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阅读863
    闺门秀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863

    闺门秀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863

    成绩来衡量他的本事,从而对他产生轻视。况且世人多有俗见,许多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科举做官。尚琼学问再好,也做不得官,别人当面说佩服他的学识,背过身就有可能笑话他是个白身。从小到大,尚琼已经见识过许多回了。就连方家嫡长女方慧珠,当年也是因此而悔婚。

    尚琼以前从来不去看张榜,今日为几位半徒而破例,心情却又不一样了。

    赵玮看着他面上无悲无喜的模样,便想要转移话题:“我堂伯如今正端坐家中,等候家人报信。他老人家素来端得住,也就罢了,没想到易家兄弟也心宽得很。这都什么时候了,竟还不见他们前来看榜。吴元二人却已经在底下等候了。”

    尚琼淡淡一笑:“易大郎学问扎实,理应有把握,故而坐得住。不过他们易家族人众多,就算他们兄弟不来,只怕也早有人前来看榜,更少不了人上门报喜。他们兄弟来不来,都碍不了事。倒是吴、元二人,把握不足,心里难免要焦虑些。”

    他们说的吴、元二位举子,却是这回赴考的明知书馆工作人员,都是出身清贫的读书人,借着在书馆工作之机,既保证了温饱,又有了参阅典籍、请教翰林学士的机会,各自的学问都有了极大的长进,因此才会毅然决定参加这一科会试,而不是多等三年。虽然赵玮与尚琼清楚他们三人的文章都写得不错,可会试却不是平时文章写得好就够了的,若是落第还好,万一运气不佳,考了个同进士,那可不是晦气之极?

    赵玮的岳父米省之就是同进士出身,他平日没少念叨,如果当年多等三年再来考会试,也许就能得个进士出身了,名声会更好听,仕途也会更平顺,可惜这种事没有如果。

    吴举人与元举人两位,本来也没打算这么早就参加会试的。但他们家境清贫,哪怕有钱粮可领,身后也有一大家子需要养活。早一日考中,就早一日减轻家里的负责。迟迟考不中,家里就只能继续供着他们。如今他们有明知书馆的工作支撑,衣食不愁,学习环境正好,应试状态也极佳。可这份工作是不可能长期做下去的。最多两年,他们就得离开。到时候已经习惯了书馆优渥环境的他们,重新回到那种清贫的生活中,回到那种无论是书籍、老师还是笔墨纸砚都十分缺乏的环境中,是否还可以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呢?既然如此,倒不如放手一搏,如果考中了当然最好,考不中,也可以吸取经验。

    两位举人有自己的考量,所以才会冒险。易家大郎同样家境平平,但比他们更有把握些。赵玮与尚琼只能在学问上给他们提供帮助,其他的决定却要尊重他们自己的意见,此时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祈求他们都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了。

    不一会儿,赵玮与尚琼就看到吴举人欢欣无比地挤出人群,往自家方向去了,显然是榜上有名。与其形成对比的,是元举人,他一脸沮丧,难过地转向了另一个方向,摆明了是知道自己名落孙山了。

    赵玮与尚琼对望一眼,都叹了口气。赵玮让人去把元举人请到楼上来,勉励几句,让他不要气馁。他年纪还轻,不到三十岁,已有举人功名,过三年再考,也不算晚。

    尚琼也说了许多安慰的话,又给他分析他的文章。当日他从考场出来,就把文章默写了一遍,拿给尚琼与自己的师长看过,几乎所有人都评价他这篇文写得平平,本就在中与不中之间,就看考官的喜好了。现在看来,运气没有落在他身上,可再努力三年,他未必就没有把握了。

    元举人被两人轮番劝说,好不容易重新露出了笑容来,向二人道了谢,打起精神告辞离去。

    不一会儿,赵玮的家人来报,赵焜考中了,名例榜尾倒数第十三名,但好歹是上了榜。他今年都六十七了,真真是白头贡士,还不知道殿试会考个什么成绩出来呢。但三房那边已经欢喜之极,家人来请赵玮示下,是不是要回府去了?在京的族人们兴许会齐聚侯府,一起庆祝的。

    赵玮让人回府去向张氏与赵琇报喜,再打点贺礼,自己坐在原位上继续等。不一会儿,又有家人来报,易家大郎考中了第四十六名贡士,名次相当靠前。这是个大好消息,连尚琼听了,也非常高兴。

    他们二人结伴前去明知书馆,向馆中的工作人员与前来借阅藏书的学子们传达了好消息,又让人把易、吴二位高中的喜讯拿红纸写了,张贴在书馆的茶室中,广而告之。这个好消息让书馆人员们更坚定了自己的向学之心,也令更多的人对书馆的工作产生了兴趣,有心要争一争易、吴二位高中之后,空出来的职位。

    不过这些,就不是赵玮与尚琼所关心的内容了。他们在书馆门前分了手,各自回家。赵玮回到建南侯府的时候,三房、六房以及赵启轩、赵游等人都已经到了。所有人脸上都挂着笑容,人人都十分欢喜。

    赵焜年纪是大了些,这时候再出仕,也未必能有什么好前程了。可他能高中,却意味着奉贤赵氏宗族,除了二房的建南侯一系外,又出现了一位有品阶的官员,可以支撑家族。赵氏一族,终于不再只有二房独力支撑了。

    赵焜本已是白发老人,但今日却红光满面,仿佛年轻了十岁般。不过高兴之余,他还不忘谦逊地表示:“这还只是会试罢了,总要过了殿试,才知道前途如何。”他其实心里清楚,自己多半是要得个同进士出身了,不过以他的年纪,就算只能做个同进士,也是件喜事。他们三房一脉,总算弥补了老父在科举仕途上的遗憾了。

    赵焜同时也是明知书馆的副馆长,馆内四人参加会试,有三人得中的结果,他也听说了。他与张氏、赵琇等人商议:“吴贡士年轻有为,听闻他丧妻多年,因家贫,至今未能娶妻。沐哥儿的妹妹淑姐儿今年十六了,尚未许人,不知是否与吴贡士有缘呢?”若是能赶在殿试之前定下亲事,那就最好不过了。等吴贡士前程定下来,说不定会有更多的人家看中他做女婿。

    赵琇在旁听见,嘴角差点儿抽搐起来,幸好连日来的礼仪特训起了作用,她表面上维持了优雅的微笑,心里却在腹诽。吴贡士都是二十五六岁的人了,儿子都可以打酱油了,还是死过一房老婆的。赵淑姐身为三房的嫡长女,虽说长相平凡了些,但好歹也正处于水灵灵的十六岁花季,用不着嫁个比她大十岁的男人做填房吧?

    张氏也觉得这门婚事有些不配,反而问赵焜:“易家大郎同样年轻有为,还不曾娶妻,更是世家出身。焜侄儿为何不提他,反而看中了吴贡士呢?”(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四章 做媒

    易家

    分卷阅读863

    分卷阅读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