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4章 后手
    太子妃的心情十分复杂。
    然而不等她复杂多久。
    “找地方隐蔽,弓弩准备!”
    伴随着她喊出的声音,几个伤残老兵护着太子妃和殷老五一行人往山林深处退去。另有几条人影端了弓弩寻机四散。
    殷清瑶拧着眉头仔细听动静,不等人影靠近。
    “放箭!”
    和迸射而出的羽箭几乎同时,殷清瑶拔刀冲上去。密林之中弓箭杀伤力不强。在来人听声躲避的功夫,一条人影从眼前划过。
    殷清瑶手起刀落,收割了不少人头。
    其他人也冲上来,跟来人厮杀在一处。
    殷清瑶将刀架在最后一个活口脖子上问道:“谁派你们来的?一共多少人?”
    她冷冽的脸上沾了血,目光寒冷无波,浑身散发的煞气让人忍不住牙齿打战。殷清瑶没动手,杀手自己咬破藏在嘴里的毒歪倒在地上死了。
    殷老五和李柔娘第一次见殷清瑶杀人,一时间张着嘴不知道该说什么?
    殷清瑶从怀中掏出帕子擦了把脸上的血迹,回头对着从人后走出来的杜钰瑛问道:“殿下可认识这些人?”
    杜钰瑛脸色也不好,但是还不至于害怕。
    跟父亲的手段相比,这些人死的都太容易了些。父亲处理杜家叛徒的手段比简单杀死他们残忍百倍。
    “是杜家豢养的死士。”
    气氛短暂沉默之后,她接着说道,“不知道杜家如今是什么情形,祖父身体康健,大伯若想彻底执掌杜家恐怕也不容易。”
    殷清瑶想明白了,吩咐道:“将尸体处理干净。我们准备出发。”
    此处不宜久留,她来不及等齐老三回来了。
    小殿下还发着烧,不过在李柔娘精心呵护下,此时睡得正香。
    在她吩咐之后,刘强带来的人并不发表意见,两个腿脚好的跑出林子探路,其他人将太子妃和殷老五一行围在中间,外围散着第二层护卫,弓箭手穿插其中,时刻防备着外界的动作。
    当初选择这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的时候殷清瑶就想过,一旦发生危机,这些人可以直接用。
    他们不懂布局,但是懂行军打仗,懂服从命令,懂互相配合。像现在这样,不用她多费心思,只需一声吩咐,就能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出去打探消息的两个斥候很快就回来了,带来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就是刘强回来了,还带回了齐老三。
    坏消息,他们被一小股兵力困在五里外的官道上。
    “对方人数有多少?”
    殷清瑶沉着脸,屋漏偏风连阴雨,齐老三他们肯定是商队打扮,在这个地方遇见的官兵很有可能就是叛军,叛军才不会讲仁义。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她也不会认为两方相遇会是巧合。
    “对方人不多,大概百十号人,齐老三带的人有将近两百人,押送着几十车粮草药材。我们几个到的时候,齐老三正在跟他们交涉。”
    不管怎么说,官兵明面上是朝廷的人,在形势不明之前,现在就跟官兵闹翻不太明智。
    但他们必须跟齐老三汇合。
    殷清瑶吩咐道:“他过不来,我们过去。”
    杜钰瑛想说太冒险了,但是看到保护着他们母子的护卫要么瘸着腿,要么少条胳膊少一只眼睛,一群歪瓜裂枣,人数还不多。
    再看队伍里殷清瑶的父母兄弟,顿时放下了心。
    庆幸此时万物复苏,此处又人烟稀少,前行五里的官道两旁,依旧是长势茂盛的密林高山。
    安顿好他们,殷清瑶居高临下看着外面的情形,隐约听见说话声。
    “你们这些货物都是违禁品,按照规定要没收上缴。还有你们这些人,身份可疑,全部带回去审查!”
    斥候一来一回的功夫,两方人马仍旧在官道上僵持着,为首的将领派人将他们的货物检查了一遍。
    一边接过齐老三递上来的鼓囊囊的荷包,一边下了这么一个命令。
    话落,身着铠甲的兵卒将手里的刀架在守在车边的护卫身上。
    齐老三眯了眯眼睛,按住准备动手的刘强,语气和煦道:“兵爷,我们弟兄们的身份路引上写得清清楚楚,这一批是送往凉州卫的粮草和药材。您若要拦截,还请拿出朝廷的公文来。”
    原以为说出这番话能令对方有所忌惮,谁知那人听了之后,歪着嘴呵笑一声,轻蔑道:“如此,更不能放任你们离开了!动手!”
    更加能判断出对方的身份就是叛军,虽然披着朝廷的皮,内里却不是好的。
    齐老三矮身躲过领头抽过来的长剑,刘强拔出匕首扑上去,将人从马上扑下来。
    其他人纷纷从运粮车底下抽出兵刃,下手毫不留情面。
    官兵人数只有百十号人,齐老三手底下带了二百多人,而且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趁着对方轻蔑不将他们放在眼里的态度,两个打杀一个还不是易如反掌!
    齐老三趁机生擒了刚才发号指令的将官。
    这一幕,让殷老五彻底呆住了。
    齐老三和刘强都是他们家商队的首领,怎么现在如此英勇,竟然敢打杀朝廷的兵将?
    回想着从不昨晚到今天的经历,忍不住一阵后怕。
    此时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朝廷真的要乱了。
    殷清瑶几个弹跳,从高处落下。
    齐老三和刘强上前拱手,殷乐勤兄弟几个也很呆愣,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殷清瑶就从天而降了?
    还有这些人,能杀吗?
    她是要干什么?
    他们会不会被朝廷通缉?
    殷清瑶的目光没在他们身上停留,对着刚刚拼杀完的护卫们说道:“扒了衣裳,将尸体处理一下!”
    看见她,齐老三上前道:“姑娘,此行恐怕不太安稳,关外鞑靼人集结了十万大军逼近大同府,我怕咱们过不去。”
    殷清瑶也有同样的担心,西宁卫路途遥远,路上是个什么光景还说不准,如果大同府失守,他们首当其冲,带着大的小的一堆拖油瓶,肯定过不去。
    但是局势越混乱,越是要保证太子妃和小殿下的安全。
    当然,大同府若真的失守了,好不容易安稳的局势就要重新陷入动荡了。
    “如今,我们杀了这一队人,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叛军很快就会发现,到时候我们很被动……”
    “所以我们现在要去一个绝对隐蔽的地方,我们有粮草,有药材,商队里还有布匹调料,足够我们钻进深山里躲上大半年。”
    战乱时候,百姓们大多躲进深山保命。如果都是成年人,赶路倒也没什么,但是小殿下还发着烧,殷清瑶没有犹豫,点头应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齐老三斥候出身,又在山林里钻了大半辈子,有他在,躲避追兵不成问题。
    “这个人怎么办?”
    齐老三指着被五花大绑的将领。
    “一起带走,我们安全之后审审他。”
    第二天,等叛军点卯的时候发现少了一支队伍,再派人去找除了找到自己人的尸首之外,别的什么也没有发现。
    “你说几百号人凭空消失了?”
    有些人胆子大,敢打劫朝廷的兵马的粮草,这两天零零星星收到下属的汇报,不是干粮丢了,就是水囊丢了,这些都是小事。
    还有人衣服丢了,铠甲被扔在一边,贼人只扒兵卒穿在里面的衣服。
    初时梁明贤并没有放在心上,等他知道杜家大爷为了逼迫老爷子就范,提前闯进太子府劫持太子妃和小殿下并且还没有成功,让人给逃了的时候,他才回过味儿来。
    顺着查下去,果然发现了端倪。
    他一直让人盯着的长安郡主府竟然是空的,除了几个无用的老妇之外,整个府邸都是空的。
    他当时就气笑了。
    大意失荆州,在他眼皮子底下竟然都能逃了。
    “派人去找,找不到提头来见!”
    等人从营帐之中滚出去之后,梁明贤摔了茶杯,骂道:“蠢货,这么迫不及待吗?果然是不成器的庶子,永远翻不了身!”
    他骂的是自己嫡亲的老丈人,杜家长房的老爷杜存。
    一个杜存,打乱了他全部的计划。
    不过,也不是不能补救。
    皇宫之中。
    太子捏着从竹筒里倒出来的纸条,嘴唇紧抿。
    梁信眼底下的青影彰显着他已经很久没有睡好了。
    父子两人对坐在书桌前,梁信问道:“星儿送出去了吗?”
    太子嗯了一声,将手上的纸条递给他。
    梁信接过来看了一眼,颇为欣慰地赞道:“怪不得你看中那个丫头,一般人在这种突发情况下能保持冷静已经很不容易了,她竟然能带着人绕过城外的合围逃走。”
    两人都忽略了最后一句,不知去向,不知生死。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但这是外界能送进来的最后一个消息了。”太子的神情平静,“京城被封锁了,一夜之间,所有消息发不出去,也传不进来。”
    “由此可见,形势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严峻。”
    梁信掀起眼皮看他一眼,问道:“你我都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手一搏了,但你笼络的那些人呢?他们就算对你真心效忠,一旦家人落入逆贼之手,他们还能心无旁骛地帮你吗?”
    这次的主战场在京城,所有人都逃不开。
    身为大梁朝的皇帝和太子,他们是不能用臣子家人的性命威胁臣子效忠的,但是对方能。
    既能威逼,又能利诱。
    父子俩很吃亏。
    “难道父皇不想借此洗牌吗?”太子从剩下的半框消息中拿出一个密封的竹筒,“您辛苦打天下,底下的人心思各异,枕边甚至睡着猛虎……”
    “能投奔猛虎的人,可见心中对您不满甚多。身边这样的人藏多了也怪没意思的。”
    “与其以后处处受到掣肘,不如一刀切断,现在看伤筋动骨是疼了点儿,以后儿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梁信愣了愣,没想到行事一向温和的儿子这次竟然如此狠绝。
    梁朝最初是在金陵建都的,后来为什么北迁?
    一来是他们梁家起事之初,要人没人要粮没粮,从金陵的贵族世家手中讨要了很多好处。
    尽管之后的问鼎之路上,靠的都是他们梁氏自己狠绝拼杀,靠他们自己谋划,但是那些人仗着最初的功劳,不断插手朝政。
    不断唱反调。
    迁都是为了避开他们,给彼此一个缓冲。
    二,是新贵族和旧贵族之间冲突不断。
    原本用手段制衡双方即可,三足才能鼎力,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此乃帝王平衡之道。
    但是老百姓们经历百年动乱,早就疲惫不堪,迫切需要休养生息。
    如果都城仍旧在金陵,就会陷入三方争斗,政令不通,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
    所以梁信用强硬的手段下令迁都,都城从金陵迁到遥远的北方,也是无奈之举。
    只是如此一来,南边那些人无人牵制,这些年越发不知收敛了。
    “此次参与的人越多,越说明了一个可能。”太子并不在意围在京城外面的兵马,继续说道,“更加让我肯定了,他弄出来这么大手笔,肯定跟南边那些家族有勾结。正愁抓不到他们的小辫子,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梁信将他递过来的消息展开。
    “南边的马场已经被豪强吞了?”
    “这不是迟早的事儿吗?这个局布了这么久,他们终于上当了……”
    太子咧嘴一笑,轻松道:“等此间事了,就可以着手收拾南边那些老家伙了。”
    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
    梁信打击道:“别忘了关外的鞑靼人正虎视眈眈。开平卫外二十万大军压境,大同府还有十万,内忧外患呐……”
    “眼前的困境怎么解?弄不好,那家伙真的敢逼宫!”
    父子俩正说着话,宫城之外,梁明贤身着绛紫色的蟒袍骑马在前,身后跟着整整齐齐的大军。
    夜色中,突如其来的大军压境,就连守城门的小兵卒也知道即将发生什么,更何况是看守宫门的京营近卫。
    “快去禀告皇上……”
    宫门口的小兵话还没说完,就被身后赶来的上司一刀割喉。
    被收割性命的小兵卒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从看见叛军的时候他的视线就没有移开过,在失去意识的最后一刻还看着对面的叛军一动没动,而疼痛的来源来自身后的同僚。
    血从喉咙里往外喷涌,将他最后一丝理智压在肚子里。
    他想说有内奸,但是永远也说不出来了。
    下一刻宫门大开,梁明贤缓慢悠闲地走进皇宫。
    以往入宫到宫门口就要下马步行,到御书房外需要卸甲上交兵器。
    见了皇帝要下跪磕头请安。
    如今,他可以把坐骑骑进御书房里,在对面之人惊恐的眼神之下悠哉游哉地坐下来喝茶。
    那幅场景,想想都令人血脉喷张。
    全副武装的兵将冲进皇宫,将所有的阻碍清除。
    弥漫着血腥的道路畅通无阻,看见还亮着灯的御书房,梁明贤唇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来。
    孙大海开门,正对上一对喷着灼热气息的鼻孔,触感湿漉漉的,不知道什么扫在脸上痒痒的,继而发出哼哧一声。
    他被吓得向后跌坐在地上,仰脸看着两只蹄子已经踏进御书房的畜生,怒道:“谁这么大胆,竟然敢让畜生进门!”
    “不知道这是什么地……”
    看清坐在马上的人之后,尖细的嗓子像是被人捏住,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
    空气有一瞬间的寂静。
    梁信慢悠悠地抬起眼皮,语气轻慢。
    “来了,二哥怎么不亲自来?”
    他还在处理政务,梁明贤的视线从他握笔的手上落到他波澜不惊的脸上,略带着点疑惑。
    “三叔知道我要来?”
    梁信奋笔疾书,又写了几个字,才将笔放下,吩咐旁边伺候的内侍。
    “拿下去晾干。”
    内侍哆嗦着接过奏折,又哆嗦着退下。
    梁明贤啧了一声,说道:“三叔何必这么辛苦呢,早点休息多好。”
    梁信轻笑一声说道:“政务不可懈怠,你不是想做皇帝?那就来看看做皇帝有多辛苦,当初你爹就是怕这份辛苦,才不敢坐这个位置,你倒是不差,有胆识谋略,比你爹强多了。”
    这话怎么听也不像是夸奖。
    但梁明贤真的走过去,拿起桌上的奏折看了一眼。
    “朝廷很穷吗?竟然连修建皇陵的经费都要克扣?”
    梁信瞥了一眼,嗯了一声说道:“不过都是身后的事情,有这个钱,不如多置办些粮种,让底下的卫所屯田垦荒,也能省下来一大笔粮饷。”
    梁明贤又啧了一声。
    “三叔这是听了谁的建议?让卫所屯田,兵将种地,传出去不让人笑掉大牙!”
    “说起来,咱们都是一家人,三叔要是觉得太辛苦了,不如退位让贤,侄儿替您收拾这个摊子如何?”
    梁信将桌案上卷起来的圣旨扔给他。
    梁明贤不明所以,打开看了一眼,惊讶道:“三叔真的要退位让贤?将皇位让给我父王?”
    梁信冷笑一声说道:“与其等着你逼着臣子们写禅位诏书,还不如朕亲自写了送给你。不过,只怕你没有命活着离开皇宫了。”
    “所以,再看一眼吧,要是不过瘾,这儿还有一封朕自己写的罪己诏和绕过你爹,直接禅位给你的圣旨。端看你怎么选了,会不会嫌你爹挡在前面碍事……”
    梁明贤自动忽略他说的没命活着离开皇宫,低头看着桌案上并肩摆着的两道明黄圣旨,打开看了一眼,从勾唇微笑到最后笑得癫狂。
    “三叔,您真是有意思,知道侄儿想要什么,就凭这三封圣旨,侄儿也要留您一命,给您养老送终……”
    话未落,一道疾风袭来,戒嗔猛然将他向后一拽,圣旨落在地上,被一簇火苗砸上,顷刻间就烧成灰烬。
    与此同时,宫墙之内响起的脚步声将他带来的人包围,双方人马拔刀对峙。
    御书房中的两人面上仍旧波澜不惊。
    梁明贤拍手道:“早猜到三叔自负,没想到竟然自负到如此地步,直接放侄儿进宫,不怕侄儿还有后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