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忆名风尘打赏!)
——————————————————————————
(天子郭荣第二次亲征)
自显德三年,七月初六日天子郭荣返回开封,心道此番唐国水师过于强大,奈何周国水师弱小,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去年显德二年,郭荣命百姓疏浚从汴水埇桥(安徽宿县)至泗州(江苏盱眙)壅塞的河道,如今已经疏浚得差不多了。这还得多亏当时赵德昭献计给郭荣的奏折。郭荣即按之,妥善安排了各项事情,屡试不爽。
运河河道已经疏浚,接着经过范质等大臣的讨论之后,郭荣下诏书命人于开封之内,汴河西侧,开始建造数百艘的战舰,并着唐国降将开始训练水师、教习水战,意在南下攻打唐国水师。
而建造船只所需大量工匠,伐木工等人,树木等器材、郭荣又命人于开封周边各州县,调派大批百姓、匠户入城,督造水师所需船只。
那段时间,开封城内涌入了大批劳动力。
开封家中,见赵德昭迟迟未归。杜氏觉得不对劲,于是询问了家中的下人,从下人口中得知赵德昭此处身在淮南。
杜氏非常担心自家的孙儿,就写信至淮南军中。
后来赵弘殷报信给了开封家中,杜氏等收到消息之后,全都愕然了,赵弘殷在信中还特意提到赵德昭一切都好,家中勿要担心。杜氏虽然不放心,但是也鞭长莫及,她打算再去信一封,好让赵德昭回来。
杜氏虽然让送信之人,将信函送至军中,但是赵德昭坚持自己的行为,不打算现在就回去,他打算入冬前和爷爷,爹爹一道回去,在军中遥控开封诸事,以及江宁府的长春堂诸事,顺便在军中观察一下行军打仗。
杜氏没法,只好每日祈祷他们祖孙三人的平平安安的。
显德三年,八月过去了,时间进入九月,周国殿前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张永德在下蔡镇屯兵,时唐将林仁肇从水陆两侧支援寿州城。张永德迎击,唐军无法接近浮桥。
十月,赵德昭收到白孤城的信函,称白家在吴越国西府的山外山酒楼,自成为广味集团旗下连锁酒楼,如今已经招徕了当地一些酒楼大户的喜爱,可以说广味集团已经在西府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下一步,白孤城征求赵德昭的意见,是否需要在唐国江宁府将这块牌子推出去。
赵德昭回信称:不急,如今周唐两国交战,唐国之内对周国的势力十分警惕,还是等大战结束之后,再行定夺。
十月下旬,赵德昭收到开封凉城客栈的奏报,称一切安好,盼望少主回京。赵德昭批复十六字,道:此地安好、勿要挂念、军前观战、年前归京。
十一月,唐国袭击盛唐,被周国铁骑都指挥使王彦升率军击溃,阵斩三千余人。
十一月二十八日,在下蔡,当日唐军水军大举进攻周军部队,张永德派会水的士兵在唐军的船上系上铁锁,使之无法动弹,之后再次于击败唐军。
十一月三十日,赵匡胤被任命为定国节度使,兼任殿前都指挥使,并让渭州军事判官赵普担任自己的节度推官。此决议被许诺,赵普终于成为赵匡胤手下之人。
十一月三十一日,赵德昭先行离开淮南寿州,返回开封。打算次年二月份再至寿州城下。义父杨濛要求自己把刘仁瞻从寿州城中请出来,不过这件事情确实是棘手的。但是他要保证刘仁瞻在寿州城内没个病痛,这还是有余力的。
不久之后,旧年过,新年至,转眼之间便到了显德四年(公元957年)。
一月十七日,张永德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
在过去一年,从显德三年到显得四年,几个月下来,周军依旧攻不下寿州城,遂围攻寿州。
然寿州已被周国大军围困几月,城中粮草几近吃完,城内防守压力大,刘仁瞻遂派遣士兵求援濠州齐王李景达。
之后,唐国齐王李景达派遣应援使、永安节度使许文稹,督军使边镐,以及招讨使朱元等唐国将领率军数万,沿着淮河逆流而上,奔去支援寿州。
唐军一路西行,驻扎于紫金山,十几个军寨并列成线,于寿州遥相呼应,以此援兵分列山峦,相互成对,出则战周军,入则退群山,好减轻寿州压力。
然周国大军死死围困寿州城,唐军无从下手运粮,只得挖地道运送军粮,后被周军发现。
唐军大败,阵亡五千,弃两军寨而逃。
周唐大军继续僵持,然寿州城粮食补给不济,军中骚动。
刘仁赡飞书请求让边镐镇守濠州城,自己率领军队出城与周军决战,该上书被李景达否决。
……
开封内,凉城客栈之中
前线的军报传了回来,杨濛拿着寿州的军报问赵德昭,如何才能保全刘仁赡,赵德昭一时间也想不出计划,总不可能将他打晕然后送出寿州城。
若要保全刘仁赡,赵德昭打算于二月再次亲赴寿州。
二月初,赵德昭这次带领老九、黑衣人他们一起赴往淮南。
在路途之上,赵德昭获知刘仁瞻不久之后得了病,而此刻遂与老九他们分头行事,委派他们守候在淮河边上,寿州城南的小山丘不远处,一定要等候刘仁瞻的儿子刘崇谏。
据历史记载刘仁瞻的儿子刘崇谏看到寿州城内的情况不容乐观,而唐国对寿州城虽然十分关注,但是李璟也未有任何表示。
赵德昭记得在《资治通鉴》记载:其幼子崇谏夜泛舟渡淮北,为小校所执,仁赡命腰斩之,左右莫敢救,监军使周廷构哭于中门以救之,仁赡不许。廷构复使求救于夫人,夫人曰:“妾于崇谏非不爱也,然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亏,若贷之,则刘氏为不忠之门,妾与公何面目见将士乎!”趣命斩之,然后成丧。将士皆感泣。
所以赵德昭受义父之托,也要尽力援救,或许救下刘崇谏也能让整个寿州的情况改变过来。
之后于二月初,赵德昭一行人赶至淮南军营,赵弘殷见到自己的孙儿又来了,十分高兴,问了家中一些琐事。
刘仁赡于不久之后,气得得了病。
二月中旬,没过几日,确如历史一般,刘仁赡的小儿子刘崇谏准备趁晚上渡过淮河投靠周国,不过老早就被等候在那里的老九他们发现了,刘崇谏恰好被一个唐国小军官发现,被抓了起来。
随后埋伏在一侧的老九他们还是看到了,于是乎出来,杀了唐国的小军官,把战战兢兢的刘崇谏给救了出来。
刘崇谏见到自己安全了,对着老九他们,拱了拱手道:“多谢义士相救,不知义士尊姓大名?”
“少将军无妨,我和你父亲是老相识,还是叫我九叔即可。”
“九叔好!”
“少将军是不是要去向周军报信,我们正好一路,等过了那道山丘,就是周军大营,护送于此,再分别。”
“呃……不瞒九叔,侄儿确实是向周军投诚的!”刘崇谏毫不晦涩,直接把此次行动给说了出来。
老九唠叨个没完:“这个我家少主让我吩咐一句,这几日或是一段时间内,你就前往不要回寿州了,少主如今也在周军营帐之中。若是回去,就带领周国大军回城,还有可能令尊手下的孙羽将军即将投诚周国,到时候寿州献城之际,少将军即可回城。还有一点,就是周国皇帝是不会伤害令尊性命,相反令尊还会升职。”
“侄儿多谢九叔的忠告!不过你口中的少主怎么会知道我军的情况?”
“呃……此乃我堂机密,勿告之。”
“那好,九叔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恩!”
等护送了刘崇谏过了山丘,老九他们就告辞了,随即出没于荒草之间,不久赵德昭就收到了刘仁瞻之子平安的消息。
当夜,周军营帐之外有一唐国小将自称为刘仁瞻的儿子刘崇谏,请求见周军主将,说有重要事情商量。
不久之后,李重进于营帐之中出来,接见了刘崇谏,然后听闻是投靠周军,李重进呵呵一笑,接受了投诚。之后李重进飞书一封,向天子郭荣告诉了此军情。
天子听说了此事十分高兴,于是乎于二月二十二日,亲自下诏于三月亲自巡视淮河前线。
当时周国军内认为唐国援兵强大,大多数请求罢兵,天子郭荣也对此犹豫不决。
三月十二日,时李谷寝疾在第,郭荣派遣大臣范质与王溥问策李谷,李谷上疏道:“寿州危困,破在旦夕,若我大周天子銮驾亲征,则将士争奋,唐国援兵震恐,城中知亡,必可下矣!”郭荣听罢很高兴。
三月二十日,郭荣任命王朴任东京留守,兼管开封府;以三司使张美任大内都巡检,侍卫都虞候韩通任京城内外都巡检。
三月二十一日,周国亲征大军自开封出发。右骁卫大将军王环率领水军从闵河出发,沿颍河入淮河,令驻守在当地的唐军感到惊恐。
三月三十一日,郭荣至下蔡。
四月四日晚,郭荣渡过淮河,抵达寿春城下。
四月五日,次日一早,郭荣大军驻守紫金山南麓,赵匡胤被任命为为先锋。
赵匡胤对阵唐军先锋寨与紫金山北麓的一处军寨,一日内,攻下二寨,阵斩三千余人。唐军甬道被截,自顾不暇。
天色入暮,郭荣分兵把守新占领的军寨,自己则返回了下蔡。
……
那边唐国军中
唐军中朱元自恃收复了舒州、和州,念叨自己有功,不听李景达调度。
而齐王监军陈觉与朱元之间关系并不好,在齐王面前反诘朱元,又上疏至江宁府李璟处。
李璟听其言,以武昌节度使杨守忠替代朱元的职位。之后,陈觉假借李景达军令,召朱元至濠州“商议军事”,欲借机夺其兵权。
朱元觉察了陈觉之阴谋,愤懑感慨,欲自杀。后朱元门客宋洎成功劝说朱元,举全寨上万人投降周国。
朱元的投降为唐军的投降埋下了伏笔,之后有许多唐军听说朱元的投降,纷纷投诚周国。
……
唐军大败,天子郭荣坐镇下蔡,调度各地军队,又考虑到唐军应该会沿着淮河向东溃逃,于是派虎捷左厢都指挥使赵晁率领数千水兵,在淮河上顺流而下。
四月七日,郭荣大军于赵步驻军,并围攻唐军紫金山寨,阵斩唐军上万人,唐将许文稹、边镐、杨守忠等将领全部被活捉。
唐军残部顺淮河向东逃窜,郭荣亲自率领数百骑兵沿着淮河北岸追击,赵匡胤等将领沿着淮河南岸追击。
水陆并进,同时水军在淮河上发起追击,唐军战死、淹死以及投降的总共四万余人。
此战之中,周军缴获战船和粮食、兵器都是数以十万计。
于当日黄昏时分,郭荣大军赶至荆山洪,离赵步二百余里。
四月九日,郭荣命附近县的丁夫数千人在镇淮军筑城两座,对立河岸。
之后,下蔡浮桥被挪至此,用来扼守濠州和寿州援兵的来路。
这几日,正值淮河桃花汛,大水涨。
唐国濠州都监郭廷谓逆流而上,本欲偷袭镇淮军,焚毁浮桥,结果被右龙武统军赵匡赞发现,唐军惨败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