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0章 收复安南国的上策(第一更)
    二月十三日,皇帝收到了沈棨送过来的最新的密报。
    密报里有一条重要信息:郑阮之战刚刚结束,安南国黎朝内部正是羸弱之际,阮家愿意与我们合作。
    崇祯大喜。
    郑阮之战是什么?
    简单来说,此时的安南国有三大势力,郑家、阮家和莫家。
    莫家在百年前搞叛乱,嘉靖年间,黎朝权臣莫登庸在安南国北部称帝建立莫朝,然后投降大明,求情大明庇护。
    莫朝又在天启五年被黎朝给干掉了,莫朝君主莫敬宽逃到大明。
    莫敬宽向黎朝上表投降,黎朝当然不答应莫敬宽的投降。
    黎朝不答应,那大明也不答应。
    大明不答应,黎朝只好答应。
    于是莫敬宽就回到了高平(莫朝国都),退了君主位,被黎朝册封为太尉、通国公。
    这是莫家。
    那郑家和阮家呢?
    郑、阮是黎朝的权臣。
    郑家在北边的升龙城,把持黎朝朝政,架空黎朝君主。
    阮家原本也在升龙城(黎朝国都),被权力更大的郑家猜忌,于是就跑到了南边的顺化,在顺化猥琐发育自己的势力。
    到了天启年间,阮家的势力已经不可小觑。
    等两家联合起来干掉了北边的莫朝后,两家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在天启七年到崇祯二年,爆发了第一次战争。
    又在崇祯三年到崇祯六年,爆发了第二次战争。
    也就是沈棨所说的两家刚打完仗,大家都很累。
    历史上,这两家一共打了七次战争。
    这才是第二次。
    总体来说,这就是安南国目前的局势。
    这下好了。
    丫的君主的权力被权臣架空了,这不是给了崇祯讨伐的理由么?
    而且名正言顺啊!
    而且还有一个理由。
    什么理由?
    黎朝不纳贡!
    你大明朝是你干爹,按照大中华圈的规矩,你这个附属国得每年乖乖纳贡,可朕自登基一来,连你个鸟蛋都没有看到。
    朕给了你六年时间自己好好反省,六年你都没有反省过来。
    就不要怪朕了。
    二月十四日一大早,南部军区总督孙传庭检验完最新一批的粮食,又检验完所有的火器,刚回到总督府,下面的人突然来报:“大人,有一封密信。”
    孙传庭接过来,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简短的一句话:阮家派人前来。
    看完,孙传庭立刻让人将秦良玉请来。
    他当然知道这密信是谁送过来的。
    事实上,在钦州经营南部军区的这几年,安南国没有少送情报过来。
    刚开始孙传庭和秦良玉还很迷惑,后来接到皇帝的密信,才知道皇帝早已在安南国安插的探子。
    具体是谁,就不太清楚了。
    “秦帅,阮家如果愿意与我们联合,将会大大降低我们征讨安南国的难度,我猜测,阮家这一次被郑家击败,元气大伤,是想借我们之手,对付郑家。””
    秦良玉说道:“事关重大,还是先见到阮家的人,看看对方是什么态度。”
    数日之后,孙传庭接到了来自北京的密报。
    当然是皇帝写给他的。
    内容也很简单:安南国不侍奉大明,皆因郑氏谋权乱国,大逆不道,阮氏满门忠烈,朝廷当联合阮氏征讨郑氏,匡扶黎朝社稷。
    很简单吧?
    但简单的几句话中却藏着太多消息。
    郑氏挟持黎朝君主是事实,阮氏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大明朝在出兵之前,要表彰阮氏,要将阮氏变成勤王的正义之师。
    这样大明的军队在安南国才能立得住人心,在对安南国首都升龙城作战的时候,才不会被安南国老百姓攻击。
    这才是上策。
    那么是不是真的帮黎朝匡扶社稷呢?
    你说咧?
    孙传庭看完皇帝的密信,不由得感慨,陛下远在千里之外,却对安南国的情况了如指掌。
    孙传庭将皇帝的密信给秦良玉看了一遍,巧得很,当天阮家的秘使就来了。
    此时,远在紫禁城的崇祯则看着地图。
    那是西南的地图。
    他的目光落在安南国上面。
    “如果收复安南国,就可在南定、清化、义安、顺化、会安、广义、归仁,分别设立8个港口,用几千艘船,从这里源源不断运输粮食,绕过琼州和台湾,一路北上,将粮食运输到天津的大沽口,从大沽口进入京师之地。”
    “这一次因为卖地而下放到民间的通胀问题,将迎刃而解。”
    顾炎武在一边道:“陛下圣明,若是如此,将大大增加顺天府的粮食,朝廷便还能再在新城卖出更多的地来。”
    崇祯道:“恐怕今年一整年,孙传庭和秦良玉都得待在安南国了。”
    “安南小国尔,王师应当很快便能有大捷。”
    “你不懂。”崇祯笑道,“红夷人的势力也早就介入到安南国了。”
    “红夷人?”
    “弗朗机人,他们向阮家售卖火炮和船只。”
    弗朗机人便是葡萄牙人。
    明末荷兰人在台湾发展,而葡萄牙人在澳门发展,顺便还与越南有诸多联系。
    皇帝突然道:“煤矿怎么样了?”
    “山西总督耿如杞昨日抵达了京师,臣刚与他提及此事,诚如陛下所言,山西民间亦有关于煤矿的传闻。”
    “你记得多提报几台蒸汽机运过去。”
    “是。”
    “煤矿开采的进度要加大,务必要完成今年的任务。”
    “臣领旨。”
    不多时,孙承宗前来求见。
    “陛下,上海府来报,截止到目前,已经有三万石粮食出海,运往钦州。”
    “好,朕知道了。”
    他抬起头看了一边的方正化一眼,问道:“最近的廷议结果如何?”
    “韩阁老提出了几个问题。”
    “一、希望银行加强对商社的背景审核。”
    “二、希望在动工之前,提前预售房屋。”
    崇祯道:“好,这些让他们一起商议详细方案。”
    方正化又说:“皇爷,大臣们都担心房子卖不出去,现在朝堂上上下下都在说没有人愿意买那些房子。”
    卖不出去?
    “他们多虑了。”
    眼下转眼已经到了二月下旬,眼看南部军区已经在做准备了。
    而皇帝呢?
    青霉素的量产也要提上日程了,如果节奏跟上来,今年就可以运到南部军区去给前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