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84章 八股文
    薛家,薛宝钗不时放下针线,起身来到窗外,往贡院方向看去。
    看几眼后,又回到炕上继续做着针线,心里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周润泽的命运,如今和她紧紧相连。
    甚至薛家的命运,也都寄托在了周润泽的身上。
    所以,不怪她这么紧张,实在是周润泽参加会试,中榜和落第影响都挺大的。
    莺儿在一旁,见自家小姐焦躁,声音轻柔道:“小姐,你别太担心了,姑爷一定能中榜的。”
    薛宝钗一愣,抬头看着莺儿笑道:“虽然我知你说的是宽心话儿,不过我却当真了,因为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嘻嘻,小姐能这样想就好,再者说了,姑爷先前走的时候看着一点也不紧张,想来是有信心中榜的,我们在这儿焦急也没用啊。”莺儿笑嘻嘻说道。
    薛宝钗笑了笑,说:“那是他不想让我们担心,哪怕就算心里紧张没底,也不会表露出来的。”
    就在薛宝铳和莺儿聊着周润泽的时候,另外一个房间里,薛王氏也拉着薛蟠在说周润泽的事。
    薛王氏拉着薛蟠的手,叮嘱道:“儿啊,这几天你就别乱跑了,等会试最后那天,你就去贡院外守着,只要润泽一出来,你就把他接回来,可别把他累着了。”
    薛蟠笑着回道:“妈你就放心吧,我省着呢,再说不还有子杰家的大富大贵候着么?再怎么着,也是不会累着他的。”
    薛王氏轻轻打了一下薛蟠,没好气道:“说什么混账话呢,那些仆人哪能让人放心?”
    “好好好,我听你的行了吧?等最后那天,我一早就去贡院守着。”薛蟠摇头晃脑笑嘻嘻道。
    贡院中,周润泽看着篮子里被捏成碎块的糕点,切成大坨小坨的鸡肉以及乱糟糟的被子,终于明白文官对武官为何那么不待见了。
    因为,从参加科举那天开始,这个怨恨就累积下来了。
    检查的太仔细了,除了随身携带的东西外,衣服还得脱光,几个大兵在身上抓来揪去,搜查无微不至。
    张嘴,看嘴里有没有东西,看耳朵,看头发,看身上有没有刺字墨印之类的,甚至还会扒开五谷道,仔细琢磨一会儿。
    平日趾高气扬的举人老爷们,此时像三孙子一般垂头搭脑,在烈日下要多蔫有多蔫,大兵们对他们呼来喝去,连个屁也不敢放。
    可以说,此时不管是哪个文人,都因受过大兵侮辱,心生怨恨,心里充满了熊熊怒火和仇恨。
    斯文扫了一地啊,文官的骄傲在这儿全糟蹋的一文不值,可没办法,想要当官,就得受这个罪。
    通过搜检后,周润泽进入贡院,按照考牌寻找自己的座次。
    这里的号舍跟参加乡试的号舍大小差不多,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区别在于号舍的布置,因为在北方,所以里面搭了个炕。
    炕上有一块充当书桌和饭桌的长木板,另外还有炭火盆和几根蜡烛。
    号舍同样是没有门的,周润泽径直走了进去,将东西放好,从空间拿了几块点心随便吃了些,喝了些水,就坐等考试了。
    下午,随着考生全部进入考场,贡院第一时间被封锁起来,重兵把守,鸟雀不得出,蚂蚁不得进。
    接着,就有官员书吏开始发放考题试卷。
    按照惯例,会试第一场考试的试题和乡试题量差不多,总共七道题,其中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这是八股取士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周润泽打开试卷,本次会试的题目便出现在自己眼前。
    如果说第一场考试是本次会试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那么第一道题就是本次会试最重要的一道题。
    这第一道题的八股文写作水准,几乎决定了本次会试的成败。
    这是本次会试的第一道题目:“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篇: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意思是,百姓如果富足了,您怎么会不富足?百姓如果不富足,您怎么会富足?
    春秋时鲁国闹饥荒,国家用度不足,鲁哀公问有若(孔子的弟子)怎么办?
    有若建议减少税收。
    鲁哀公说现在的税收还不够用,怎么能再减少呢?有若就说了上面的话。
    对人民的税收,这不只是一个财政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个执政治国的道德理念问题。
    “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百姓衣食富足,是国家富强、政权稳定的前提。
    从有若的话中,可以看到重民思想已深人儒家弟子的心中。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周润泽看到题目后,沉吟一会儿,提笔在草稿纸上写道: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意思是,如果人民致富于下,国君当然会治富于上。
    这是破题,用两句话破全题要义。
    接着,他又写: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意思是,国君的财富,是深深埋藏在老百姓之中的。
    百姓如果富有了,怎么会有单剩下国君独自贫穷的道理呢?
    孔子弟子有若深刻告诉鲁哀公,君与民本是相辅相成的。
    这是承题,申明破题的意思,是为了承接破题而进行的阐述。
    破题、承题有了,接下来就是起讲了。
    周润泽挥墨写: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
    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有若说鲁哀公之所以加重税赋,是因为国用不足;
    若要使国用富足,为什么不先使其百姓富足?
    如果能做到一人受田百亩,百姓得其九,国君取其一,并且国君常存节约用度爱护百姓之心,按十取一来征税,不用严厉的税赋对待百姓以养活自己,那么,百姓劳动果实就不会被征税所困,百姓的财富也就不会因聚敛而尽。
    起讲,亦称原起,说明全篇的原起,就是开始议论,阐述论点。
    接下来就是入题了,就是从何处开始入手,论点论据怎么进入主题。
    周润泽沉吟片刻,写道:闾阎之内,乃积乃仓,而所谓仰事俯有者,无忧矣。
    田野之内,如茨如梁,而所谓养生送死者,无憾矣。
    意思是,如果闾巷之内积蓄富足,粮食满仓,那么,对那些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育妻子儿女的人来说就不会有忧虑了。
    如果田野之间谷物满野,高粱遍布,那么,对那些既要养生又要送死的人来说,就没有什么缺憾了。
    入题之后就是出题了,他继续奋笔疾书,写道:……
    ………………………………
    月初了,求月票,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