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章 出发
    第75章 出发
    等他到家,陈永威已经在房顶帮忙翻捡添补瓦片了,两人一起忙了一上午,才算把漏雨的位置修补好。
    李长乐想着得去买一袋水泥回来,弄点砖头把瓦片压几道,省得换好的瓦片下次又被台风刮跑。
    刚从房顶下来,李母就从外面回来了,“阿乐,我去稻田看过了,稻子没被吹倒多少,我都扶起来用稻草绑好了。
    稻田旁边那块地里种的玉米被吹倒了不少,你跟我去把倒了的砍了扛回来,把能吃的玉米都掰回来。”
    她说完想想又补充了一句,“这些活以前都是你阿爸跟我在干,现在他腿伤了,只有你跟我一起去了。”
    “好,我这就去砍。”李长乐拍拍裤子上的草屑,周若楠就把刀和绳子拿出来了,“去了回来吃饭刚合适。”
    “嗯!”李长乐拿过绳子,陈永威就伸手接过了镰刀,“哥,我跟你一起去帮你。”
    李长乐点了点头,“你家的玉米没被风吹倒啊?”
    陈永威:“天刚蒙蒙亮,我阿奶就喊我起来把倒掉的玉米砍回家了。”
    李母挑着箩筐出来,冲李长乐说道:“走了!”
    “好嘞!”两人跟着她外走。
    李母见陈永威也去帮忙,感激的说:“还是阿威勤快。”说着又瞪了李长乐一眼,“他连家里的田地在哪都记不住。”
    “阿娘,你也太小看你儿子了吧!”李长乐笑嘻嘻的看着她,“我记得,就在盐碱地边上。”
    李母好笑的白了他一眼,“还想我煮个鸡蛋表扬你一下不成!”
    三人说说笑笑的顺着长塘到了稻田边,只见稻田中间的位置被风吹倒了澡盆那么大一块,李母已经用稻草绑起来了。
    走过狭窄的田埂就到了稻田旁边的坡地,这些地都是分下户后,李父带着两个哥哥,偶尔也揪着他一起来开出来的。
    不到两亩地,种了玉米、洋芋、芋头还有番薯。
    边上的几垄玉米被台风刮倒了不少,陈永威抓住一棵,手起刀落砍下来后放在一旁。
    李长乐和李母把玉米杆子上那些,长成熟了的玉米都掰下来
    ,往箩筐里扔。
    他想想说道:“阿娘,明年不种这种玉米了,陈阿奶种的糯玉米好吃。”
    李母听后指了一下玉米地里面,“坡坎边上种了有两垄地的,有的已经熟了,想吃就去掰。”
    “等把这些弄完了再去。”
    三人忙了有十几分钟,就把吹倒的玉米全都砍了,玉米棒子也掰下来装箩筐里了。
    李长乐跟着李母去了坡坎边,发现玉米地里还种了豆角。
    母子俩指着成熟了的玉米棒子掰了十几个,抱着回到地边,陈永威已经把玉米杆子全都捆绑在一起了。
    “哥,你挑箩筐,我扛玉米杆。”
    “好嘞!”李长乐挑起箩筐,晃晃悠悠的往回走,“这条田埂也留得太窄了吧!”
    “这条已经算是宽的了,你看旁边那根,只有扁担难么宽,挖成那样至少能多种两行,就能多收十几斤稻谷。”
    李长乐听后想到后世,这些被老一辈人当成命根子的田地,全都用来种菜草了。
    三人回到家,李小涛就跑过来,拿起一包玉米,“阿奶,我们要烧着吃。”
    “我也要。”李小洲也跑了过来。
    李大嫂笑道:“我们家就他俩最馋,说到吃的跑的最快。”
    李小涛小嘴撅的能挂油壶,“你都不烧给我们吃,我们自己烧,你又说我们会把房子点着。”
    李母:“你阿娘说的对,家里没钱建新房,你们要是把房子点着了,一大家子只有去讨饭了。”
    “阿奶,你给我们烧。”李小洲拿起一包玉米递给了她。
    李母扒开玉米叶子看了看,“烧着吃要老一点的才好吃,阿奶给你们挑。”
    “我们也要。”其他几个都从屋里跑了出来。
    “好好好,都有!”李母带着李小慧和李小青挑了十几包出来,一起去灶屋烧煮玉米去了。
    吃过午饭,李长乐几人继续做地笼、蟹笼。
    李母把家里的渔网啥的都清理出来,该织补的织补一下,好的就装起来交给李长乐。
    下午又下起了雨,风也比上午大多了。大伙儿也不想去淘海的事了,安安生生的在家休息了一天。
    大雨过后,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到天黑也没停,李长乐觉得这样的天气睡懒觉真的挺舒服。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太阳才出来了,但风还是有点大,阳光照在阶檐上晒得人发烫。
    李长乐想到李父的伤,端了把椅子出来,去父母那边把李父从屋里背到阶檐上,“阿爸,晒晒太阳,对身体好。”
    “一年晒到头的太阳,还没听说过晒太阳好的。”李父满眼笑意的看着玩闹的孙子,觉得还是在家里舒服。
    李长乐把他的腿抬起来放凳子上面,“阿爸,你看庄稼不也要晒太阳才长得粗壮,结更多的果子,人肯定也一样。”“那倒也是!”李父舒服的靠着椅子,“在医院几天,觉得人都快发霉了。”
    “阿爷,晒晒太阳就不霉了。”
    “嗯嗯!不霉了,不霉了!”
    这时,陈永威走了过来,“哥,我们去看看潮水退下去没?”
    李长乐想了一下,点了点头,“走吧,先看看去,浪头要是不大的话,我们就去小树林找找地笼。”
    李大嫂听后也有些心动,“小洋跟你三叔一起去,看到退潮了,就回来喊一声。”
    “跟着去可以,我也要跟你一起去海滩!”
    “我们也要去。”一旁的李小海、李小洲说道。
    李母提着菜篮过来,冲几人说道:“看什么看?吃午饭的时候阿赖从海边回来说,码头的浪头还有十几米高,这会儿去了也是白走。”
    李长乐撸了李小洋一把,“听到没?你阿奶说现在不能去。”
    “不去就不去!”李小洋拿起陀螺,“走,去后面找阿山比赛抽陀螺。”
    “噢噢!比赛去咯!”李小波拍了李小海一下,几个大的一窝蜂跑了。
    “哥哥,等等我。”李小洲倒腾着小短腿跟了上去。
    “就你多事,每次都要跟,每次都跑不快。”李小海埋怨着转身拽着他跟了上去。
    “吵也是他们,好也是他们!”李母乐呵呵的看着孙子跑了,扭头冲李长乐说道:“你去老爷殿上柱香拜拜。”
    “好的,我去洗把脸就去。”李长乐放下钢丝,回屋洗了脸出来,接过李母递过来的菜篮,陈永威也跟着一起出了门。
    “哥,我去海边看看。”
    “行!”李长乐应下,提着菜篮朝村东头的老爷殿走。
    沙头村的村庙供奉着送子娘娘,城隍爷、土地公。
    渔民祭祀的海神主要有:海龙王、鱼司爷、船关菩萨、观世音菩萨、船龙爷、妈祖……平水大王,这里的平水大王其实就是大禹。
    村庙就建在山脚,有不少年头了,每隔几年就会修缮一次,有时是所有村民平摊,有时也有挣了钱的村民捐赠。
    山脚的小沟因为下大雨的原因,往日清澈见底的水变得浑浊不堪,几个男孩子提着畚箕在沟里撮鱼摸螺丝。
    到了山脚庙前,不是初一十五,来庙里烧香的人很少。
    李长乐到时,恰好看到阿根老婆与她婆母拎着篮子出来,两人看了他一眼,也没打招呼便走了。
    走进院里,靠院墙有几个大香炉,可以焚香,但村子里的人来拜拜一般会先进正殿,拜完菩萨后,再出来每个香炉都烧一炷香。
    李长乐进了正殿,见供桌上摆满了瓜果、糕饼。
    他站到供桌前,将菜篮里的糕饼拿出来,恭恭敬敬的放盘子里摆好后,虔诚的跪到蒲团上先磕了三个头。
    然后起身取出三柱香,左手持香放在旁边的烛上点燃,右手上下扇动,灭掉香头上的明火。
    老一辈的教他们说,香头带火不能用嘴去吹,这样做对菩萨不敬。
    李长乐持香起身,对着菩萨神佛双手持香躬身行礼,礼成后,左手持香一支支的插入香炉。
    然后,点一对红烛供上,再度跪在蒲团上磕头许愿,“城隍爷,求您老人家保佑我一家平安顺遂,出海渔获满仓……”
    许愿后,又恭恭敬敬的磕头,起身去土地公和送子娘娘神像前也拜了拜。
    “哟!是阿乐啊!这么好的运道,还来拜老爷啊?”
    李长乐睁眼扭头,看到大伯娘林仙梅提着篮子站在一旁,淡声道:“好运道才要来拜老爷。”
    李家几房人,数大伯、大伯母两公婆最会算计,最喜欢绷面子。
    “也是,你阿爸好点了没?能走两步了么?”
    “出院了,医生说恢复的很好。”
    李长乐看不得她那副故作揪心的样子,说罢提着菜篮出了正殿,把外面几个香炉都点遍拜了三拜,这才提着菜篮往回走。
    走到半路就遇到陈永威,“怎么样?潮水退下去没?”
    陈永威摇头,“已经开始退了,天黑后应该能退下去。”
    李长乐想到都三点多了,“你回去睡一觉,吃过饭我们就去海边。”
    “把塑料罐也带上。”陈永威跟着他往回走,“哥,等船修好了,我就带你去岛上撬佛手螺!”
    “先不去撬佛手螺,今晚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里面的牡蛎比我的脚板还大。”李长乐小声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