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一十六章 改革之难
    阿尔泰拿到信,上面已经被火漆封住了,他很想打开看看,但事关部落存亡,他不敢随便。
    虽然燕云十六州被郭浩收回,可是咸州距离最近的州郡还是太远了,除非他们走海路,可是他们没有太大的船。
    如此阿尔泰只能绕道,需要走上千里的距离,期间还要路过辽国的地盘,想送信并不容易。
    阿尔泰这边带着信上路,虽然他很不放心部落,可是阿不里信不着别人,非要让他去。
    郭浩在汴京并不知道这些事,七月的天和下火一样,后宫之中却是一片清凉,郭然、郭蓉、秋南、李芙、郭永宁加上几个孩子,一大家子人吃着冰镇西瓜。
    对于这两个弟弟妹妹,郭浩给他们安排了老师,让他们从头学习,虽然都是王爷公主,可是却没做什么事情。
    “皇兄,我听老师说,现在朝廷很多地方都缺官吏,你为何不让我试试,我也想要个官当当。”
    郭然放下一块西瓜,看着郭浩开口道,郭浩随手扔掉皮,摇了摇头道:“你现在还不行,你学的还不够,你刚读书一年,字还没认全,我若是让你当官,就是对百姓的不负责。”
    郭然听了有些失落,秋南开口道:“然儿你不必难过,你皇兄也是为你好,作为大宋的王爷,你将来有的是机会做官,但你现在先要学习。
    你可能不知道,你皇兄在你这个年龄,已经背下好几本经书了,如今他也是手不释卷,整天抱着本书看。”
    秋南说着,还看了郭浩一眼,表情有些幽怨,因为郭浩自打从南边回来,每天就是看书,已经很久没有临幸他们几个姐妹了。
    郭浩对秋南的目光视而不见,实际上他之所以看书,就是想从书中找到治国之道。
    就像他现在在读《老子》,里面有很多治国的观念,他整日忙着学习,自然没心思陪她们了。
    “然弟,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句话的意思你懂么?”
    郭然摇头。
    “我整日里看书,就是想弄明白这些话的意思,我现在是皇帝,心里装的是天下,你是我的弟弟,自然要像我一样。”
    郭然点了点头,可脸上还是有些迷茫,郭浩扭头看了看郭蓉,这丫头这一年吃的不错,长高了不少。
    经过一年的相处,郭蓉性格开朗了许多,但毕竟是公主,用不了多久她就要嫁人,算是兑现他的承诺,嫁给谁就看他自己的意愿了。
    至于郭浩的女儿,现在都还小,郭浩不允许别人打她俩的主意,最起码也要等二十岁才行。
    ……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就到了八月份,郭浩始终关注着各地的官员改革,耐着性子等待着各地的反馈。
    这一天,郭浩带着郭然、李辉等出了皇宫,一路来到了开封府的刑部衙门,现在这个衙门负责的是汴梁的治安。
    “然弟,我知道我做的很多事,世人都不理解,就好比这刑部衙门,看似是多余,实际上事关重大,它不仅仅要保证百姓的生命安全,还要保证财产安全。”
    说完郭浩看了看李辉,李辉点点头,挥了挥手,一个百姓打扮的人进了刑部衙门。
    郭浩几人在在等候,那人见了衙门,只见里面只有几个书吏,为首之人坐在中间假寐,他的随从在给他扇风。
    “诸位大人,你们可要给小民做主啊,我家的鸡丢了!”
    几个书吏一听这个,不由得皱了皱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人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你家住哪里,叫什么名字,丢的鸡长什么样,如实说来。”
    “回大人,小的叫王四,家住城东,我家有一只下蛋的母鸡,黑色的羽毛黑色的脚,我早上醒来就不见了。”
    那个书吏听了点点头,在案卷上简单记了记,道:“好,你的案子我们已经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如果有人把鸡送来,我们会通知你的。”
    王四听了犹豫了一下,道:“大人,你们不随我去看看么,我媳妇儿还指着那鸡蛋补身子么,如今被人偷了去,去晚了怕是被人吃了!”
    王四说完,那人看了看其他人,意思有没有跟他去的,可是此时正是天热的时候,呆着不动都出汗,更何况城东距离这里可不近。
    “让你先走你就走,不就是一只鸡么,丢了也就丢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还大老远的跑来报案!”
    为首之人眼睛都没睁,身子也没动,就靠在那里说了一句,王四听了缩了缩脖子,嘴里连连称是,然后离开。
    王四出了衙门,把情况报告给郭浩,虽然态度有些不太好,可是流程没有大问题,天热有些慵懒也正常,就看稍后有没有人去调查。
    郭浩让王四回去等候,然后就近找了个地方乘凉,目光一直盯着衙门口,一上午很快过去,期间有两人进去过,可是始终没见一个衙役出来。
    火辣辣地太阳挂在天上,炙烤着人间大地,郭浩喝茶都喝的没味了,衙门还是一点动静没有。
    郭浩实在坐不住了,猛的起身就往衙门里走,李辉和郭然连忙跟上,他们能感觉到,郭浩生气了。
    晌午时分,那些衙役终于动了,虽然外面比较热,可是他们总要吃饭。
    一群人往外走,正好看见郭浩进来,他们有的人并不认识郭浩,但是郭浩身后的李辉他们太熟悉了。
    “尔等这是要去哪?”
    为首之人听到这个声音,瞬间打了个冷颤,驱除了所有寒意,赶紧从后面走到前面。
    “下官魏峰拜见陛下!”
    说罢赶紧跪下施礼,其他书吏听了也跟着跪下,郭浩没有让他们起来,而是冷冷地问道:“衙门里其他人呢,怎么就你们几个!”
    魏峰道:“回陛下,其他人都出去办案了,自从刑部衙门设立开始,城里大小案件不断,衙役都很忙。
    因为陛下曾说过,要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所以一班衙役整天在外面办案,经常几天不回家,更别提回衙门了。”
    听到这里,郭浩的表情稍微缓和一些,看了看几个书吏,上前拿起他们记录的案卷,发现确实很多,之前他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既然你们人手不够,为何不向开封府汇报?”
    “回陛下,我们大人汇报过了,可是现在的衙役不但要有武力,还要求必须识字,这个真是太难了,我们大人把汴梁都找遍了,也没找到几个合适的。”
    郭浩闻言摆手示意他们起来,回头看向李辉道:“咱们军中,能找出多少这样的人?”
    李辉略一沉吟,道:“回陛下,估计没有几个,绝大部分将士都不识字。”
    郭浩听了深吸一口气,他高估了这个年代的文化普及度,连年战乱让读书人都成了稀罕物,文武双全的更是风毛菱角。
    “哎,还是朕太心急了,想要一蹴而就,也罢,有些衙门可以放宽一些,可以找一些不识字的人进来,但是带头的之人必须识字。”
    “多谢陛下。”
    魏峰大喜过望,实际上他们几个书吏也在为此事烦恼,因为衙门把招聘工作交给他们了。
    既然事出有因,郭浩也没多说什么,吩咐他们尽快补充人员,维持好汴梁的秩序,然后就离开了刑部衙门。
    回到宫中,郭浩随即下达了旨意,可以暂时录用一批人,但是只是暂时的,也许是受后世影响,他总觉得官员体系中不能有文盲,哪怕只是一个小吏。
    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