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137
    嫁人就嫁羽林郎 作者:衣青箬

    分卷阅读137

    的去食用蝗虫,如此一来,不但能多出一道菜,还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让他们去抓捕蝗虫。

    要想好蝗虫灾害的防治办法,上书给皇帝,在朝堂上讨论通过,最后再往下颁行政令,送到各州……这中间间隔的时间太长了。就算朝廷能特事特办,加急处理,至少也需要半个月左右。更别提他们都对廷议的结果并不乐观,恐怕绝大多数官员只会觉得小题大做,根本不愿意同意如此荒唐的提议。

    若是如此,朝堂上必然会有一段争执的时间,最后才能得出结论。但时间都浪费在了这上头,等朝廷反应过来时,就迟了。

    所以在朝廷还没有动作之时,从民间发动群众是最好的办法。而捕食蝗虫的事,是清薇想出来的推广办法。

    当然,光是他们说好还不够。赵瑾之道,“这等美味,虽然出自乡里,也当敬呈御览,让陛下也品尝一番。”

    如果虞景也能夸一个好字,那可能都不要他们做什么,民间就会争相效仿了。还有哪些想要讨好皇帝的权贵之家,也会命令下面的人捕捉蝗虫送上来。这样一来,影响更大,效率更高。

    不过,皇帝的菜谱都是有数的,偶尔品尝一下民间小食也就罢了,但蝗虫这种东西,若真的送到御前,恐怕御史弹劾的奏章立刻就能堆满长安宫。

    ——有些人在做实事上没什么作为,抓人小辫子这上头倒是造诣颇深。而且他们不管时势、不管会造成什么结果,越是位高权重,他们盯得越紧,因为这些人每一个都可能成为一名御史的晋身之阶,一旦将一位宰辅级别的大臣踩下去,那么哪怕他只是七品御史,也能立刻声名大噪、青云直上。

    这就是言官,绝大多数做实事的大臣看不上他们,却又不得不忌惮他们。所以大部分进入尚书阁的重臣,为了能让自己的政令施行得更顺利,多少都会跟御史台有些往来,一些势大的宰相甚至能够直接掌控御史台。不过这很容易为皇帝所忌讳,大家都不会做得太明显。

    赵定方的上位有些特殊,等于是站在了所有文官的对立面。所以从他进入尚书阁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弹劾他的奏折送到长安宫。御史们见了他只会找茬,连一句好话都不会说,更别提是拉拢关系了。

    后来虞景的强势倒是让一部分人有了忌惮,开始转变态度。但他们能够改变对皇帝的态度,不代表就能放过赵定方了。或者说正因为在虞景那里失利,就更要在赵定方这里找回来。于是弹劾他的奏折变得更多。

    现在赵定方要是将这蝗虫呈给皇帝品尝,弹劾都是轻的,说不定立刻就有御史认为这是侮辱皇帝,主辱臣死,要撞柱自尽了。不管死不死,他们的士林声誉会变得更好,至于赵定方,自然就成了佞幸权臣。

    这种影响不光是当下,很有可能还会影响到往后的名声。所以对赵家而言,一旦决定这样做,损失的会是更多的东西。

    但赵定方几乎没有犹豫的道,“明日我就将这道菜呈上去。”

    “二叔……”他这么干脆,赵瑾之反而不太确定是不是应该这样做了。的确,这样做对应对蝗灾是很有效果,但蝗灾什么时候会来,规模会有多大,目前都还说不准。也许这一切只是她们瞎紧张,根本什么事都没有。

    要是能肯定会有最坏的结果,那么赵定方的牺牲就是有价值的。可如果没有呢?

    虽然赵瑾之对清薇充满信心,但赵定方现在是整个赵家的顶梁柱,他是绝对不能倒下的。

    赵定方摆手道,“这不是一人一家之事,是天下万民之事。未雨绸缪,就算之后没有那么大的蝗灾,但捕捉了现在田野间存在的蝗虫,对地里的庄稼也只有好处。今年年成不好,减产是必定的,能多一些收成也好。如今的大魏经不起连番天灾,这种事,宁信其有。”

    赵瑾之想了想,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如此。但还是道,“献菜倒是不急,总要有个准备的功夫,二叔可以提前跟陛下通个气,提前做好准备。”

    别人可以不任何赵定方的牺牲,但皇帝必须要知道他是为了什么。

    赵定方点头,看了看天色,道,“那我现在就进宫。”

    现在宫中还没有下钥,有时候有急事,朝臣们也会在散衙之后再次入宫。到时候商议事情晚了,可以留在尚书阁过夜,那里本来也有宰相们值守的房间。

    等赵定方走了,赵瑾之才转向自家祖父,问,“您就不拦着二叔?”

    “我年纪大了,这些担子早该交给你们了。你们也是,别有什么事就来找我,自己设法解决,让我老头子安享一下晚年。”赵训一面说,一面嚼着油炸蝗虫,还招呼赵瑾之,“你不吃吗?待会儿凉了就不是这个味了。”

    赵定方是怎么跟虞景说的,没人知道,但虞景答应了这件事,却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不但答应了,甚至还打算把这件事闹大。

    于是第二日,十二楼开始推出新菜品“飞黄腾达”。

    大概是当初卤肉摊子积累起来的客户,会来这里的客人武官居多,文官也是很懂得变通的那种,所以看到蝗虫做成的菜,倒没几个人觉得不妥,大部分都跃跃欲试。而在品尝过后,更是给出了赞赏和肯定,觉得这道菜的味道的确不错。可惜用料太贱,难登大雅之堂。就是在十二楼这里,也只能做下酒菜,正经请客是不会点的。

    至于蝗虫的来源,清薇没有直接花钱去买,而是雇了几个闲汉,让他们每天专门到田间去抓捕蝗虫。

    不知道是不是听了清薇一席话之后痛定思痛,有了新的想法,邱庭波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很快出现在了十二楼里。这次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来了一群太学生,这些年轻气盛的学生们身上还带着几分天真和稚气,对人对事都不会深想,见了这道“飞黄腾达”之后,立刻大加评判。

    大部分人认为这种贱物根本不能吃,还大张旗鼓摆出来卖,简直丢了京城人的脸面。毕竟这里往来的全都是朝廷官员,怎么能吃这种东西?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

    另一部分人则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创新。他们引经据典,证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飞蝗之灾,结果都很糟糕,甚至曾经直接导致过亡国之祸。所以蝗虫就应该消灭,而捕食就是个不错的办法。而且这道菜的味道也不错,在年景不好的时候,对普通百姓而言,吃蝗虫总比吃野菜要好,好歹是口肉。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认输,于是呼朋唤友,搬救兵,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一开始这种争论只限于太学之中,但跟着,太学的教授们被拉了过来,然后朝廷官员们也跟着加入,到最后竟然演变成了一场巨大的辩论。

    中间辩论的重点也几经变化,

    分卷阅读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