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台,我报告个情况你们别害怕。”
李战的声音很清楚,而且又是在一百二十公里外六千米巡航,所以短波电台的接收非常的良好。
可是老陈头等人听到这奇奇怪怪的话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叫我们别害怕,你是飞行员那应该是你害怕好吧?然后猛地愣神:咦,什么意思,又出什么故障了吗?
“洞三拐什么情况直说!”老陈头就不惯李战这毛病,严厉地询问。
李战回答,“我座舱断电了。”
全都傻了。
连老陈头都被震得有些懵了。
李战自顾的报告情况,“一平三下显示系统应该是关闭了,照明系统也关闭了,备份仪表也看不见了,但是地平仪是正常的,只是没了背光。”
老陈头突然反应过来,“洞三拐,蒙布脱落了吗?”
“没有,不过我带着手电……”李战说。
居然随身带着手电!
这次训练飞行员没有携带标准的装具,否则装具里的应急救生物品里也是有手电的,可是李战居然自己带上了手电,这是什么超乎人类想象的预知能力?
“排查故障,保持航向航高,油门杆也不要动了!”老陈头迅速下达指令,三个要求都非常的正确,当务之急就是让037号歼7eggh保持当前的平飞状态平飞。
李战迅速回答,“洞三拐明白!”
老陈头马上命令启动应急预案,对身边的参谋说,“上报指挥所,要求立即清空洞三拐前方空域所有飞行器,尤其是民航的,让他们的飞机都让开!”
“是!”
渤海上空的空中交通非常的繁忙,航线航路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就是一团乱麻,又因为有好几个国际机场在沿海,所以民航客机在进入渤海空域的时候飞行高度通常都是在持续下降状态,而且大部分是国际航班。
按照计划塔台下一个指令会是要求037号歼7eggh下降飞行高度避开民航繁忙的航路,可是现在老陈头根本不敢这么做!
座舱断电意味着飞行员无法通过仪表台获取飞行数据,失去了对战机状态的把握。037号歼7eggh的大部分数据是通过一平三下显示系统来呈现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意味着飞行员除了两杆两舵外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和战机形成交流。
不幸中的万幸是备份仪表里的地平仪还算正常,只是没了背光。不过李战可以用手电来进行辅助照明。飞行员随时掌握飞机的俯仰侧倾状态非常非常重要,此时李战起码可以保证不会往海里开。
老陈头那边用最快的速度执行紧急预案,李战这边其实早就开始按照程序进行排查,他发现供电正常,因此断定问题应该是出在线路上。
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在二师工作的时候曾经遇到过同样的空中险情,那一次是夜航,不过当时下降高度后起码能够看到地面的灯光,现在他根本看不到座舱外的任何情况,比之上一次更加的危险。
执行完排查程序后,李战报告,“塔台,排查程序执行完了,没有结果。我判断应该是线路出了问题。”
“其他系统正常吗?”老陈头问。
李战不能动油门杆和操纵杆以及两舵,他回答,“感觉上战机姿态应该是正常的,推力很稳定。”
如果是原来的老飞控系统,李战的手必须要一直握住操纵杆,通过不断的轻蹬方向舵让战机保持平飞,换了新飞控系统后,037号歼7eggh具备了自动配平功能,是三代机的明显特征。
换言之,只要不出问题,李战不去动两杆两舵,战机会一直按照之前设定的航向航高航速飞,一直到燃油耗尽。
这也是老陈头第一时间命令他双手双脚离杆离舵的原因。
李战忽然皱了皱眉头,又报告,“塔台,申请下高度,供氧好像出问题了,氧气量在减少。”
又是一个故障。
六千米海高飞行没有氧气供应飞行员坚持不了多久。
每次飞行前飞机都要加油加氧充电,氧气量大概是什么程度呢?拿歼7来说,加一次氧连续飞一整天也不会到底,所以从来不会出现氧气不足的问题。氧气量减少的原因八成是发生了泄露或者泵故障。
飞机没怎么飞,从厂家转场过来一直放着,彭楚彬机务组是的保养也很精心,原因应该不会是在机务那边。最关键的是座舱断电和供氧故障看上去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故障种类,李战能够想到只有一种可能会把两者联系起来——和空速管故障一样,是高盐分环境下造成的线路故障。
飞机也会水土不服。
但是李战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老伙计可能不太行了。
前前后后大改小改大修小修多少次李战已经数不清楚了,到现在基本看不出原来的样子,实际上主体结构依然是原来的老骨架。厂家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做这么大的改进无疑也是非常考验功力的事情,但是实际作战性能如何有待发掘。
不管怎么样,先飞回去再说。
只要发动机还能提供动力,只要机翼没断,李战就有把握把飞机开回去。
老陈头对李战的请求马上做出了回应,“洞三拐下高度,俯角不要太大,听我指令恢复平飞,是否明白?”
“洞三拐明白!”李战重新上手上脚,握住油门杆和操纵杆的时候才感觉到战机的控制权回到了自己的手上。
他的动作很温柔,轻轻的蹬舵慢慢的推杆同时缓缓的向后收油门。俯角增大会增加速度,所以收油门这个动作必不可少。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李战不能让战机飞得太快,而且一架连续发生两种故障的战机继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很高。
塔台里气氛凝重,雷达员紧紧的盯着显示屏,代表037号歼7eggh的红点在平稳的下降高度,5700,5400,5100……雷达员每隔三百米通报一次,同时密切监视航向和航速。地面雷达测到的是战机相对于大地的速度,也就是地速,和空速存在一些误差。
在4000米的时候,李战摘掉了氧气面罩重重的松了口气,根据塔体的指令慢慢改平,最终在3600米的高度恢复了平飞,航向没有变化。他把放在左手边的手电拿起来照向地平仪,确认俯仰角和侧倾角保持在正确位置后才放心下来。
保持姿态飞行没有很大问题,大问题是降落。
此时塔台里已经有好几位参谋开始紧急研究方案,这样的情况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
其中一名少校参谋凝重地说道:“去年十一月,南航某部跨昼夜,一架飞豹起飞后不久舱内断电,和现在的情况很相似。而且当时那架飞豹的飞控系统断开,飞行员全部手动控制。”
“不一样。”马上有一位资深中校参谋摇头说,“南航某部那架飞豹当时只是前舱断电,后舱的显示是正常的。后舱飞行员引导前舱飞行员盲操迫降成功,当时是下午六点多,是有一些能见度的,实事求是地说并无很大难度。”
资深中校看着雷达显示屏,沉声说道,“洞三拐的情况更加危险,他什么都看不到。”
暗舱、百公里外海空,这两个因素叠加起来让李战所面临的情况比海航某部飞豹座舱断电要糟糕得多。而且他只有一台发动机,如果出现连环故障影响到发动机导致发动机故障,他就只能当伞兵了。
少校参谋说,“只能地面引导,没有别的办法。”
资深中校缓缓点头,“陈总,只能地面引导,主要靠飞行员的操纵。”
老陈头何尝不知,有引导是一回事,飞机能不能做到和引导指令一致是另一回事,归根结底是要看飞行员的功力了。
不犹豫了,老陈头马上呼叫李战,“洞三拐,依旧是地面引导你降落,操纵的时候注意留余量,明白吗?”
“洞三拐明白。”
暗舱飞行本来就是全部依靠地面引导,不过现在李战没有办法通过显示系统获得战机飞行数据,必须要等待地面的通报,但是地面雷达只能测出几项关键数据,而且向李战通报这个过程是有一定时间延迟的,所以老陈头特别提醒他操纵的时候留一些余量。
张雪阳、曹复飞和唐磊磊三人在飞行简报室里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三人都非常的紧张,连一向心很大并且对李战处理险情的能力很了解的唐磊磊也有些脸色发灰。
实在是这一次遇到的险情难度太大了。
张雪阳想起了在二师的时候李战遇到的最严重的一次险情,不知道是自我宽慰还是想让曹复飞和唐磊磊不必过于紧张,他回忆着说道,“老李当初下部队到二师开的就是这架洞三拐歼七e,有一次我和僚机进行空战训练老李战备值班出了任务,返航的时候本场天气突然恶化,天气变化非常快,我落地后本场已经不具备降落条件。”
“对对对。”唐磊磊的回忆也醒了,沉声说,“当时塔台命令一哥备降桂北,结果没多久就遭遇了雷击引发了发动机舱火灾。不得已之下一哥返回本场迫降。我记得当时阵风达到了八级,大暴雨,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当时我们都以为一哥这一次要……谁想到一哥迫降成功了!当时一小半机身都烧着了。”
张雪阳缓慢而凝重地点头,“是的,堪称奇迹。李战完全有能力处理眼前的险情,我认为不必过于担心。”
当时那起险情处置早就形成案例下发全军航空兵部队,作为一种极端情况下可选的预案纳入二连险情处置预案系统里,所以曹复飞是知道这件事情的。飞行员们私下里评了十大经典空情处置案例,李战处置的就有五起……
险情处置专家的非官方名号并非徒有虚名。
曹复飞忧心忡忡地说,“当时还有能见度,现在他可是一点能见度都没有,座舱里也没有,他现在和瞎子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