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3.筑路
    我出宫主要是有两件事,第一,是去检验刘之纶的新军,我隔三差五就要去一次,顺路还要查看京城各营的风貌。
    第二,就是购买棉花,用于在宫中组织棉布生产,毕竟我已经挪用了户部太仓的生丝——没办法,北京城没有生丝卖。户部的部门老大兄弟被人绑票了,正在四处拆借银子的时候,我麻烦了人一次,再去打扰未免不近人情,所以棉花和棉纺机还是去市场上买吧。
    我经常要上市场买东西,因为宫里的东西太贵了,都说皇帝富有四海,可是我什么都买不起,太监一过手物价就要翻好几番,贫穷就像死神,从君士坦丁堡一路追逐着我的灵魂,连我跑到万里之外的北京都不肯放过我。
    宦官把我当傻子,按说我该宰了他们,可是我心软,信女是拜孔雀大明王的,见不得血,就把他们名字记下来,让那个喜欢砍头的皇帝处理。
    我觉得我需要一个专门的宫中采购机构,直属于皇帝,至少每天吃饭就不用从内廷各个衙门抽调空闲的太监了,赛里斯的宫廷中大多数人员是为了皇帝的奢华生活而雇用的,其实没有必要。
    我父亲就身体力行的证明了这点:皇帝其实只要两个仆人就够了,一个负责在袍子上画出钻石,一个负责给猪皮皇冠补漆。
    大哥就不行了,他需要专人替他添灯油,毕竟过目不忘的本事只有我学会了,父亲教其他几个儿子宫殿记忆法的时候,只有我弄懂了诀窍。
    表哥季米特里奥斯倒是学会了一半,只是他只记得住情诗和建筑学,前者能让他勾引城中每一个少女和人妻,后者能指引他在复杂的楼宇间逃脱丈夫和父亲们的追捕。
    幸好他没学会延年益寿的草药学,不然这种人要祸害君堡到下个世纪。
    按说我不需要挑灯夜战,所有的书只要飞速翻一遍就能记住,以至于许多教师以为我是在玩弄书本,还把我教训了一顿。
    只是翻过一遍不等于就融会贯通了,这本书只是存放在我脑海中的书架上,依然需要在闲暇时慢慢回想反刍,才能算读过它,否则就只是个两脚书橱。
    所以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躺在床上,一页一页的翻着书,这种能力对我来说唯一的用途就是省了灯油费用,以及添油仆人的工资。
    原先京营的士兵每天只要跑操,现在不仅要跑操,还要走队列,走正步,每次折腾一两个时辰没法回营,偶尔出完操还要被拉去测验单兵技战术、土工作业、刺杀、射击和班排战术。各个营虽是轮流抽查,三大营也是被弄得鸡飞狗跳,不过各营虽有不满,怨气却全撒在负责整顿京营的李邦华头上。
    一开始跑操的时候,京营里老的老少的少,有的体胖如猪,盔甲绑带都捆不上,走两步便气喘如牛,有的瘦得皮包骨头,似病痨鬼投胎,歪歪斜斜地拖着,还有几个营人只有一半,有病假的,有事假的,有例假的。
    军棍打断了几百根,甚至有些京城勋贵的屁股都遭了殃,搞得我案头全是骂人的奏疏,那几天御书房的煤炉都没加过煤,净烧各处来的奏疏了。
    为图清静,我抓了李邦华来顶包,这人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透,替我把唾沫都挡下了,我自然也不吝封赏,少发白银钱币,多发大明宝钞,再赐点库房里没法变现的玉石,这些东西不太好卖,大量倾销会导致价格暴跌,干脆拿来提升臣子的忠诚度。
    赛里斯人怎么这么喜欢这种石头?好看是好看,可是又不能吃又不能用的,最关键是买卖玉石国家也抽不了什么税,之前有矿税,那些官僚势力反扑,把收矿税的宦官和武弁赶回来了。
    能收税的就是好产业,不能收税的就是坏产业。
    我正谋划着怎么把矿吏再派出去呢,大猪蹄子就信了大臣们的鬼话,痛斥矿吏乃先帝恶政,并且还和大臣们交了底,说绝不会再派。
    气得说不出话。
    倒是有几个言官援引旧例,说不要让太监收,而是由文官们来收,作为各个省份的加派。
    妈的,盐税让你们去收,不还是一年收的比一年少?这让你们收了不定漂没多少,诡寄多少呢。
    现在天天简装出门,其实各处城楼的守卫都已经知道新任皇帝喜欢到处溜达,到各地视察工作,所以我也不必挤宝钞司的马车,而换用了马车和轿子,但实际上马车和轿子的乘坐体验也很差,只是碍于安防问题,我在城内不方便露面,只能待在木板内。
    骑马倒是可行,但北京城里有资格骑马的非富即贵,骑着马出去,立马就暴露身份了,而且一到阴雨天,城里就遍地泥泞,牛粪猪屎混着烂泥,污浊不堪,稍有不慎就溅一裤腿,简直要命。
    就算是晴天,只要风大也有漫天风沙,人衣皆黄,这座城市的气候根本不适合人类生存,在这里定都的皇帝一定是脑袋被驴踢过。
    刘之纶的军队近来不知为何,人数忽然少了一些,只剩下三个连,原先的两个老兵连和一个练的最好的新兵连凭空消失了,多半是哪个京营挪用了,旁敲侧击一阵后,刘之纶对挪用他军队的幕后大佬讳莫如深,我暂时也腾不出手,只得在心里记下一笔,将来再慢慢查此事。
    我看着这三个隐隐散出杀伐之气的方阵,很是满意:“元诚啊,你的新军练得卓有成效,朕再从户部调拨五万两,等户部解决了宁远兵变的烂事之后,你就把新军扩充成三个营,你要戒骄戒躁,先把三个营的兵带好,兵不是越多越好,治军最忌贪功冒进啊。”
    刘之纶适时地掏出一个食盒,打开以后一股凉气溢出,竟是用冰块镇着的:“谢陛下恩典,这是微臣前几日所提的珍珠奶茶,试制了几杯,特地献给陛下。”
    食盒里装着两个狭长的纸杯,里头装着淡白色的液体,散发着茶叶的芬芳和牛乳的甜腥,我嗅了嗅,还有一股芋头的浓香。
    接过他递给我的细竹管,轻轻吸了一口。
    朕封你为太子太傅。
    这个芋圆好弹,冰镇之后竟然如此好吃?
    赛里斯这国家有病,大臣们有了好吃的,都不进献给皇帝,免得皇帝喜欢吃之后天天要大臣进献。有病啊,皇帝吃两口能非多少事,你们看不惯妃子吃南方特快专递的荔枝,怎么就不知道成为风尚之后能带动多少贸易啊。
    有些大臣不仅不进献,还阻止别人进献,说用美食收买皇帝,是邀功媚上,你没本事媚上还不让别人讨皇帝开心。你看那个袁崇焕多懂事,虽然他没啥本事,但是带进北京的粤菜厨子真是本事一流,原以为尚膳监的佛跳墙就够好吃了,没想到广东厨子用广东带来的干货和厨具,竟然能做出让人嚼掉舌头的佛跳墙。
    改天封他个官做做,虽说蓟辽总督当不成,就官复原职去当辽东巡抚吧,正好辽东巡抚被叛军绑票了,你正好把他救回来问罪。反正这个人的本事,也就当个巡抚了,硬要他当总督只会坏事。
    一杯奶茶下肚,抹茶口味的。
    又是一杯奶茶下肚,蜜桃口味的。
    薄荷口味的,荔枝口味的……
    还有一杯奶茶的芋圆换成了红豆,吃起来别有风味。
    喝完没多久,腹中就传来一阵酸胀,虽然已经用这具身体方便过很多次了,可是我还是很抵触碰那个东西。
    但是没办法,人还能让尿憋死?贴身的太监会随时记录皇帝的饮食,臣子一口气进献了六杯奶茶,自然也要记在内起居注上,而且看到我开始呼吸急促,自然知道我的难处。
    我借口去马车里找东西,溜进了车,太监们早已为我准备好了尿壶,说起来,父亲当初好像是靠花园里的菜地解决的。
    提起裤子,用湿巾擦完手,我装作没事人一样走回兵营边,太监们提着神秘的陶壶走向随从乘坐的马车。皇帝的尿液也不能随便被人看到,因为上一任皇帝就是因为尿血才被发现健康问题的。
    皇帝身上的任何事,都会深刻的影响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进程。
    这顶皇冠真的太重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被压得喘不过气。
    一想到等会还要坐着这破马车回京城,处理那些要命的奏疏,屁股和脑袋齐齐遭殃,我就不想回去,只想再拖延一阵。
    好在刘之纶也闲着没事,我们君臣二人就聊起了北京城的路况交通,不知道为啥,他对西直门的堵车问题深恶痛绝。
    莫名其妙,西直门哪里堵了?
    但是北京路况确实差,我喜欢到处走动,感受赛里斯的繁荣富强,并亲自考察京城的经济情况,随时检阅京营,路况差不仅影响我出行,也会让我身心疲惫,一个屁股疼痛的皇帝要如何有效治国?
    所以以前那些皇帝喜欢天天宅在皇宫里,唯一喜欢出来旅游的赛里斯尼禄皇帝也在宫外淹死了,另一个皇帝御驾亲征,去北方旅游观光了一年,直接把龙椅弄丢了,之后皇帝就更不喜欢出门了。
    所以一直以来也没有急切的交通改革需求。
    所以我和刘之纶说起此事的时候,他直接建议修筑铁路。
    铁……路?
    我花了些时间,试图理解他在说什么。
    简单来说,他想要把贵的要死的铁铸造成铁条,铺在地面上,让车轮在平整的铁条上运行,这样车辆就等于运行在最高等级的道路上,绝对不会有颠簸。
    道理我都懂,但是为什么要用铁?
    我按他的尺寸算了算铁轨所需的铁料,修一里路大概要八万斤铁。
    按一斤熟铁五分银子算,修一里路光是铁料就要四千两……
    你大爷,败家也没这么拜的,我就是夯土地基铺石板也要不了这么贵的!
    我在心里不断增加着所需的杂费,尤其是铁轨会锈蚀,需要定期更换,想着可怕的每里造价,声音变得颤抖起来:“能,能不能用石头或是木头当轨道?自古未闻用铁筑路者,你这样会坏风水的。”
    刘之纶挠着头,似乎也没不确定:“好像用木轨也可以,不过木轨恐怕载不了几吨的货。”
    他说过一吨大约是一千七百赛里斯斤,我难以想象,什么车才需要几千上万斤的载重,货物再重,就不能分开运输吗?多装几车不就行了?
    等等,成千上万斤,不可拆分的货物,我还真知道一个。
    最大号的红衣大炮,就是上万斤的怪物。那些北方边镇的城防巨炮,为了便于部署,大多是就地开炉冶炼的,这样朝廷不得不派遣大量工匠在边镇服务,边镇造炮的物料成本也非常昂贵。
    一旦筑成,巨炮除非动用数十头牛马牵引,否则极难机动,除非是有压倒性兵力的军队,双方势均力敌时,是没办法在交战区慢吞吞运输沉重的巨炮的。
    奥斯曼人攻城的时候,面对高大坚固的城防,便会在漫长的围城战中就地开炉冶炼巨炮,用重型攻城炮击破城墙。
    可以运输上万斤的货物,也就是说,这种轨道可以在远距离快速运输重型火炮,为巨炮提供足够强的战略机动性。
    伴随军队进攻自然不可能,但重炮可以在内线快速机动,如果我修一条直通山海关的木轨,岂不是可以在京城铸炮,铸造之后再运输到边镇,免了在边镇开炉之苦?
    到时候再沿着长城内线修一条木轨,就能把大炮送到沿线各个城池要塞,各地就不再需要保留铸炮的工匠了,虽然这笔开销未必能抵消木轨的造价,但木轨还能兼运粮草辎重。
    “皇上,皇上?”
    刘之纶打断了我的沉思。
    “这个铁路的图纸臣已经绘好了,请陛下查验,此乃军国重器,有利国民,陛下请三思。”
    我接过他画的图册,一些问题他早就想周全了。赛里斯原本就有轨道,只是轨道凹陷在石板中,这种新型轨道是突出的,而车轮两端突出,卡在轨道中,避免出轨。
    两根轨道之间用枕木相连,仿佛长梯,可确保木轨彼此咬合,不会发生位移。
    前后两段轨道间留有缝隙,以防止热天木头膨胀,涨断轨道。
    枕木下铺着碎石,垫高道路,便于排水,以免泡坏枕木。
    木板、石板修成的路,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成本,如果可以的话,筑路者当然希望修建最高规格的路,但是这种路修筑和维护成本都很贵,即便是罗马帝国强盛时期,也要投入大量奴隶和财富才能维持那张公路网,就算这样,也只有少数核心地区的干道能修筑成最高规格的形式。
    而刘之纶说的轨道虽然看似造价昂贵,但实际上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养护,马车在轨道上跑,只损坏轨道本身,养护时只需要更换轨道和枕木就行,比重新修路要便宜得多,毕竟比起占满整个路面的木板、石板,一根木条的成本根本不值一提。
    其次,用硬木乃至熟铁来铺设轨道,马车可以运输的货物可以大幅上升,很多时候马车运输的瓶颈并不在牲畜挽力不足或是车架无法承重上,而是某一段路无法负载如此重压,如果用整根木轨和下方的枕木来分担重压,自然就没有车轮失陷的危险。
    决定一段道路载重的并不是路最好的一段,而是路最差的一段,对于易维护的木轨,可以很方便的保证整段道路的质量。
    另外,如果解决了夜间行车的安全和照明问题,那么车辆就能昼夜兼程,马只需要沿着轨道前进就行,没有翻车的危险,只要解决马匹更换……
    嗯,赛里斯的驿站系统本身就更换马匹的指责,到时候轨道每隔二三十里,就修筑一座车站,里面圈养马匹,囤积草料饮水,只换马不换车,就能保证车辆持续运行……
    但是在此之前,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我拍着刘之纶的肩,惋惜的告诉他:“你的想法很好,朕很欣赏,但是这条路每里算下来怕不是要上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