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_第18章 第二章:迷离县城(第六节)(18)
    (18)
    易铭意犹未尽,只见李千秋似乎要瞒过杨明义、韩知礼等人,他见杨明义跑了过来,就不好再问什么。
    杨明义递给易铭随身的物品,那是他昨日一并带过来的,一个打火机、一个皮夹子,还有就是昨天那些兵士上供的两包烟。头一晚叫春兰她们小心收起来了,这会儿却委托杨明义给拿了过来。
    不一会儿,易铭看见村子里列队走出一彪人马,前面是琦玉、怡晴及几个丫头,易铭稀奇地看见四个军士用竹竿抬着那架竹椅。易铭知道这叫滑竿,琦玉端坐上面,竹竿有节奏一闪一闪地上下晃动,传来吱嘎吱嘎的声音。吴琦玉左右顾盼,洋洋得意,神情不可一世的傲慢。
    那几个丫头及怡晴却是步行,随后是两个高大军士牵着两匹高头大马,易铭知道这是给李千秋及自己准备的。后面靠前的是十二骑的马队,紧跟着的是同样步行的几十个军士,排着两列纵队。
    易铭见他们穿着古装,身背长枪,腰悬佩刀,不伦不类,样子滑稽。却队列整齐、步调统一、神色严肃,显得极其训练有素。
    队伍走近就停了下来,军士上前扶着李千秋上了马。马这东西易铭骑过,所以不待人扶,接过缰绳,毫不费劲,蹬鞍翻身而上。易铭正欲打马前行,回头看见怡晴走的大汗淋漓,似乎跟着费劲。于是他勒住缰绳让马停下,等怡晴近了,易铭示意怡晴过来,怡晴不明就里,刚一赶过来,只见易铭俯身只一抱,硬将怡晴放在了自己前面马背。
    众目睽睽之下,怡晴羞得双颊绯红,急切想挣脱从马上下来,然而易铭早齐腰抱住,那里挣得开,但见怡晴更加不好意思,只得低头,其面若桃花,更不胜娇艳。
    其场面引得众人哄笑,易铭有些得意,打马前行,却不经意见看见琦玉眼睛似乎要恨出火来一般,易铭轻蔑看了一眼,心生厌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行为。
    但李千秋又在耳际传来声音道:“你要在马背上和她卿卿我我吗?”易铭转念一想,觉得在这保守的时代,似乎这样做有些欠妥。于是易铭情意绵绵地对怡晴说道:“傻姑娘,你可坐好了,我下去。”就翻身下马,牵着缰绳前面走着,似乎要给怡晴牵着马走。
    易铭举动,现代社会可堪绅士之举,然而在此时此际,尊卑长幼,概不能乱,是为礼法,个人行为,力求“克己复礼”。所以见易铭如此举动,众皆惊愕不已,均用不解的眼神都看着易铭。琦玉似乎实在无法忍受易铭胡闹,突然对他俩说了句:“不知羞耻!”
    易铭不知她是在说怡晴还是自己,心里也不愿意去理会,他回头怜爱看着怡晴,见她委屈不已,一言不发,却几乎掉下眼泪。
    还是韩三懂事,只见他翻身下马,跪在易铭跟前,说道:“请主公上马。”说罢接过易铭手里缰绳,牵着怡晴坐骑前头走了。易铭心里感激,心想:这个韩三脑瓜子聪明又懂事,看样子我以后得好好对待他。
    易铭重新翻身上马后,便以挑衅和不屑的眼神盯着琦玉看,见琦玉不敢正视。易铭心里得意地想:看来你还是怕我。
    见李千秋前面已经走了很远,易铭刻意打着马儿,赶到前头和怡晴并排走在一起,明目张胆盯着怡晴说说笑笑,以期故意斗气让琦玉难堪。
    到县城不过二十余里,在易铭时代,不屑这样傻傻的憨走,只需坐上汽车,多则二十分钟,便可赶到。举凡有点快车精神的,油门踩到底,就是十来分钟也不是难事。
    这一路上是乡间的那种窄窄的小便道,来往路过的人不多,在易铭那个时代,这进县城的早就是柏油路了。而眼下这路上,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就连马走在上面也很费劲,简直连独轮车也难以通行。所以这一行百来号人,三里一停、五里一歇,穿林越溪、爬坡上坎足足走了小半天,也才到一半。本来抓紧赶路再过一会可到,只是有赵龙甲带着一帮文臣武将、士绅名流备了酒水中途迎接。
    迎接的队伍位于小山之上,一溜石板路蜿蜒到顶,此时齐聚了数百人,易铭与李千秋打马走在队伍前头,他看了看四下方向,见各处还在零零散散地跑来看热闹的百姓。易铭一行才到小山脚,山上头已传来阵阵欢呼,随即响起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李千秋下了马,易铭及怡晴等,均跟着下马步行,就连端坐在滑竿的吴琦玉,下了滑竿,跟在两人身后。一行刚开始爬坡,排列在两旁的十几泼锣鼓唢呐也竞相敲打吹唱起来,这声音震耳欲聋,吵得易铭心烦不已。到了山顶平缓处,数百人围着的圈子里站有十几人,看来应该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易铭仔细端详,只见年纪不一,那老到一点的几个,已然头发胡子葱根白,余下的尚有三五个中年人及七八个约莫二三十岁年纪的英武之士。再看装束各异,有着大襟袍的文士装束的,也有身着铠甲的军人装扮的,因此让易铭看着尤其怪异。一行人排成两排,高矮胖瘦、自不一同,两列人自撑着的一柄宏大的大油布伞为中心向两边展开。那伞的下面是两条高脚凳,上头摆着一列大碗,有人提着瓦罐,正朝里面倒酒。两边空地,还有人跳着黔北花灯,唱着:“是春分,灯根生,孝华唐王李世民,太师引进月宫内,去观灯,一见不回城,许愿玩灯天下庭……。”
    易铭知道,那男的叫做“唐二”,在黔北,有“除了唐二不唱戏”的说法,寓意为缺之不可、不可或缺。实则这两人演的人物都大有来头,女的自称“幺妹”,是王母娘娘的化身,而唐二即为李世民。
    易铭等人走近,十几人热情围了上来,鞭炮声、锣鼓唢呐声及那些唱着的、跳着的场合,都出奇一致的安静下来。当然,有了李千秋耳际的提醒,易铭毫不慌乱,心里有底。他佯装激动不已和他这些将军们、官员们一一见面,还拥抱了不少哥们弟兄。他本来是想和他们一一握个手,但伸出手去了,人家也不懂,易铭只好作罢。见了那么多熟悉的生面孔,易铭只记下了几个人的名字。
    其中有吴能奇,因为他是琦玉的哥哥,易铭得知吴能奇是从遵义专程来接易铭。按照事先安排,这一行人将在县城短暂停留,之后赶往遵义,因为遵义目前是这支割据势力的“首府”。
    易铭知道吴能奇这家伙是自己手下重要的武将,让易铭看了一眼就记住他的原因在于:这个吴能奇毕竟和吴琦玉一个妈生的,所以长得如同琦玉般的暴丑。易铭见他瘦瘦的、长长的马脸没有一丝血色,高个儿,因其可能不太讲究个人形象,所以蓬头垢面一般。他笑的时候,照样露出一副烂牙,这种后果,更多是没有养成刷牙的习惯造成的,这让易铭恶心不已。由于他脸上皮多肉少,笑的时候就满是夸张的皱纹。以此说来,易铭就感觉他特别像影视剧中典型的奸佞小人特有的嘴脸,易铭打内心里不喜欢他。
    另一个是李马丁,也是易铭麾下重要将领,长得人高马大,刚猛异常,和易铭拥抱也火急火燎,连跪下磕头也弄得嘭嘭作响,见他性情简单率直,行事虎虎生风,与杨明义差不多一种类型,可堪比猛张飞,易铭觉得这人不错。
    易铭印象深刻的还有杨遵、杨义两个,却不是因为长相,而是因为怡晴。这两个是怡晴的亲哥哥,长相都一般,只穿得一身戎装,倒有几分威武的模样。易铭就突发奇想,心道:要是以后娶了怡晴,这两个可是大舅子,只是怡晴女孩子家也还漂亮,这两个哥哥不知何故长得太过寻常。
    见过众人,喝了接风酒,又补充了不少酒水干饭,又往县城赶,一路之上,人越集越多,足有数千之巨。
    县城就是湄潭了,她建县于欧洲文艺复兴分界之年,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始,建县至此只有区区四五十年。当年建县之初,以关外四牌地置县,于苦竹坝而城之。县城东有湄江流转主脉玉屏山北,环绕县城,再转至西南,有湄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始称湄潭。
    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厚,在易铭生活的年代,已有“茶城、酒乡、粮仓、烟县”之称,是云贵闻名的“小江南”。在易铭眼里,这里简直是中国第一宜居的县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适中,植被茂盛,有高山峡谷,又有森林平坝,从这个意义上,这县城也堪称中国最具魅力县城。
    湄潭置县四百余年来,文化的发展曾出现了三个高峰期。一是明末清初,一批不愿仕清的文人学士来湄潭隐居,或著书立说,或开馆授徒,开湄邑文化教育传播之先河。
    二是抗日战争时期,被誉为“东方剑桥”的、拥有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苏步青等名流的浙江大学西迁,在湄潭办学七年,培养了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博士等一大批世界知名学者,对湄潭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好的倡导和推动作用。
    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湄潭作者以其独特的风格出版了数部中长篇小说、诗集和众多的散文及戏剧、漫画作品,湄潭更被冠以“漫画之乡”的美誉。
    湄潭置县之前,史书记载极少,当时境内皆苗民,明末平播战争,当地苗民或被杀,或逃亡,后来汉民移入,特别是一帮南明旧臣来湄隐居,文化才得以兴盛。这批神秘人物中,有南明弘光、隆武、永历朝的各级官吏。如一品光禄大夫、大学士相国范旷;当过贵州巡抚又出家为僧,自称大错和尚的钱邦芑;大学士兼兵部、礼部尚书程精一;进士李之华,郎中郑之光,威武将军曹仲,提督黎佐清,知州胡钦华等……。
    这批大员来到置县不久的湄潭,对当地当然有着极大的影响,他们或开馆授徒,或著书立说,留下了大量诗文,湄邑一时文化兴盛。
    以后,狮山书院、湄水书院建立,学风日盛。有如此一说:“湄水桥边、半鸣弦之室;狮山城畔,皆读书之灯。”还有:“夏则诵而冬则宏,生徒祁祁讲舍;春以椒而秋以桂,学者侃侃文坛”。
    明末至清朝三百年间,湄潭出了六位进士,近百名举人,比及江浙文兴之地,或许不算什么,但这比及周围各县,则算是不错的了。
    话说易铭和李千秋两个打马并肩而行走在队伍前面,李千秋一路向易铭解说此时湄潭的情况,李千秋策马扬鞭,侃侃而谈,易铭多数时间,只得乖乖当听众。
    易铭听李千秋说这之前的湄潭其实还很少产茶,只部分地方零星种植,近年来茶叶、烟草倒是因为李千秋的缘故种了不少,只是茶树尚未进入丰产,而烟草则早就推而广之了。至于酒,就只是有几家小作坊,不成规模。易铭听了,想及他那时代里黔北的酒业盛况,中国八大名酒就占了俩,不由得一阵唏嘘感叹。
    县城慢慢近了,易铭发现玉屏山上似乎修有军事堡垒,就好奇问李千秋,李千秋解释说因军事需要,几年在县城修了两道城墙和玉屏山堡垒。自玉屏山及江边是内城,沿城西梨树坳一线的高地又筑有外城墙。内城又分为两部分,东玉屏山依山高筑石墙,那里面用于驻军,玉屏山上各处布置了火炮阵地若干,上边有不少军士人头晃动,旌旗猎猎、迎风飘扬,自是一番居高临下,坚不可摧的样子。易铭感叹李千秋、赵龙甲之流肯定为之煞费苦心。县衙毗邻文庙,顺玉屏山山势而建。另一部分就是以苦竹坝围成的市镇,也是县城中心所在。
    易铭见象山均是层层叠叠的森林,山上山下,一行茶树都没有,不像易铭的时代,那儿皆是漫山遍野的茶园夹杂着樱花树,所以不得不相信李千秋所说。
    据李千秋说此时县城驻守的是李马丁本部兵马,约有两千人。
    易铭一行从玉屏山南侧小道进了南门,早有县城军民列队迎进城内,照常又是一阵喧天的鞭炮锣鼓,搞得热闹非凡。只是县城也未免小了点,南北一眼就看穿,街道狭窄,铺有青石板,打马前行,马蹄声清脆作响。两旁住房都是木质结构,建筑低矮破旧,只好在行商坐贾,齐聚一地,倒还算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