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的兵卒在随离心中只是达到目标的工具,不足以让随离心生怜惜,那就用舅舅为随离苦心培养的六位谋士来劝说,时倾看得出来,随离对这剩下的六位谋士,是很爱惜的。
随离看着时倾,若有所思。
明弘帝听到派出去的招安大臣传回消息,说十五皇子没有死,成为了那股匪军的大首领,扬言要他禅位之时,气得直拍龙案,又喘又咳:“逆子!逆子!朕……”朕当初就不该生下他来!
可惜,曲随离的母族早在二十多年前便杀光了,委实找不到人来杀来出气。
明弘帝明白这个儿子对自己的仇恨,他对这个儿子也没多少感情。
看来招安是不可能的了,接下来要趁着儿子的队伍和地盘还不够壮大之时,他要倾全国之力,把这股匪军扑杀掉。而且,儿子还跟荣国的废君后搞到了一块儿,荣国皇帝岂能安心被戴绿帽子?就剿灭两国边境上的这股匪军一事,两国颇可合作。
就在明弘帝紧锣密鼓地跟大臣们商议,如何调动军队前往剿匪之时,招安大臣又传回来一个消息,说十五皇子修改了招安条件,只提了两条,其一,让明弘帝下旨,为他母亲和舅舅一家平反昭雪,为母亲追封封号,让舅舅配享太庙,永受曲氏子孙的祭祀和香火供奉;其二,给他麾下的兵卒发放足额遣散钱。做到这两条,十五皇子便远遁海外,永不回返。
安国的疆土本来不大,又一向积弱积贫,国力薄弱,兵寡将少,不然也不会在十几年前跟日渐衰弱的荣国打仗还打败了,不得不派个皇子过去做质子,以达成和议。
安国动不起刀兵,只要能够不动刀兵,一切都可以商量,这也是明弘帝肯派出大臣招安的初衷。接下来明弘帝跟儿子进行了几轮讨价还价,半年之后,终于达成了招安协议。
听到达成了招安协议,兵卒们都不禁欢呼起来,他们很快便能拿着一笔钱,很快便能返回荣国跟家人们团聚了。
看到手下兵卒们由衷地高兴,显然在他们心里,战意淡薄,更多的是想家。
这样的军队,如果硬要拖出去打仗,战力发挥不出来,再加上他们本就是较弱的一方,死磕到底,胜负可想而知。
虽然这个结局,没有实现随离心中多年盼望的设想,但好歹也为母亲和舅舅平反昭雪了,得到了追封和配享,亦算稍稍出了口闷气。
应该为活着的人多打算。
随离向时倾道:“还是你懂得带兵,最了解将士们的心思,你说得对,我是不该拿他们当复仇泄愤的工具。”
起事这么久,直到这一刻,时倾才终于放松了心情,他不想说话,站在营帐前,眺望远方,静静地欣赏着兵卒们的欢笑,心里充满了情愫,温暖和幸福。
身边这个男人,考虑再三,愿意听从他的劝告,放弃筹谋多时的复仇计划,退让一步,这是这个男人给予他的最崇高的尊重和最深挚的爱恋。
随离说道:“以后去了海外,我就只有你了。”
“你那六位谋士不跟你一起出海?”
“不了。”随离看见一队亲兵,带着一队身着官服的官员,走向他的营帐,想是安国派来跟他办理交接的官员。时倾也看见了,推了他一下,随离站着没动,继续说道:“他们都是我舅舅培养出来的人才,跟我去海外流浪,太委屈他们了。我已经答应他们,让他们留下,随他们各展本事,在中州闯出一番功业来,不枉他们这辈子的勤学苦练。”
没有那六个谋士碍眼,不用担心海船打挤,时倾嗯了一声,朗声笑道:“放心,到了海外,哥罩着你。”
前来匪军营地的安国官员,手里举着圣旨,看见随时两人进来,高呼:“曲随离听旨!”
随离直挺挺站着不动,倒是时倾赶紧拉着随离跪下,既然接受了招安,心头再仇视,表面上还是得对皇帝表示一下敬畏。
官员宣旨道:“奉天……”
时倾的眼角余光感觉到身边有人影闪动,官员宣旨,相当于代表皇帝说话,怎么会有人敢随意走动?时倾心头刚生诧异,猛地觉得背心挨了重重一击,传来一阵锥心的刺痛,喉头涌起一股腥甜,一张嘴喷出一大口血来。
第79章
时倾小仙的野望
骤然之间, 变生肘腋,随离还来不及反应,时倾已经喷着血, 倒在地上。
随离赶紧从地上半抱起时倾, 只见一柄短刀,已经从时倾的后背捅到前胸, 大量的鲜血,不停地从时倾的后背和前胸涌上来, 时倾的气息迅速衰弱了下去。
一瞬间, 随离有种天要塌了的感觉!就好像那年, 他听见父皇下旨, 诛杀了母亲和舅舅全族一样, 他费了好大好大的劲, 才把持住自己没有崩溃,熬过了那段生不如死的日子。
“叫大夫!快叫大夫!”随离哑着嗓子,使劲嚎叫,仿佛他叫得大声一些, 大夫就可以来得快一些。
另一边, 不等随离吩咐, 那队亲兵已经七手八脚把那行刺之人拿下了。
那人穿着安国随行人员的服色,被亲兵死死摁在地上, 叫道:“你们都是我荣国兵卒, 放开我,我是奉了元武陛下之令,诛杀叛国君后莫时倾, 你们不得拿我!我有密旨!”
随离吩咐道:“全都拿下!”
被派来宣旨的安国官员也被这变故吓到了, 站在原地, 不知所措,见亲兵上来捉拿自己,纷纷哭叫分辩道:“那是荣国的刺客,跟我们没关系,殿下不要冤枉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