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2章 发报的好地方
    第二天,贺远是在站里得知,红党一个潜进成都买特殊电子器材的小组,被国党发现端掉。
    早晨余鸣海就叮嘱安幼贞,今天让电讯科一组二组轮流派人出任务,随流动监测车监测电台信息。
    “昨天红党吃了这么大的亏,必然要向上级发报,报告情况,找到他们,把电台打掉。哼!公然违反民国政府禁令,私建电台违法传递信息,把触角都伸到我们成都了。”
    为了剿灭日谍,去年国府从美国进口了八台流动电台监测车,重庆配了五台,成都也有三台。
    现在却被他们拿来监测,打击盟友的电台。
    贺远想,昨天既然出了大事,今天我们应该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上午,贺远按照余鸣海的安排,把一家盐场和一处房产,秘密过户到他夫人的名下,下午带着陈向东去过户自己的那家。
    余鸣海也分给了他一家商行,是做食品生意的,还附带有万年区一半的牛奶客户。
    贺远很喜欢这家商行,主要是万年区富人们的送牛奶生意,可能接触到一些有用的情报信息。
    这商行在万年区很繁华的一条街上,虽然只有三间门面,但是位置好,周围都是成都市做得比较大比较好的生意店铺。
    “你是王掌柜的?我姓贺,靳荣茂说来找你过户一下手续。”贺远对商行的负责人说。
    王掌柜显然早就听到风声,见贺远带来的手续齐全,就帮他办起了过户。
    “贺先生,那靳老板他现在......”
    “哦,靳荣茂现在涉嫌通敌卖国,私自贩卖军用物资,已经被控制起来,你有什么事,我可以代你传话给他。”
    “没有!没有!我和他也不熟,随便问问。”
    不过一个小时,这家商行就换了主人。
    “找些报童,早上既送奶又送报,另外拿些钱,去给城门的警察打点一下,以后送奶车进出城会省许多麻烦。”贺远对陈向东说。
    “你从家族里挑一两个精明的,帮你打点这里,找时间去商业局,把商行名字改了,原来的名字太不吉利。”
    “老大放心,怎么经营这里,我已经有主意了。”陈向东眼睛放光。
    几年前,每次看到店铺,商行,他脑子都会涌现出如何经营管理的想法,现在老大给了自己这样的机会,一定要把自己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
    贺远回到站里,刚好下班,他照例来到老罗的饭铺子吃饭。
    “今天你得去见一下东方,国府今天搞了不少事,都是针对我们的,她可能需要你的帮忙。”
    “几点,去哪里?”
    “还是春风书店,六点。”
    于是贺远吃了碗担担面,喝了碗馄饨,开车赶往春风书店。
    马静雯今天确实很焦急:“我们的发报组全被抓了,国党背信弃义,做事完全不守规矩,现在我连情报都传递不出去。”
    “人关在哪里?”
    “是中统抓的人,肯定关在国党市党部,那里戒备太严,肯定救不出来,而且,老陈已经牺牲了,其他两人并不掌握太多情报,现在就是没人发报。”
    “......郊外不是有咱们的人,出城去找找?”
    “可是那里没有发报机,我在安全屋还藏了一台发报机,那是整个成都最后一部电台了,我实在不敢冒险,整个白天国府的电子监测车一直在流动监测。”
    “是我们军统的,电讯方面军统比中统拿手,所以这些监测车都在我们那儿。现在没有监测了,我下班前看到电讯科科长,她们已经下班,也没安排值班人员跟车监测,晚上停了。”
    听贺远这么说,马静雯沉思了一下:“如果现在监测停止,那我去试一试,我会发报。”
    “不过,得找个合适的地方,那个安全屋在居民稠密的地方,一旦发报,周围电压会变得不稳,被人注意到,安全屋就失去意义了。”
    贺远立刻想起今天自己过户的那间商行,位于繁华闹市区,周围都是门市,晚上基本都没有人住,用电的自然也不多。
    “我有个地方,应该比较适合。”他把情况和马静雯一说。
    “那我们就去那里试试吧,把安全屋的电台转移到那里发报。”
    幸亏有辆车,来去时间大大节省,也避免了沿途被检查的风险。
    来到商行开门进去,马静雯非常满意这个环境:“真是个好地方!周围都是关门的商户,发报几乎没有影响。就是一旦被监测车盯住,跑都没地方跑。”
    贺远在门口放哨,马静雯在里间麻利地打开庄发报机的皮箱,开机发报。
    半个多小时,她结束联系,拎着皮箱出来。
    “可以了?”贺远问。
    “可以了,走吧。”
    两人上车,马静雯说:“上级回电,希望我们帮助购买能够组装成电台的电子元器件,不过现在全城都应该封锁了这种交易吧,你有没有其他办法?”
    贺远沉吟道:“我倒是能想到办法,但是需要一些时间。”
    前世上大学的时候,他参加过一个社团,是无线电爱好者们的乐园。
    这些人疯狂痴迷于搞无线电仿制和diy大大小小的各种无线电产品。
    贺远根本没认真学过无线电,就是为了追一个喜欢的女同学,所以一些初级的无线电小玩意儿,他还是能做的。
    但是在这个年代根本用不上,因为前世那些基础小器件,都是现成的,又便宜,什么电磁铁,电容器,电阻器,多买一些,能用一年。
    现在就不行了,同样的东西,结构又大,材质又重,效能反而远远不如。
    所以贺远完全无能为力。
    他曾经做过一个三个硬币组成的小收音机,可是要用现在的元器件来做的话,成品起码得有枕头那么大。
    “时间嘛我们的时间不多,但是也没办法,你尽你的力量试试吧。”马静雯说。
    “东方,我觉得,这部电台不适合再送回安全屋了。你也说了这是我们最后一部电台,安全屋附近人口太稠密了,在那里发报不现实,连搬进搬出都有风险。一旦遇到中统特务沿街临检,等于送货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