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3章 学城规划
    第313章 学城规划
    时间进入二月末,铺天盖地的风雪渐渐平息,气温有所回升,山间积雪逐渐融化,汇入溪流和湖泊,滋润大地,带来生机。
    对于整个东罗马帝国来说,这个冬天是和睦而安康的,安纳托利亚的血战因为天气被迫暂停,海峡对岸的士兵轮换休息,白羊王朝的大军分布在高原上的各处冬季草场,也并没有冒雪搏命的打算。
    况且,哪怕战争不止,皇帝也竭尽全力地通过自己的方式供养军队,竭尽所能地避免干扰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巴尔干还是阿非利加,除了《每日纪闻》上的寥寥数语外,战争似乎都十分遥远。
    皇帝不喜欢对民间生活太过干涉,不会像不少君主那样无处不收税,无处不搜刮,土地上的粮食是百姓的,山林里的猎物和果实是他们的,河流湖泊中的鱼蟹虾贝也是他们的,从不苛捐暴敛,从不与民争利。
    皇帝的税官每年只来寥寥两次,除了传递信息的驿卒外,普通农民接触最多官员的就是帝国农业部的派员,这些人会为他们带来耐寒的作物,更方便的工具,更优秀的堆肥方法和更高产的牛羊,往往会受到极大的欢迎,朴实的农民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来款待他们,向他们打听大城市的机遇,向他们打听不为人知的饭后小故事。
    把资料还给农民,把方法教给农民,相信他们的智慧,他们也会让帝国放心。
    在地中海南岸的阿非利加,沿海城市在远洋贸易的影响下日渐兴旺,“南都”迦太基城人口继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文体新区的建成为沉迷于勇武和斗殴的市民带来了一丝文艺气息,比林奇的奴隶贸易在殖民和战争的共同滋润下节节攀升,比林奇大学为奴隶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人才,从捕捉到挑选到驯服,包教包会。
    除了这两座大城市外,其他城市也有一些新的进步,的黎波里的陶器工坊走上正轨,斯法克斯的硝石产业蓬勃兴旺,获得了军队的长期订单,苏尔特则一直不温不火,但也同样开设了肥料基地,从草原上收购动物骨骼,制作骨粉肥料。
    巴尔干的情况则更加良好,这里更加稳定,不需要依赖庄园主来维持秩序,自由化改革的春风很快拂满大地,民间资本的强大动力在这里一览无余,越来越多的矿场被开设出来,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本家承包田地,建立租地农场。
    当然,制度的进步只是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技术的突飞猛进才是促进生产力提高的绵绵春雨,德意志地区爆炸式攀升的采矿技术很快被运用到巴尔干半岛,帖撒罗尼迦——圣海伦娜一等国道的开通使巴尔干山区和帝国核心连接起来,原本贫穷的北马其顿军区和阿尔巴尼亚军区也因此吃到了一些红利。
    在希腊半岛南方的几个大区,丝绸业在十几年的呵护下总算步入正轨,君士坦丁堡银行把大量的资金低息提供给愿意开厂的国民,丝绸产量年年增高。
    比起丝绸业,烟草业的繁荣基本出于自发,希腊地区适合种植烟草,大型牲畜的增多和铁制工具的普及让农民们可以开辟出更多的土地,在种植口粮之余,不少农民还会拿出几片田地种植经济作物,价值最高的烟草当然是不二之选。
    发达的海上商路为帝国带来大量的原材料,广阔的殖民地提供了大把的黄金白银,从底层百姓到上层富商,人人都沉浸在繁荣盛世带来的美好与期待中。
    直到1472年,整个欧洲依然处于贵金属短缺的状态中,这极大拖累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部分边远角落,超过一半的商业行为还在使用以物易物这种原始方式。
    具有充足贵金属的东罗马帝国则趁此良机后来居上,正一步一步地赶超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富饶的亚平宁半岛。
    历史上,直到美洲白银大量流入几十年后,欧洲的“钱荒”才正式终结。
    无论如何,在二十多年的努力下,东罗马帝国已经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完全摆脱了“巴尔干乞丐”的名头,旧日阴影不再环绕,正在走上新的巅峰。
    这是过去十年中最好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里最差的一年,这就是无数东罗马子民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诚然,东方游牧的铁蹄尚未远去,法兰西王国的总体国力仍然傲视诸俗,波兰立陶宛的雅盖隆王朝一样在走向盛世,但这并不妨碍东罗马百姓的骄傲和自豪,人人都能在帝国的复兴中过上更好的日子。
    除了本国国民外,越来越多的欧洲基督徒开始争着抢着进入东帝国,成为皇帝的子民,《宅地法》的颁布和自由化改革的开展无疑刺激了这一现象,他们相信,在东帝国里,人们可以通过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就是“罗马梦”的核心内涵。
    乌云终于散去,冬日的太阳遥遥挂在天边,天气逐渐温暖,市政部门的员工正在清扫着地面的残雪,君士坦丁堡的市民们走出房屋,开始工作。
    大皇宫的园里,片片田含苞待放,已经透出淡淡的微香。
    晴天不易,以撒带上自己的家人,从瑟缩一冬的宫殿中走出,在园内自由自在地伸展拳脚,活动身体,愉悦心灵。
    典雅的红木木桌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饮料和水果零食,以撒将身体卧躺在靠背椅中,静静地享受着初春的暖阳。
    相伴二十余年的结发妻,葡萄牙的莱昂诺尔坐在以撒的身边,注视着不远处的儿孙。
    不远处的草地上,六岁的幼子阿纳斯塔修斯正在和五岁的皇太孙君士坦丁追逐打闹,更小的卡洛斯则坐在草地上,沉默地注视着叔叔和兄长。
    这位生于寒冬的小皇子一直比较沉静,由于以撒和查士丁尼四处奔走,很少有机会关照他,卡洛斯也不怎么亲近两人,除了母亲和祖母外,也仅有长兄君士坦丁能够让他露出淡淡的微笑。
    君士坦丁和阿纳斯塔修斯边跑边笑,跑进丛中消失不见,卡洛斯有些急了,爬了起来,踉踉跄跄地朝丛跑去。
    君士坦丁窜了出来,一把搂过年幼的弟弟。
    “明明都会走路了,干嘛不加入我们?”
    君士坦丁揉了揉卡洛斯软绵绵的金发。
    卡洛斯摇摇头,刚想就地坐下,却被君士坦丁一把拉住。
    “给你看个好东西!”
    君士坦丁转过头,叫喊着,阿纳斯塔修斯应声钻出,将一个环递给君士坦丁。
    “送给你了!”
    君士坦丁故作成熟地板起脸,将环戴到卡洛斯的脑袋上。
    “封你为王!”
    卡洛斯摸了摸脑袋上的环,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抱住哥哥,把鼻涕和口水蹭在他的衣服上。
    “那我呢?”
    阿纳斯塔修斯不满地叫了起来。
    “父皇说,帝国内部不能封王。”
    君士坦丁楞了一下,拖起腮,思考片刻。
    “封你当印度总督!”
    君士坦丁摘下一片叶,递给阿纳斯塔修斯。
    “印度?那是什么地方?”
    阿纳斯塔修斯接过叶子,想了想,没听过这个词。
    “我也不知道,但祖父常说,应该是不错的地方。”
    君士坦丁嘿嘿一笑,拉着卡洛斯,跑向不远处的母亲。
    以撒当然听不到他们的对话,但看着几位子孙其乐融融,饱经风霜的脸上也浮现出温馨的笑容。
    “父皇,总算整理好了,您要看看吗?”
    以撒身后,查士丁尼从椅子上站起身,抱起一叠厚厚的文件。
    “嗯,念给我听,顺便把你自己的想法说一说。”
    以撒点点头。
    “好不容易团聚一次,干嘛让儿子这么累。”
    莱昂诺尔不满地看着以撒。
    “他和你一样,整天在外乱跑,孩子们都不太认识他!”
    “我已经四十岁了,再等十几年,大部分事情就要他来做了。”
    “我会在这十几年把自己会的东西一点点教给他,他也能够借此机会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们的一举一动牵扯半个世界,直接关系到几百万人的生命,不能乱来。”
    以撒平静地说。
    “况且,决战在即,我们两个都会前往战场,在此之前,我们会把积压的政务处理完毕。”
    “等我们去安纳托利亚,你们还是老样子,皇太孙摄政,两位皇后负责协助,你管外交和维稳,伊莎贝拉则可以试着管理政事。”
    “那好吧,记得早点回来。”
    莱昂诺尔叹了口气,剥开一根香蕉,递给长子。
    查士丁尼接过香蕉,三口两口吞下肚,开始讲解政务。
    “第一件事,关于新一届的元老院三级会议。”
    查士丁尼看着第一份文件。
    “这次会议在帖撒罗尼迦召开,比起前几次有几个不同点。”
    “首先是听政人数的扩大,帖撒罗尼迦城为会议修缮了新会场,邀请部分百姓和乡绅旁听会议,还在会议期间主持了一些节日,邀请马戏团和吟游诗人,开设商品展览会,拉动消费经济。”
    “我怀疑,他们可能是受上次比林奇会议的启发,想抓住会议风口,改善城市口碑,吸引各地商人前来投资。”
    “但显然,他们的手法更加高明,上次的比林奇人竟然让一群西非女奴上来表演战舞,真不知是怎么想的。”
    查士丁尼有些好笑地摇摇头。
    “这次会议比较成功,参会人数创下新高,拉斯佩齐亚自由市,拉古萨自由市,刚果王国,马林迪城邦,索法拉城邦和塞尔维亚大公国被授予元老头衔的君主都派来了自己的使节,切尔克斯王国和哥萨克王国也在我的指示下派来了旁听人员。”
    “还有圣西门骑士团和圣安德鲁骑士团,他们也有自己的旁听名额。”
    “很不错,这才像帝国议会。”
    以撒点点头。
    “成果呢?”
    “挺多的,我总结了比较重要的几条。”
    查士丁尼细细看着。
    “比林奇的议员提议,希望将比林奇大学列为帝国正规大学,培养更多人才。”
    “在此之前,由于教育大臣巴尔萨蒙的强烈反对,此事一直未能成功。”
    “准了,让他们把驯奴学改个名字,就叫心理管理学与行为控制学,不然太难听。”
    以撒首肯道。
    查士丁尼掏出笔,在文件上写下几个单词。
    “还有,君士坦丁堡的议员提议把君士坦丁堡银行和君士坦丁堡证券交易所对市民放开,促进金融业发展。”
    “这个……”
    以撒皱起眉头,思考片刻。
    “我会让乌尔里希拿出一个方案,肯定不能全部开放的,必须设置门槛,以免出现问题。”
    查士丁尼点点头,记下几笔。
    “最后就是维丁城的提案,据他们说,最近一段日子,在之前战争中逃离保加利亚的不少民众想要回到老家,在各个地方偷渡进入东帝国疆界,给当地治安带来了很大困难。”
    “内河水师大部分调往安纳托利亚后,他们的偷渡行为越来越猖獗,就连不少瓦拉几亚人也开始渡河南下。”“维丁城的议员想请您约束他们的行为。”
    查士丁尼看向以撒。
    “你认为应该如何呢?”
    以撒问道。
    “他们都是正教徒,您则是正教皇帝,理应接纳他们。”
    查士丁尼说道。
    “我们为他们授予公民权,允许他们南下,但必须服从指挥,可以把他们分开打散安置在希腊裔聚集区,再把当地的部分希腊裔迁入安纳托利亚。”
    “都是正教徒,生活差异较小,共同话题更多,过上几年,他们就会融入本地。”
    “在我看来,这是文化同化的最好方式。”
    “很好,就按你说得办。”
    以撒说道。
    “内河水师的任务基本结束了,我会把他们调回去,公开协助有意愿成为罗马人的斯拉夫正教徒渡河南下,至于弗拉德三世——”
    以撒轻蔑一笑。
    “不用理他!我们在水面上是无敌的。”
    查士丁尼写上几行字,把第一份文件放下,拿出另一份。
    “这份是西境边疆区阿贝尔公爵的报告,他正在进行第三次剿匪战争,已经和几个奴隶商团签订了协约,会定期向他们提供穆斯林白奴。”
    “他在报告上说,等大土耳其战争结束,他想向您申请一笔经费,用以继续西征。”
    “可以,还有吗?”
    以撒看了看文件上长长的文字。
    “还有就是,据西境边疆区汇报,米兰公爵的暴政愈演愈烈,许多意大利农民开始南下西境边疆区,不过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查士丁尼看着报告,撇撇嘴。
    “阿贝尔说,有些人在获得公民权后不去开垦田地了,直接往君士坦丁堡和迦太基跑。”
    “他建议您在意大利移民的脸颊上刺字,以免他们乱跑。”
    “一派胡言,又不是囚犯,怎么可能刺字呢。”
    以撒摇摇头。
    “随他们吧,君士坦丁堡和迦太基的生活成本那么高,如果他们能在大城市活下去,那也算他们有本事,自由流动,不用干涉。”
    “嗯,我也这么想,拉丁人不是穆斯林,可以接纳。”
    查士丁尼写了写,把报告放在一边,接下来的一份有些奇异,并非地中海世界常见的纸张。
    “这封信来自于大西洋西岸,写作者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查士丁尼看着信,脸上的笑容十分浓郁。
    “哥伦布说,他已经取得了不小成果,耍了一些招,让一些愚昧土著认为马匹和火炮都能独立战斗,把他们吓得不轻。”
    “他占据了一段海岸,成功联络到特诺奇蒂特兰的最大反叛者特拉斯卡拉共和联邦,这个联邦主要分为四个镇,四个镇的通过契约联系到一起,共同应对外来入侵。”
    “瓦伦斯主教为一个首领的独子治好了疾病,又将其宣扬成神迹,成功使他改信耶稣。”
    “哥伦布又在一座孤岛投放了天,带着特拉斯卡拉的使者前去观看,这种与哥伦布描述完全一致的恐怖疾病让那些使者非常恐慌,回去之后,哥伦布就开始在已经占据的一个阿兹特克偏僻小岛投放天,并禁止任何人离开。”
    “改信耶稣的安然无事,执迷不悟的则死相极为凄惨,特拉斯卡拉开始动摇,最终有三位首领宣布改信,并接种牛痘,最后一位被哥伦布故意传染,他的死让特拉斯卡拉从此深信不疑。”
    “至此,四镇兵马全归哥伦布节度,特诺奇蒂特兰的讨伐军也已经在路上了,哥伦布说,他将用敌人的尸骨铺平通往湖中城的道路,将用神圣的辉光净化世间一切丑恶。”
    查士丁尼昂起头,神色颇为激动。
    “新一批珍宝船即将抵达君士坦丁堡,您的国库又会重新充盈起来。”
    “哥伦布最后说,瓦伦斯主教希望调用更多的船只,用以运送奶牛和猪羊,为已经皈依的土著接种牛痘。”
    “嗯,我已经知道了,珍宝船就停在普劳斯菲利安港内。”
    以撒沉吟道。
    “告诉哥伦布,他要的东西我会准备,但是有一点,禁止屠杀已经改信的正教徒,他们已经是我的臣民,受我保护!”
    “还有,让那些臣服者把所有写着文字的纸张全部交出来,文物也都交出来,旧神雕像全部拆除,旧神祭祀全部杀死,除了罗马文化外,那里不允许有其他文化!”
    “好的。”
    查士丁尼飞快地写下几行字,拿起最后两份文件。
    “这两封信分别来自教育大臣巴尔萨蒙和商务副大臣乌尔里希,我认为他们的诉求可以同时解决,所以放在了一起。”
    “说说吧。”
    以撒点点头。
    “巴尔萨蒙可能得知了一些内幕消息,认为您既然又获得了一笔资金,希望可以开设更多大学,为更多学子提供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查士丁尼总结道。
    “乌尔里希则主要抱怨熟练工太少,跟不上工坊开设的速度,希望您改变这一现状,但他自己提出的几个办法我都认为不好。”
    “哦?你有什么想法?”
    以撒有些兴趣。
    “我认为,老旧的学徒体系严重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效率太低,熟练工匠甚至都只会挑选寥寥几个最满意的学徒来传授真手艺。”
    查士丁尼看向以撒。
    “我们可以建立专业技术大学,斥巨资聘请优秀工匠担任教授,可以成批培养熟练工人。”
    “这种方法同时满足了两人的需求,而且也符合您对手工业一贯的支持政策。”
    “不错!你自己想出来的?”
    以撒有些高兴,随即又半信半疑地看向长子。
    “伊莎贝拉想出来的……”
    查士丁尼有些尴尬。
    “也行吧,反正她是你妻子。”
    以撒沉吟道。
    “实际上,我是准备扩建大学,你恰好提供了一个契机。”
    以撒想了想。
    “君士坦丁堡太拥挤了,我准备拨款在君士坦丁堡郊区新建一座学城,专门用来开设高等学府。”
    “以后,君士坦丁堡大学也得搬去学城,城市过于嘈杂,学生们难以静心。”
    以撒目光闪动。
    实际上,把大学放在行政中心是非常危险的,那些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往往是偏激思想的最佳受体,很容易暴动游行,不能放在城墙之内。
    “我准备一次性建立四所大学,一所艺术,一所法律,一所商业,一所专业技术,都放在学城。”
    以撒看向查士丁尼。
    “你觉得如何?”
    “很不错,据我所知,已经有不少人希望建立艺术大学了,他们估计会踊跃捐款。”
    查士丁尼笑道。
    “其他的几个都好说,您准备为专业技术大学取什么名字呢?”
    “专业技术大学的规模将会很大,我也不准备单开技术系,还会有化学系和自然哲学系。”
    以撒微微一笑。
    “就叫帝国理工大学吧。”
    查士丁尼想了想,点点头。
    “好名字,资金呢?”
    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红。
    以撒站起身,准备回宫。
    “一万个索利都斯。”
    “这么多?”
    查士丁尼吓了一跳。
    “怕什么。”
    以撒哈哈大笑。
    “阿兹特克人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