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6章 航空研究所
    一千公里左右的航程,三人花了六个小时才从武汉飞到重庆。
    主要要是中间停了三次,耽搁了不少时间。
    但也不得不停,因为重庆这边有人想看,为了这架飞机以及后续新机型有个很好的未来,必须得让一些人看到这飞机的价值。
    “你们还真的飞过来了。飞机没事吧?”当看到李航从那架木头飞机上下来,在凤凰山机场等待的王竹颇为惊讶。
    一千公里的航程,对于一架才飞第二次的飞机来说,有着极大地挑战。
    “没事!不过因为加了武器的原因,重量增加不少,飞机速度降了。”李航解释了一下。
    “无妨。你能把这么一架木头飞机从武汉飞到成都,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此时的王竹看着眼前的木头飞机,比看到女人都要激动。
    因为李航成功把这么一架木头飞机从武汉飞过来而不出意外,那代表的意义可不一样。
    这意味着他有可能实现造飞机的想法。
    之前在马尾的时候,他也造过飞机,只是都没能量产。
    本以为现在国家困难,又无工业的情况下,想要造飞机就是奢想,没想到李航的尝试让他看到希望。
    其实以李航这个连求学经验都拿不出的情况,担任飞机组的副组长那就是个笑话,但他还是同意了。
    “运气好。”
    “这不仅仅是运气,而是证明你这飞机用的材料是真的很适合大量运用。要是真能量产我们自己的飞机,意义非凡,你我等人都将在中国航空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走,我给你介绍几个人。”
    看到兴致很高的王竹,李航也很意外,对于随行的两位老部下也能露出抱歉的表情。
    说是介绍几个人,其实就是另外两个的组长以及研究所的成员。
    虽说研究所的所长是黄副主任,但王竹这个副所长才负责具体事务。
    而目前的研究所可谓是大猫小猫三两只。
    说白了就是没人。
    由于老周的支持,本来隶属于南昌飞机制造厂的一些设备运到了成都,目前正在组装。
    这些设备的安装,对于研究所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但想要自主生产飞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走。
    至于南昌飞机制造厂的其它设备则是运到了重庆南川。
    能把一部分设备运到成都来,已经是老周的私自做的决定。
    因为南昌飞机制造厂的设备都比较好,老周也不敢截留太多。
    不过成都这边的设备,通过王竹的关系,现在正准备把隶属于海军处的航空制造设备给忽悠过来。
    反正现在海军也废了,给海军造飞机是不可能的,不如把设备拿来废物利用。
    虽说这些设备比较老旧,但总比没有好。
    而且按照李航的设想,造飞机更多的是需要造木材的设备。
    “李航,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朱林朱组长,器材组的组长,先后获康乃尔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及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在美国的飞机制造公司待过两年,来研究所前,是南昌飞机制造厂监理筹备办公室主任。”
    “这位是王世卓王组长,空气动力组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
    “各位同僚,眼前这位年轻人,你们估计比我还熟,家喻户晓的驱逐之王--李航,暂时兼任飞机组的副组长。。。”
    没等王竹介绍完,一群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就凑了过去。
    “李航是吗?你那木头飞机怎么回事?飞机层板用的什么材料?飞这么远,飞机的结构都没问题?”
    “你怎么飞过来的?全木结构的飞机,还是单翼的,我以前都只是想想,你却造了出来。听说你是华侨,哪所大学毕业的?”
    “李航。。。”
    对于一些专业人才来说,看到那架木头飞机的时候,都很惊讶、好奇。
    让他们造一架能飞的木头飞机也行,至于能飞多高、飞多远,他们就不敢保证了,更别说用来当作战用的飞机这些。
    “这架木头飞机我主体结构用的香樟木和桦木,其它不重要的地方用的是泡桐木。”
    “飞机层板就是把薄木片用胶水粘起来的。”
    “发动机、螺旋桨和轮胎都是从霍克飞机上拆下来的。。。”
    李航一一解释了一下,满足这些技术人员的好奇心。
    “桦木和香樟木?香樟木那么贵,你拿它来造飞机?桦木倒是可以,四川、西康这边倒是有不少桦木。”
    “泡桐木?这种木材也行吗?”
    “泡桐木比较轻,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其实最好是用轻木,也就是巴沙木,其密度只有0.1g\/cm3,但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轻木?还有这种木头?密度这么低?那里有?”
    听到这个密度数据,众人都很意外。
    若是能用这个木头,那么造出来的木头飞机怕是性能非常不错。
    “南美洲厄瓜多尔。”
    “南美洲?这样的话还是不行,也得靠进口。”
    “各位别激动,就算是没有轻木,我们也可以就地取材,就像李航那架飞机,用桦木和泡桐木,一样能飞起来。”
    可以说,李航这架飞机对于这个刚刚成立的航空研究所来说,带来了极大地帮助,起码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在原时空,航空研究所一直研究用竹木来替代金属材料造飞机,尝试过不少树木。
    虽说有所成就,但时间也浪费了。
    甚至研究所还造出过驱逐机,但因为临近抗战结束,加上试飞出现过意外,也就没了下文。
    李航的出现,可以让他们少浪费时间,甚至现在就可以想办法造成标准的航空材料。
    只要解决量产的材料问题,量产是迟早的事,起码教练机是可以生产出来的。
    相当于李航把路已经开辟出来了,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条路拓宽。
    至于李航出身问题,也没人提了。
    就拿一些专业术语,李航就不比他们差。
    废话,他后世好歹也是重点大学理科毕业的,要是连基本的知识都不懂,岂不是白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