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奉先一脚将地上的废纸踢开,看到有奏折夹杂在其中,顺手捡起来看了看,随后随手扔在了身后:“别说你是天生的劳碌命,我难道就不是天生的劳碌命?现在那二位斗得如火如荼,夹在中间受夹板气的就是我们两个。
你倒还好,陛下有心要你辅政,你说我一个丘八,干嘛要搅和到这些事情里面来。”
元好问脸上挂满了揶揄的笑容,这段时间他跟刘奉先忙得焦头烂额,见刘奉先如此吐槽,他突然感觉心情好了不少,忍不住揶揄道:“刘帅可是陛下最为看重的武将,能者多劳嘛!陛下能够信得过的武将就你刘大将军一人而已,不把你放在京城难道让你继续在漠北那边逍遥自在不成!
咱大齐暂时不能乱,一旦乱了,涂炭的生灵,遭殃的是百姓,刘大将军宅心仁厚,应该不会愿意看到民不聊生吧!”
刘奉先没好气的哼哼道:“我懒得跟你这个道学先生嚼舌头根子,闲来无事特地来看看你,听说最近不少人上折子,要给青蛟军重赏呐!”
元好问站起来用手拍了拍桌上的奏折:“两天时间,最多的一个御史上了三十七道折子,都是请求给予青蛟军督帅陈华重赏的,最耐人寻味的便是咱们的吏部尚书孔乾坤孔大人,竟然请求给你那好儿子封侯。
难得这次两位皇子的意见这么统一,就算今夜你不来找老夫,老夫明日少不得也得去府上叨扰一番。
你说这个侯,我们是封还是不封?”
刘奉先哈哈大笑:“你这老狐狸也有为难的时候,这个事情我可不能给你任何意见。是不是封侯你说了算,我一个武将可不敢随便置喙。陛下离京之前将京中所有大小事务交给你这个国相,我要是敢插嘴,等陛下回来之后,就算是不死也得脱层皮。
你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就不给,反正你给了陛下回来之后也不会怪你,你不给的话陛下回来之后也不会骂你。”、
元好问笑骂道:“都说我元好问是个老狐狸,依我看,你刘奉先才是这天底下一等一的老狐狸。你真不知道是上辈子积了什么德,竟然白捡了这么一个干儿子。
罢了,他的功勋,封公都有可能,就不要说一个小小的侯爵了。对了,听说陈华这小子前不久在朔方城那边闹出了不小的阵仗,要不要我老人家慷他人之慨,让你家那小子在漠北更加名正言顺一些?”
刘奉先老神在在的道:“我还是那句话,随便你,你做主就行了。别总是想着给我下套,我又不是你的仇人,我挨骂对你有什么好处。
京中局势紧张,你这段时间可是借着两位皇子的手把一些庸碌官员弄掉了不少,小心陛下回来会找你算账。”
元好问满不在乎的道:“元某人是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朽了,难道还怕陛下会秋后算账不成?
咱们的这位皇帝陛下可精明得很,他在这种关键时刻离开京城,一方面是对两位皇子的考验,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对你我二人的一种考验。
你率领数十万京军拱卫京城,又将很多关键位置的人换成了自己昔日的旧部。一旦你谋逆,整个京城就会易手,陛下便是从漠北赶回来,也难改变局势。
我掌控京中文官,而且数量还不少,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我的门生,你我二人一旦沆瀣一气,整个大齐顷刻间就会改朝换代。
借着我的手将一些没有什么本事却喜欢作威作福的朝臣给拿下,等到陛下回来的时候,这些让他感到不开心的人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而京军中那些没有什么本事的将领也都被你给换了,这一手,我就是再修行二十年,也未必能够玩得这么溜。”
刘奉先对元好问的话深以为然,他很早之前就跟在李神通身边,对这位皇帝的心性不说是了如指掌,至少是十分熟悉的。
李神通的谋划很多时候都是天马行空,一般人捕捉不到踪迹,而每次他用完计策之后,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包括这次李神通突然留下两封书信然后不声不响的带着一帮人离开京城一样,都是出人意料的做法。一开始拿到书信的时候,不管是元好问还是刘奉先,都感到不知所措。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一将一相之间,已经多了许多默契,不再跟之前一样束手束脚。
按照李神通的吩咐,不听话的人该收拾就收拾,收拾了之后还是不肯听话就直接下死手,而元好问掌控了所有官员的任免,只是这种任免需要通过稽查司的秘密渠道将密信送往漠北。
他们两个也只是大概知道李神通带人去了漠北,至于去了漠北什么地方,他们并不知晓。唯一能够知道这一点的,恐怕只有稽查司那个被称作忠犬的莫都督了。
两人没有去询问莫永年的意思,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虽然那位皇帝陛下此刻不在京城,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他都通过稽查司掌控得十分牢固。只要稍微有让那位不满的地方,必定马上就会有人跑出来告诉他们不能这么做。
将相之间的合作谈不上愉快也谈不上不愉快,他们只是按照吩咐办事,至于最后能够把事情办成什么样子,还得看幕后操控的那位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看上去风平浪静的京城,其实早已暗流涌动,大齐这艘大船在李神通这个甩手掌柜的操控下,究竟会往哪个方向偏转,没有人知道。
作为坐在船上的人,也是船上的水手,元好问和刘奉先在很多时候都是心照不宣,身为李神通身边的老人,他们有了自己的猜测,只是这种猜测只能埋藏在自己心中。
那位大人物,很有可能在谋划一局大棋,所有人都是他手里的棋子,最后这局棋会变成什么样,除了那位之外,没人能够知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