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龙化鸾 作者:侠云
攀龙化鸾 作者:侠云
可金知蝉像是早有所料,她逗弄着怀中的乖女儿,头也不抬,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闻听此言,童忠难以理解地问道“可是,二姐,以掖县海盐场如今的产量,我们若是失去了这么多市场,一旦桑弘羊那里的新海盐大量上市的话,我们的金雪盐便会出现大量的库存啊”
“呵呵呵童叔叔,失去就失去了,盐这个东西,尤其是精盐,用处可就多了。您忘了,青鸟港那里正在建造的大型捕鱼船,一旦建造完成,他们如果真能够像我说得那样,一次出海捕鱼,天之内就能一次性捕捞会上万斤的海鱼的话,我们掖县的百姓能够一次性消耗完吗”金知蝉这才抬起头,看着童忠那张忧郁的脸,笑着问道。
“二姐,若是这一船鱼不超过五万斤的话,如今的掖县还真能一次性消耗完。当然,前提是,您定下的鱼价不能太高了。”童忠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道。
金知蝉用一只手比划着解释道“嗯,这只是一条船,若是第一条船成功了的话,明年就不会真的只造出两条船了,有可能会是十条、二十条,甚至会有更多。如果能够见到效果的话,附近的巨商,尤其是齐郡的,他们也会下定钱向青鸟港船厂定制这种新式近海捕鱼船的。
就按照你说的,就算是一条船只能捕鱼一万斤,十条就有十万斤。到时候,剩余的五万斤如何处置呢那个时候,咱们就可以把这些鱼经过特殊工艺的腌制,并将其蒸熟之后,封入瓷器当中,运到长安城里去贩卖。至于这些鱼卖给掖县百姓的价格,童叔叔,如今掖县一斤麦子的价格是多少。”
金知蝉到东莱郡之后,迅速将整个东莱郡的度量衡都做了一定的变更。
首先,郡内官府专门开辟了卖粮和卖盐的铺子,铺子中买卖东西的时候,不在以过去的方式收购或者贩卖商品。
比如,官府卖给百姓粮食,以往都是按照量器贩卖,如今,改成了按照重量贩卖。
可为什么,东莱郡的官府可以卖粮食呢
很简单,东莱郡把全军九成以上的耕地都弄到了官府的手中,虽然现在已经把其中五成左右的耕地都分给了百姓,可金知蝉还是让卜至忠保留了五成作为屯田之用。
过往,金知蝉在东平里的经验已经很好的证明,集约式的耕种,若是严格按照金知蝉所制定的耕种计划行事的话,既能保证农业的生产效率,又能很好的保存好地力。自古以来,齐鲁地区的土地相较于关中和中原地区,相对要贫瘠一些。
而东莱郡因为海沿岸过多,适于耕种的土地就更少了。东莱郡不能单靠用盐换取旁郡的粮食保证粮仓的充足。
金知蝉很清楚,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有她在的地方,人口出生率和婴儿存活率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一点,在东平里和长安城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印证。
可是,这两个地方,样本太差。
东平里过,而且,这些年,东平里吸引了几乎所有原居民所有的亲属前来投奔他们,定居于此,尤其是金知蝉和家人一起返回长安城以后,这种情况越演越烈,整个新丰县以及东平里的百姓自身虽然都知道东平里的常住人口急剧增长,可是,他们全都以为这是移民的原因,这才使得东平里的人口急剧增长。
而长安城的情况就更是可笑,汉武帝和内史都认为这是文景之治的余泽和盛世所制,人口增长是必然现象,怎么可能与金知蝉有关系呢
可若是没有金知蝉培养的那些较为专业的产婆,婴儿存活率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人口出生率与粮食生产也有一定的关系,若是百姓吃都吃不饱的话,他们就算是再能生,也养不活。于是,溺婴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其中尤其是以女婴为主。
按照童忠和卜至忠之前的统计,别说是整个东莱郡,单是掖县一地,其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五万户,按照平均一户五口人计算,也就是二十五万人。
这还是金知蝉来到东莱郡之后,专门让童忠将聚集在掖县的人分流之后的结果。
后世的青鸟市,如今也被金知蝉派人建立起了一座新的港口形城市,那里现如今已经聚集了整个齐鲁地区超过一万名造船的匠师、木匠和木工。当第一艘近海捕鱼船被建造出来,并且捕捞回第一船海鱼的时候,金知蝉就会让卜至忠正式请旨,在青鸟港设县。
也就是说,如今的整个东莱郡总人口早就超过了其巅峰时候的十万户五十万人,按照童忠的详细统计,现如今,整个东莱郡,除了时常来这里经商的各地商人之外,其常驻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一万户,五十三万人。这其中,外地人迁居于此的,已经超过了七成。
因此,目前来看,东莱郡一郡的粮食压力还是蛮大的。再者,失去了郡中的土地之后,东莱郡原先的那些个大中粮商们全都如同无根之萍一般,如今全都灰溜溜地迁居到南方或者齐郡去了。
不由官府贩卖粮食的话,由谁来卖呢
因此,官府便可以在大汉朝首创,以粮食的重量来进行收购和贩卖。
在离开长安城的时候,金知蝉曾经上书进谏过汉武帝,让其进行衡的改制,将衡的每个进阶全都换成十进位制,并且在大汉朝境内传播阿拉伯数字,在这个时候,被称为金氏数字。
可是,一向英明果断、思想先进朝前的汉武帝,却不知道为何在这件事情上显得顾虑重重,直到金知蝉离开,他都没有允准此事。
正因为,这样,金知蝉在东莱郡也不敢做的太过火。
官府收取田赋的时候,依然还是按照中央定制的量器收粮。
不过,东莱郡在夏收和秋收的时候,官府收购粮食,却都是用重量来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