二来也必将遭到顺军的残酷报复。
    以北京城现有的实际守卫力量,纵是能给予大顺军一定杀伤,但终将避免不了破城的命运。
    北京城中除了耿仲明部家眷外,其实还有平西王吴三桂部的家眷,他们原本是被清廷安置在京东永平诸府的。
    去年淮军高杰部突入京畿,吸取尚可喜部家眷被淮军掳走教训的清廷为防万一,便将吴三桂部的家眷都迁到北京城中居住,其中包括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两个儿子吴应熊、吴应麟。
    除了平西藩外,在山东战死的恭顺藩孔有德部汉军的家眷也在城中。不过因为恭顺藩全军覆没,这些原藩军家眷的重要性急剧降低,已经被视为普通汉民,而非是八旗子民看待。
    倘若顺军方面提出索要吴三桂部的家眷,清廷是绝不可能答应的,因为那样做的话等于将吴三桂拱手“让”给大顺。
    但要是顺军索要孔有德的家眷,清廷恐怕想都不想就将人交出,这上万恭顺藩家眷如今在清廷眼里都是累赘,本就不会带出关。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中。
    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从顺营回到城中后,紫禁城中没有敲响百官上朝的钟声,因两宫太后已降谕由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等满洲王公大臣全权交涉议和之事,诸王达成一致意见后只须报知宫中知晓就可。
    国主福晋哲哲自太宗时期就不问朝政,现在又一心想回关外保存大清骨血,巴不得赶紧和谈成功才好。
    圣母太后布木布泰虽有心思,但毕竟是一妇人,在没有多尔衮给其撑腰的情形下,对国事的影响力也是不足。因此清廷的权力随着两宫太后的降谕实际已转移到诸王之长的代善手中。
    为了方便与诸王贝勒共商国事,也方便与宫中联系,代善便暂时在从前多尔衮摄理国政所在的武英殿主持朝政。
    听说郑亲王回来,闻讯赶到武英殿的大小官员怕有上百人之多,其中多半都是满洲人。
    议和之事现在已是彻底公开,诚如首倡议和的汉人大学士冯铨私下里对顺军方面的“提醒”,议和消息一出,在京八旗便将人心瓦解,根本不可能再有死战之心。便是议和不成,顺军方面也可利用政治手段分化八旗,从而事半功倍。
    已经发生的就是大量前明降官神奇的“消失”,朝钟敲得再响,这帮降官也跟聋子一样装作没听见。
    而城中少量的汉军八旗也似乎开始心照不宣起来,知道养子祖可法降顺的祖大寿,更是大门不出一步,可每日悄悄往他府上的汉军官员却是不少。
    大清出关虽不是大厦将倾,但对祖大寿这些前明降清将领而言,基本上也是考虑重投明主的时候了。
    祖大寿对于大顺方面抱有很大的希望和信心,不仅是因为养子祖可法如今在大顺闯王麾下效力,更因为他还有个外甥叫吴三桂。
    只要大顺那新任陆闯王志在问鼎,有一统中国之心,那肯定会善待及重用他祖大寿。
    在京汉军官校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有意识的“团结”在祖大寿身边,可他们以及祖大寿都不知道的是,祖大寿的亲生儿子祖泽润已在沧州被顺军杀害。
    对于京中的局面,内弘文院大学士,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字的希福看在眼里,曾于议政王公大臣会议后入慈宁宫叩见国主福晋,痛心疾首道:“自议和以来,满洲人心瓦解,皆以出关回国为望,无论固山还是甲喇亦或佐领披甲人,都不欲死战。”
    希福的话便是如今北京的现实写照,既然可以让出北京为代价安全出关,那八千满洲将士又哪个还愿意为大清流尽最后一滴血!
    ........
    武英殿中发生激烈的争执。
    争执原因自是关于是否去帝号。
    豫亲王多铎迫于局势不得不违心同意议和,但骨子里却是不愿议和的,因此一听顺军方面竟敢咄咄逼人,要大清皇帝降称国主,忍不住又说起坚守以待多尔衮、阿济格赶回的话来,甚至叫嚣于北京共存亡。
    代善沉吟不语,顺军方面执着于要大清皇帝去帝号,甚至不去帝号就不和谈,让这位一心想要出关的老王爷有些吃不准,生怕弄巧成拙因此坏了议和,导致北京被人家攻破,那时可就真是因小失大,连后悔药都没的吃。
    宁完我提出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其认为顺军方面虽然欺人太甚,但也可从此事看出顺军确是愿意同大清和谈,否则何必执着帝号之事。
    众人纷纷点头,都觉顺贼是小聪明而大糊涂。
    大清此时势弱可以降称国主,但一等出了关聚拢了兵马,再称皇帝你顺贼还能打过来不成。
    “流贼无人矣!”
    众满洲王公贝勒及那大学士们没来由的倒生出了高人一等的心理。
    多铎却还叫嚷绝不能让皇帝降称国主,吵得不可开交时,饶余郡王阿巴泰提出一个建议,就是由在京宗室和八旗议政大臣共同投签决定是否去帝号。
    代善和济尔哈朗也不想同多铎闹得太僵,也同意大家共商。
    多铎一人难“敌”三王,只好同意。
    没想竟成了一次“民主”的试验。
    投票结果是赞成去帝号和谈的34人,不赞成的11人。
    少数服从多数,面对大多数人的选择,多铎也只得捏着鼻子不吭声,结果很快被报进慈宁宫。
    一直等侯消息的国主福晋同圣母太后叫内侍吴良辅过来传话,说:“太宗皇帝在时,曾言攻伐中国非一朝一夕之事,当缓图之。今既中国不能速取,便当依太宗皇帝在时,先行出关,他日再图。”
    有了两位太后的“背书”,户部尚书英俄尔岱便出城向顺军通告大清可去帝号,以后称满洲国主。
    顺军统帅陆广远听后很是欣慰,当着英俄尔岱面说了一句:“他日我大顺可为叔国,你满洲可为侄国,叔侄一家,各安其国。”
    之后,双方就清室出关的细节与技术性问题进行具体磋商。
    在双方都有诚意的基础上,顺、清两家进行了友好的协商,互相交换了意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意见。
    出关路线没有问题,北京东出直奔山海关,从广宁返回辽阳。沿途顺军兵马大部撤离,只离少部人员加以“监查”清廷是否如约返回盛京。
    当着英俄尔岱的面,陆广远手书军令发往关外第七镇,命第七镇自收到军令后即刻整军前往辽南,等侯海船返回山东。
    清军方面同样也颁出给盛京总管何洛会的军令,命关外清军立即停止与顺军的敌对行动。
    同时,将请皇帝旨意,分别遣使往摄政王多尔衮及英亲王阿济格军中颁谕和谈之事,至于这两支大军如何出关,将由顺军方面同清廷留下的专门使臣再行商议。
    清廷提出顺军方面必须保证即日起让出通往山海关的道路,并保证一百里内不驻军,陆广远原则上同意,并说清廷可派人督查。
    双方磋商时,陆广远不时接到军报,每每看完都是神情凝重,继而在一些本可争取的地方做出让步。
    眼看就要签订正式和约,并互换国书时,顺军方面突然提出一个让清使为之惊愕及气愤的要求。
    就是顺军只给清国两天时间撤离北京。
    “两天,你们的人能走多少走多少,能带多少东西就带多少东西,两天后仍留在北京城的,我大顺视为逆民,一律诛杀!”
    “你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反正就给你们两天时间!”
    高杰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极其贪婪,丝毫不加以掩饰。
    两天时间,要将朝廷、皇室及在京满洲王公大臣包括八旗兵将、二十多万家眷全部撤离,怎么可能,又怎么来得及!
    就算是人能走,东西又怎么能带得走!
    顺军方面的贪婪激起了满洲王公大臣的一致愤慨,然后却又投票同意了。
    因为,王公大臣和贝勒爷们的家产早就打包好了,只要顺军方面让开城门和道路,他们就能立时畅通无阻的奔回家乡。
    至于旗下的财产及汉奴阿哈们,王公大臣们实是考虑不了多少。反正也有两天时间,尽量多带一些便是。
    宫中两位太后还没派人到武英殿说同意时,满城已经掀起大搬家的高潮了。
    “叔叔说温水煮青蛙,只要鞑子一开始就从心理接受议和,那不管咱们提什么样的条件,他们都会答应。”
    广渠门外,陆广远撇了撇嘴,对一边的夏大军道:“大军叔,我现在像不像个坏孩子?”
    ........
    涿县,陆四将留守陕西的兴国公、征西将军李过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塘报递给身边的高一功,随口说道:“孙可望、李定国这两个义子可比八大王有本事的多,短短一个多月就拿下了甘肃、西宁,逼降了唐通,吓跑了白广恩,现下西军已往三边,看样子这八大王和咱这闯王要比个高下了。”
    大西军北上抗清后,因张献忠选择难度最低的先扫西北,在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的指挥下,十二万西军分作三路势如破竹接连掠取甘肃、宁夏、延绥等地,声势极大。
    进展如此迅速,固然同大西军将领皆是名将有关,也同甘州米喇印、丁柄栋反清有关。
    米、丁二人皆是甘肃的信教汉民,由秦州投大顺的马德曾自告奋勇前往联络二人,但米、丁二人起兵反清后却没有同大顺取得联络,愿归大顺领导,反而投了大西军。
    米、丁二部连克甘州、凉州、肃州,杀死了清朝甘肃巡抚张文衡、甘肃总兵刘良臣、凉州副总兵毛镔、肃州副总兵潘云腾、甘凉道林维造、西宁道张鹏翼等。接着又引大西军李定国部东进攻破兰州,连克临洮、河州、洮州、岷州,围攻巩昌府,清廷在甘肃的统治几乎全部瓦解。
    唐通于靖虏卫的冯家堡被西军将领冯双礼带兵围住,本是指望屯兵西安所的白广恩能够救他,不想白广恩听说大西军十几万入西北,大顺军又举兵东征直抵北京,吓的连夜带兵往花马池跑。
    没了援军的唐通无奈只好开堡向冯双礼投降,被西军前线统帅孙可望委任为宁夏总兵。
    西北绿营的另一支主力姜骧部闻知唐通投降,白广恩逃跑,大西军席卷西北,大顺军东征北京,判断满洲必亡,故而突然率部返回大同,关闭城门,处死清廷委任的宣大总督耿焞,自称大将军公然反清。
    姜骧造反后,大同附近十一城俱响应,反清声势很快波及山西,晋东南汾、潞、泽、辽等郡邑豪杰乘时蜂起,绿营将领胡国鼎啸聚潞安,祸连沁属。又有义民陈杜、张斗光等领兵攻克泽州,平顺则有姜瓖所遣部将牛光天破城劫库,男妇掳掠甚多。
    由延安带兵攻入山西的顺军李元胤部趁机长驱直入,沿途大量收编绿营散兵及土匪,人马壮大至三万余众,兵锋直指太原。
    龟缩在太原城中的前明恭顺侯吴惟华先祖乃是蒙古人,清军入关之后主动降清自告奋勇前往山西招抚,因功被清廷授山西总兵,后叶臣部归京,吴惟华又代山西巡抚事,并一直监视被清廷调往西北的姜骧、唐通、白广恩等部绿营。
    如今唐通降大西,白广恩逃奔花马池,姜骧在大同举反旗,山西境内西有自延安方向入犯的顺军李元胤部,南有自怀庆入犯的顺军“杀奴军”,太原与北京汛道皆断,吴惟华心中惊恐可知,反复思量之后决定同大顺接触,期以太原城赎他从前罪过。
    李元胤接吴惟华密信“请大顺天兵速至”,不敢怠慢,一方面速领军疾奔太原,一面将此事上报陕西留守兴国公李过。
    李过同陕西总督孟乔芳商议之后,决定先给李元胤去信要其准吴惟华投降,先行占领太原这座晋中重镇,再同大同姜骧联络,劝其归顺。
    在给监国闯王的奏报中,孟乔芳称西军于西北进展迅速,惟今当以安抚手段收编山西诸路军头,尤以姜骧为重,不然若姜骧等倒向西军,则京畿必受西军威胁。
    陆四回信李过、孟乔芳,信中只六字——“知道了,你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