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122
    [重生]两都纪事 作者:六遇

    分卷阅读122

    便可礼毕。

    忽而,执事官的礼辞突兀地停了下来,嘴型却未合拢,瞠目结舌地看向太后,极是吃惊。周遭陷入诡异的阒静,仿佛风声都戛然而止。

    唐潆诧异,她未起身,惊得抬眸。冕旒垂下的十二珠帘遮挡了她的视线,却能清晰地从珠帘的缝隙间看见太后敛袖伏腰,竟在与自己对拜!

    “……阿……阿娘……”唐潆喃喃道,她眼中适才的情绪皆已褪尽,如今只余懵懂。

    脑中如遭钝击,茫然地轰炸开来。

    殿中众人同样惊异,目下皆已回神,面面相觑之后便是议论纷纷。或是不解,或是愠怒,或是愤然。他们想不通得很,这礼数,殿下岂会不懂?亲政大典哪是儿戏,黄道吉日一年都选不出几个,倘若失误,定沦为天下笑柄了!

    执事官斟酌着,便欲上前询问,是否哪处出错了。

    是时,御阶下忽而急急走来徐九九。他感受到殿中众人逼迫的目光聚拢在自己身上,不由头皮发麻,脚步更快了几分,手捧一卷黄色布帛,到御阶上,他声称此乃太后诰令,便展开来宣读。

    区区百余来字,其中含义却如晴空一道惊雷劈将下来,殿中沉寂少顷,很快便炸开锅来,心性不沉稳的或是扔了笏板挥袖而去,或已在红着脸粗着脖子愤然而起。御阶下吵吵嚷嚷,没个消停,说是菜市场都不为过。

    因这诰令中,太后竟要自请废后!

    太后要将自己“太后”的身份废黜,从古至今,从无这般道理,闻所未闻。

    底下吵得很,但不乏三言两语溜入耳内,人气急了,说出来的话总难听得很。

    唐潆面色沉了下来,便欲回身说话,太后却蓦然牵起她的手来,紧紧握着。她并不宽厚却很柔软的掌心,是她自小到大最安心的依靠。唐潆微微笑着,又知这诰令意欲何为,心中满是温暖,遂向她低声道:“阿娘,其实不必如此,我早打定主意,我们一辈子见不得人见不得光都可,只要……唔——”

    唐潆睁大了眼睛,这一吻来得着实突然,她措手不及,手上力道一松,笏板便坠落在地,恍惚间天地一片寂静。眼前的十二道冕旒已被人撩拨开来,太后欺身向前,搂她入怀,唇齿相叩,两人的脸颊皆发烫得厉害。

    “没有什么见不得人,没有什么见不得光。”太后搂着唐潆,松开轻咬她薄唇的贝齿,压低了声音淡笑道,“你不可以不是先帝的女儿,我却可以不是他的妻子。”不是先帝的妻子,名义上自然不是你的娘亲。

    不是的,当然不是你说的这般轻巧。

    唐潆拼命摇头,她知道,对古代女子来说,这种行为是多么出格。就在这瞬间,她忽然明白,阿娘为何选在今日颁发这道诰令,为何在群臣面前如此放诞无礼。

    她脑海中蓦然响起多年前,余笙与太后在未央宫中秉烛夜谈时,太后所说——

    “姑母虽素来不惧自己名声好坏,到你这儿却不得不多些顾虑,为人母,心意皆在于此。”

    数年前,唐潆便曾有疑问,她们之间到底是爱情还是亲情?

    如今看来,只怕早如盘根虬结的古树,已分不清了罢。

    ☆、第80章 阿娘

    太后以诰令自请废后, 又是在亲政大典结束之前,这道诰令无人有权驳回。朝野还未从此事中缓过神来,次日, 皇帝便欲立后——所立, 无非是养育了自己十数载的母亲。毋须赘言,此举自然掀起了宛如惊涛骇浪的流言蜚语。

    朝堂上,君臣间最激烈的一次争执,皇帝立后诏书日发九道,六科给事中封驳九次,不予执行。

    民间, 世人皆辱此二人紊乱纲常,晋朝虽自世宗起同性间便可谈婚论嫁, 但从无将“**”这类伤风败俗的事情拿到明面儿上来说的例子,更遑论竟是君王与曾经的太后!其中,太后更遭受莫大恶意的非议,就连皇帝执意立后都被世人曲解成受太后蛊惑逼迫。

    入夏后, 肃州大旱, 流寇与绿林趁乱起义,煽动陷入困境的难民,使其以为君王无道故上天降罪于世人。又逢海州卫与弗军交战,势态胶着,难分胜负,朝廷大半精力付诸战事与迁都,起义军竟趁隙逐渐壮大并不断北上,逼近燕京。

    虽最终被戍守在燕京附近的上直卫剿灭,但到底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年头到年尾,从无个好消息,仿若浓厚的滚滚乌云沉重碾来,聚拢在晋朝上空,三百六十五日的黑暗无光,压得众人皆喘不过气。

    连带着迁都一起,总不像个好兆头。

    舆论会平息,非议会歇止,风波会转静。

    但这一切都是来年的事了。

    凡遇困境乱象,便会有官员奏请改元,犹如给这个国家冲喜。此番亦不例外,次年正旦,便改元永淳了。

    永淳元年初,海州捷报频传,弗朗基遣使议和。

    当初,弗朗基欲挑软柿子捏,才寻衅于海州,想从晋朝这里占些便宜回去。岂料晋朝这柿子并不软,摸起来还略有些扎手。眼下别无他法,唯有议和。

    因是战胜方,晋朝给出的议和条件便很苛刻,弗朗基自然不愿应允。此战并非纯粹的成王败寇,两国势均力敌,晋朝虽胜,却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险胜,弗朗基不傻,知道如今即便自己不签,晋朝不会亦无力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于是,弗朗基便拖着协议不签。

    永淳元年廿三。

    两国就协议再次谈判,弗朗基最终答应就海州强行登岸以致晋朝官员殉职之事严惩涉事人员,并赔偿此战中晋朝的损失,更应允在下月内将所有军舰或渔船撤离海州。两国各在沿海城市中开放通商口岸,另设使馆处理外交事宜,弗朗基每三年将会无偿接收晋朝派遣渡洋留学的士子。

    协议签订后,使者便离京回国。

    随着改元永淳,笼罩在晋朝上空的浓黑乌云似乎消散了些许,旋即便是旭日拨云,微光洒满人世。

    春蒐将至。

    按晋律,在外之藩的藩王世子世女年满八岁皆会入京学习六艺,及笄弱冠或袭爵时才能离京,更遴选其中出挑之人担任东宫侍读。如今朝中这种局势,三五年内怕无嗣君可立,更无东宫侍读的香饽饽可争抢,诸人的目光便都转向春蒐了。

    此次春蒐,世子世女都欲争抢魁首,但其中意图不尽相同。已经一年,皇帝立后的决心从未因朝臣上谏劝阻而消减,君臣间如此僵持不下的局面总会打破,立后不过是早晚的事。她既要立后,两个女人又如何生得出孩子来?

    嗣君定如先帝那般,需从宗室中择选

    分卷阅读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