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黄金
    左成生得知大唐石油公司准备在巴库开采石油的时候,心中就是有了打算。
    如今西海贸易的主要对象虽然是奥斯曼人,而且利润也非常的丰厚,但是左成生却是知道,未来的竞争肯定会越来越大。
    有利润的地方,总是不会缺乏寻求发财机会的人。
    这一次他们西海贸易公司行动可以说已经是非常快速了,但还不是有大量的商人蜂拥而来,没有大船,人家都敢直接坐着小舢板跨越好几天的航程来巴库进行贸易。
    要钱不要命的人,这年头多了去。
    而奥斯曼这地方的市场也不是无限的,相反,这种土著国家的市场非常的有限。
    别看他们人也不少,但是有消费能力的却是不多,尤其是大唐的主要出口商品除了布匹外,其他东西都不便宜。比如说香皂、香水、瓷器、丝绸这些东西,可都是名副其实的奢饰品,普通的土著们可买不起用不起。
    此外奥斯曼这个地方也不仅仅只有巴库这里能够输入大唐商品,相反,巴库这里只是一个补充而已,更多的还是从巴士拉、埃及等地方输入的大唐商品。
    别看库里距离巴库近,但是距离奥斯曼人的核心统治区,也是主要的消费市场可是在巴尔干西南部,尤其是君士但丁堡一带以及小亚细亚远着呢。
    再加上库里乃至整个海东省可都不是大唐帝国的工业生产区,实际上这破地方就没几个人,更别提什么工厂之类的,基本上目前海东省的所有工业产品乃至大部分农产品生活物资,都是从帝国中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通过铁路运输过来的。
    而铁路运输可比海运贵多了。
    哪怕是风帆时代的时候,海上运输都要比铁路运输的便宜更便宜,而等到现在的钢铁蒸汽时代就更便宜了。
    目前大唐跑远洋的货船都是千吨起步,目前两三千吨的商船已经是主流了,船只吨位越大,装载的货物越多,其单趟运输的每吨货物的成本也就越便宜。
    此外目前大唐的商船普遍采取机帆动力。
    其蒸汽机的存在能够有效的缩短海上航程,更快的抵达目的地,以往的风帆船只跑一趟南洋,来回都得一年,因为季风的存在,导致这些船只没办法在想要出海就出海,得等季风来了才能南下或者北上。
    然而蒸汽机的出现,让大唐的商船一年四季,想什么时候出海就什么时候出海。
    这样一来,意味着一艘船只在一年内可以在本土和南洋之间多次往返,而船只是有折旧成本的,一年只能跑一趟和一年可以跑三四趟,其中区别大了去。
    这也是为什么蒸汽船只刚出现就受到了商人们追捧的缘故,哪怕蒸汽机需要消耗煤炭,但是跑得快而且不受季风影响,这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了区区煤炭的成本。
    同时他们也没有抛弃风帆,现在中小吨位的船只不管是军舰还是民用船只,普遍都还保留着风帆,这个风帆在顺风的时候还是很有用处的。
    至于风帆所带来的更多水手的人力成本,这个问题已经是被初步解决,那就是采用机械设备以及液压动力来代替部分人力。
    所以这年头的船只,其实航行的时候是非常灵活的,顺风的时候一般会直接关闭蒸汽机,然后单独使用风帆进行航行,这一点在大唐海军的护卫舰、巡洋舰这两级需要进行长途航行的军舰身上特别明显,基本上这些三四千吨以下的军舰,非作战任务的时候,有大概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都是单独使用风帆航行。
    在各种远洋商船上就更是如此了。
    唯一的例外就是大吨位船只,比如说那些四五千吨以上的海军战舰,比如广东号,又或者是各大航运公司的旗舰豪华大型客轮,他们都是没有风帆,只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然后则是内河船只,如今的内河船只基本也不使用风帆了,因为内河船只的航向是固定的,没办法和远洋船只一样可以走之字型。
    再加上逆流,所以内河船只更依赖蒸汽机,相对而言风帆的作用就迅速下降了,所以如今很多的新型内河船只,尤其是内河专用的拖轮,那都是清一色的蒸汽机动力,是没有风帆的。
    大唐的海运以及河运的发展,丝毫都不如遇铁路运输,甚至是超过了铁路运输的作用。
    而他们最大的竞争手段,那就是便宜了。
    大唐海运便宜,哪怕是从帝国本土的东部沿海港口一路运输到埃及去,货物的到岸价也不会比奥斯曼人直接在巴库采购货物贵多少。
    因为巴库的货物,也是需要从帝国的东部省份通过铁路运输到库里,然后通过西海运输到巴库。
    目前这两条贸易线路的运输成本都是差不多的。
    当运输成本差不多的时候,而更方便运输到君士但丁堡的的埃及路线,毫无疑问更具有价格竞争力。
    所以,未来的西海贸易,如果还是继续到帝国东部采购货物的话,那么这生意未来肯定是会越来越难做,顶多也就是维持高加索地区的市场而已。
    左成生虽然不是专门搞什么运输的,但是并不妨碍他做出这样的判断。
    所以左成生就是想着,既然铁路运输成本高,以后他就直接在库里,甚至到巴库建厂生产啊,这样就可以直接把运输成本节省一大半了。
    只是现在的工人以及原料问题不好解决,只能以后时机成熟了。
    在这之前,他是准备着先开阔巴库本地的市场。
    注意,不是奥斯曼人那边的市场,而是巴库本身的市场,促使他做出这样决定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唐石油公司准备在这里开发油田。
    到时候肯定是会有大量大唐石油公司的员工在这里工作,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可比什么奥斯曼人强多了。
    要说消费市场,目前的大唐帝国本土的消费市场才是大头,不管是农产品还是工业产品,帝国本土的市场才是大头。
    至于海外市场,虽然也有,但只针对部分特殊的出口型货物,很多东西它不能出口,或者说那些土著不要,或者买不起等等。
    大唐石油公司的员工,再加上为石油公司配套的其他人群,左成生估计着未来几年里,这巴库里的人口有可能会达到万人以上。
    而这上万人的吃喝拉睡,可是意味着庞大的消费市场。
    想到这里,他已经是顾不上那些奥斯曼人了。
    反正这些奥斯曼人也跑不了,并且消费能力有限,这连续运输几批货物之后,估计这高加索一带的市场就会饱满了。
    所以左成生是想着先抓住大唐石油公司的消费市场。
    为此,他是专门找到了大唐石油公司的巴库分公司,尝试着寻找合作的机会。
    这种合作自然不可能是什么石油上的合作,而是其他方面的合作,比如说后勤物资供应这些。
    而大唐石油公司巴库分公司人也是愁着呢。
    他们公司的人已经是开始陆续进驻巴库了,但是现在的巴库可是一穷二白,要啥没啥,连人都没几个。
    他们大唐石油公司后续还会有好几百乃至上千人会过来呢,这么多人的吃喝拉睡可不好解决。
    左成生找上门来,说是可以提供后勤服务,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当即就是签订了一批物资的供应合同。
    拿着签好的合同,左成生露出了笑容。
    这一笔单子,说实话赚的不多,满打满算,其毛利也就百分之二十左右,远远无法和奥斯曼人进行贸易的好几倍利润相比。
    但是这却是胜在稳定,而且通过这个单子,他已经是撬开了大唐石油公司巴库分公司的口子,只要这一单做好了,后续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单子。
    此外他们公司也能在这里立足稳固下来,进而开辟个人消费市场。
    到了巴库的左成生,才是第一次知道,遍地黄金是什么感觉。
    现在的巴库,可以说干什么都能赚钱。
    除了他们这些贸易外,还可以搞很多东西呢。
    依托大唐石油公司在这里的石油开发以及和奥斯曼人之间的贸易,至少也可以提供好几千甚至上万个工作岗位。
    工作岗位就意味着市场,生意,赚钱。
    左成生在巴库开拓市场的时候,后方的库里,西海公司的大股东陈总经理坐镇库里,忙着接受从全国各地过来的货物,并安排调度装船等。
    而徐船长也是怀着东山再起的心思,一天到晚都是待在盛源号上,忙着维护、装货、运输、卸货等等。
    另外两个股东更是直接坐上了火车,前往铁路沿线的各大城市,寻找货运。
    当西海贸易公司迅速壮大,并短时间内成为了西海上出名的贸易公司时,其他人也是不甘落后。
    这巴库那边和奥斯曼人的贸易一时半会是被西海贸易公司给抢了先,硬挤进去利润也没那么高了,但是这南边不还有一个萨菲王朝嘛!
    要知道萨菲王朝的都城加兹温可是距离里海不远呢,另外萨菲王朝的另外几个重要城市,比如大不里士等也是位于萨菲王朝的内陆地区,距离波斯湾远着呢。
    同时萨菲王朝和奥斯曼人最近关系不咋地,双方还在为了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地区矛盾重重,所以也别指望奥斯曼人和波斯人做什么生意了。
    这也意味着,在西海开辟一条库里到萨菲王朝的贸易线路是有利可图的。
    想到着一点的人,也是懒得和西海贸易公司竞争了,直接搞船,然后跑到萨菲王朝贸易去了。
    一时间,因为和奥斯曼人、波斯人之间的贸易,再加上大唐石油公司在巴库开发石油,让昔日平静的西海瞬间热闹了起来。
    而这也是让帝国在整个西海地区唯一的一家造船厂,库里造船厂是悲喜交加!
    喜的是,船只的订单多的不得了。
    悲的是,他们现在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足以完成这么多的船只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