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攻略豫州
前线汉军的攻势日益猛烈,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将十万余万新莽军堵在了陈留,王寻不敢触其锋芒,只得依靠天险坚城防守,岌岌可危。
而关中也是遍地的起义军,除了河南的赤眉军外,其余州县也涌现出大大小小的起义军。
严重阻碍了新莽朝廷的财政来源,为了平定叛乱,本就不多的兵力也被抽调出了相当一部分,无疑是雪上加霜了。
西北的凉州军兴兵数万,频繁袭扰,牵制了大半的禁军。
长安内部更是暗流涌动,上至朝臣,下至百姓都知道新朝马上要灭亡了,所以纷纷为自己谋求生路。
原本意气风发的新始祖王莽也丧失了锐气,颓废在自己的寝宫。
曾经他还有相当大的把握,毕竟自己并不是一点可用军队都没有了,只要能打退徐元徐旻那支主力,那外敌之祸就暂时不用担心。
可以抽出手来安心平定国内大小叛乱。
但现在不同了,仅仅是关中的农民军他都对付不了,汉中叛贼已经攻进太守府,杀死汉中太守,巴蜀也失去了联系。
长安城内的大臣则意图谋反,策应大汉的军队依次来作为投名状。
这个政权已经是人嫌狗厌,甄丰等重臣也就是实在没有选择,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再给一个亡国之君卖命。
王莽失去了最后的信心,躲在寝宫,酗酒消愁,不上朝,也不见客,似乎已经认命了,如今虽然还有几十万军队。
可这根本不够用,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四处起火,国家灭亡!
“陛下…大将军和甄太保等人求见。”
宦官在门外踌躇片刻,之后下定决心,走了进去,躬身道。
这些天陛下的脾气很差,几乎只要打断他就会被骂!若是事情不那么重要,不去呢直接赐死,他们知道皇帝是在小人物撒气。
但也没办法,小人物小人物的,如果可以反抗,那还叫做小人物吗?
大将军也不是自己能得罪的起的,万一耽误了要紧军情,死的更惨。
开玩笑,收拾不了汉军,收拾你一个小喽啰还不是易如反掌?
所以只能冒险。
“请进来把。”醉醺醺的王莽并没有像之前一样拒绝,或许也是知道逃避不是办法。
这是为数不多效忠于自己的人,绝不能让忠臣寒心,否则仗更没得打。
“遵命。”宦官心中松了一口气,这代表他逃过了一劫。
片刻后,轻盈的脚步声响起,甄丰和王邑两人走了进来,脸色沉重。
“臣等参见陛下。”两人躬身。
王莽放下酒肆,酒水缓缓滴落,稍微清醒了一下,挥手道:“两位无需多礼。”
“谢陛下。”
“不知两位前来可有要事相商?”他斟酌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其实甄丰王邑此行的目的不难猜出来,无非就是要劝谏嘛,这些日子确实太过颓废,汉军的攻势还在继续,内部叛乱不断。
可整个新朝的希望却先开始摆烂了,这还打什么仗?不如去除帝号,向大汉开城投降呢。
说不能还可以留下一条命,刘向可能不会手软,但徐华为了考虑影响,可能会给个闲散的爵位,当然后面收拾不收拾就说不好了。
王邑没有说话,但难看的脸色已经代表了他的心情,甄丰倒是颇为大胆。
语出惊人道:“臣以为陛下酷似商纣王。”
在古代,说一个皇帝像纣王几乎就是指着鼻子骂了,旁边的王邑明显呆愣了片刻。
果然,王莽变得阴沉,立即酒醒,但强忍着没有发火:“何出此言?”
还好这是自己的心腹忠臣,要不然他早就二话不说,只能赐死了。
“陛下沉溺酒色,不理朝政,王寻和诸位效忠大新的将士还在前线浴血奋战,而您缺如此颓废,任由叛贼肆虐关中,汉军攻城掠地。”
“如此难道不像商纣吗?”
甄丰顿了顿,语气又变的平缓,“不过陛下与那等纯粹的昏君还是不同的。”
“商纣王是自甘堕落,败光了数百载的大商江山,而陛下只是一时起了退缩之意,事情还存在转机。”
“虽然局势糜烂,内乱不断,外敌步步紧逼,但陛下就可以放弃了吗?陛下可不仅仅只是自己,身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大新忠臣!”
虽然甄丰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该怎么赢了,但身为新莽的重臣,他总不能唱衰吧?
更何况现在陛下本来就准备放弃认命,此时需要的是鼓励!他看的很清楚,自己没有退路,其他人和新朝绑定的不深,所以随时可以转投大汉门下。
自己就不行了,王莽还未当上宰衡时,他便是其心腹,做了非常多的事,刘向再怎么样也容忍不下的。
“你说的对,是朕错了,朕不像一个皇帝,遇些许挫折便退缩,如此胆小如鼠之人,纵然侥幸战胜了汉朝廷,也终究成不了大事。”
这番明显的心灵鸡汤王莽听进去了,他还有野心!还有击败汉朝击败徐家的的野望,虽然不太可能了。
“恭喜陛下重拾信心,汉军在前线屡屡获胜,徐元徐旻二人早就不把我等放在眼里,骄兵必败!只要能抓住机会,未尝不能以少胜多。”
“当年高帝攻破了楚国都彭城,坐拥五十六万诸侯联军,项羽怎么看都无力回天。”
“可事实是如何呢?项羽率领两万轻骑日夜奔袭。趁其不备,猛攻大营,最终缔造了这场堪称奇迹的彭城之战。”
“我们所面对的情况何其相似啊。”
为了让陛下不再颓废,甄丰还在继续找补,搬出了秦末的彭城之战。
其实两者确实有相似的地方,徐元徐旻的大军本质上也是地方割据军阀的联军,虽然统一听从朝廷调配,比当年刘备的情况强的太多太多。
但这终究还是分为彼此的,再加上轻敌大意,这仗并非没得打!
“……来人,去把禁军的将领都交过来,朕有话要交代。”
王莽经过劝谏后,也立即振作了起来,打算着急所有信得过的将领,最后孤注一掷一次!
如果这场仗能成功击退汉军主力,那自己至少还能再苟延残喘几年。
到时候国内改革的失误就可以慢慢弥补。
事到如今,这位新始祖也不可能一味坚持自己的变法了,事实证明他错了,这场复古变革直接将原本蒸蒸日上,颇为稳固的新莽政权拖入深渊!
………
豫州方面,李扬的攻势越来越迅猛,守军难以应对,为了保存实力,只能让出了相当一部分郡县,权力固守汝南。
汝南乃是天下第二大郡,极其富裕,府库充盈,粮草水源都不缺,即使有南阳方面的袭扰,也是游刃有余。新莽见打不过,便开始了全力防守,就像王寻退至陈留一般,豫州守将也退到了汝南。
用空间换时间!
李扬没有阻拦,而是开始消化掉已经拿到了的土地,安排驻军,征收粮草,补充兵员,在经过一场场大胜后,上到将领,下至士兵皆是士气正旺!
跃跃欲试,企图一雪前耻!毕竟上一次他们便是栽在了汝南上。
现在不是刚刚好吗?刚好将上次的失败赢回来,但这也不容易,王邑主要就是利用了轻敌的因素。
将主力部队诱出城,再趁机伏击。
汉军仓促应对,经历了一场大败。
帅帐。
所有汉军将领意气风发,因为他在战场上立下了非常大的战功!朝廷重启了军功制,也就是说,等到论功行赏时这些都会兑现。
在这个封建时代,军功永远都是跨越阶级的最好方法。
更何况现在天下大乱,地方表面尊奉朝廷,实则军阀割据,垄断财政大权,太守刺史无一不是一方土霸王。
当然,最愉悦的还是主将李扬,这次的成果足够他扬眉吐气了,等拿下了汝南,那他便能官复原职。
也就是当朝左将军、豫州刺史,在大汉都算是一号大人物。
左将军乃重号将军,这种级别的武将,整个朝堂两只手数的过来。
豫州刺史的含金量更是不得了,这可是一州的刺史!而且还是刚刚从新莽手里抢回来的,地方独立性不强,身为持节的刺史,实际可以行使州牧之权!
到时候朝中无人再敢小看他了,手握数万大军,总督一方的封疆大吏,就是徐华这个宰执都需要尽力拉拢。
权力是自下而上的嘛,没有下面那么多将领太守刺史的支持,他这个宰执就是个光杆司令而已。
徐家能够独霸朝堂,主要还是三个地方最大实权派的缘故。
手握十万西北军的徐元,割据河北的徐旻以及执掌荆州的徐忠,都是徐华依靠的对象。
他自己本质上是没几个兵的,对地方控制力有限,南阳那也是徐忠的地盘。
“恭喜主公,今后您便是重回左将军之职了。”
“是啊,有了这份战功,将来在宰执心中的地方肯定也更加重,前途无量啊。”
众人纷纷祝贺,之前徐华的投资,大家都看在眼里。
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敢为难的原因。
这次成功展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宰执心中的地方必然也会更重一分,之前被徐家看重全力支持的人是谁呢?
当朝的大司空,三公之一,执掌淮南和江东的大人物。
朱春当年也就是个都尉,跟随徐忠剿灭叛乱立下战功,又因为为人圆滑,以及没什么野心,被徐忠青睐。
不就便凭借徐氏势力的提携成为丹阳太守。
此后又亲赴长安,向哀帝刘欣提出了“废史立牧,可得一方安定”的建议,被皇帝所采纳,自己也因此而收益。
担任扬州牧,封疆大吏!变成了朝中人人都想拉拢的香饽饽。
而朱春本人也十分懂事,知道自己能爬到这个位置是靠谁,并没有就这么转向他方,继续做徐忠的马前卒,因此州牧的位置也愈发稳固。
后来,徐元在南阳起兵,他积极响应,不久顺理成章的坐上了大司空,三公之一的宝座,完成了华丽变身。
这个例子可就在眼前!
李扬心中十分受用,但嘴上还是说道:“这没什么,都是为朝廷效力,只要是我大汉的忠臣,都能得到宰执青睐!”
当然这就是漂亮话而已,徐华这么多年,亲自出面力保的人也就他一个而已。
甚至李扬自己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宰执对自己这么重视。
确实是大汉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但也仅此而已了。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攻略汝南,大将军给的时间是两个月,但我觉得两个月太慢。”
片刻后,李扬收起了笑意,表情变得严肃,说起了正事。
什么官复原职,徐华看重,那都是后话了,先决条件就是先攻略豫州,为前线大军扫平最后的波折,这个不完成,其他什么都别想。
若是被拖住脚步,别说一雪前耻了,恐怕宛城的宰执都要就此失望。
因此这一战便是重中之重!
“末将尽力而为。”大家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汝南的城池坚固,王邑在攻占那里后,刻意修筑过,想必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大军损兵折将,也才堪堪造成了很微弱的成果。
想要短时间内,伤亡小的破城很是艰难,至少现在还没有头绪。
李扬扫了一眼,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看好的晚辈,刘秀身上,发现对方目光平静,没什么积极性。
他基本上就想明白了,谁都不想让自己手下士兵白白填上去。
必须要拿出点足够的激励了。
“这汝南郡非常重要,是豫州唯一还未被插上汉军气质的郡,同时也是我失败的地方。”
“这样吧,谁能率先领兵攻进汝阴,我就举荐他为汝南太守!”
此话一出,众人的呼吸明显急促了。
就连波澜不惊的刘秀都明显产生了意动,这拿出的筹码就太大了,很难不心动。
汝南是天下第二大郡!也是豫州的治所,拿下了这个官职那毫无疑问的是李扬之下的第二人!也是妥妥的封疆大吏。
不得不说,很能拿捏人心。
见起到足够的效果,李扬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我说到做到。”
“谁先领兵打进汝阴,我就像朝廷写奏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