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青云观内,幽静无声,偶有飞鸟从天空掠过,侧房中,木石端坐在木桌前,手持湘妃竹笔,正在一小块方形生宣符纸上勾描云朵。
生宣,乃纸中珍品,纯用草木制造,工艺精良,纹路清晰规整,有生、熟、半熟之分,生宣洇水,熟宣不洇水,各有利弊,多为书画家喜用。生宣落墨变幻丰富,用来绘符确属上品纸张。
道册所载祥云符文颇为简单,大头如菌,细长尾巴弯弯曲曲,浮于纸中,线条自然流转,韵味自生。木石持笔在纸上勾勒出一朵单尾独头三曲祥云,奈何所绘云头笔力不匀,线条忽轻忽重,气劲无法作到圆润通畅,歪歪扭扭,呈现纸符之上。
木石望着自己亲手绘出的祥云,不由一阵气恼,如此形状,莫说生有灵气,凡人看了亦会发笑,还说与天地沟通,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他摇头一笑,静下心思,落笔又绘了数十朵云纹,依然丑陋无比,不觉一时丧失信心,莫非自己天生不是这块料?
木石放下竹笔,在屋内慢慢踱起步来,心中暗暗思索,人常说照猫画虎,自己坐在屋中,闭门造车,凭空捏造,又岂能绘出白云的变幻神韵,不如去山林之上,观看天空云气变化,或能感悟出一些道理来。
想及此时,木石收拾好笔纸,信步走出房屋,出了山门,一路向山上行去。深山之中,丛林密布,寒冬之际,唯有松柏枝叶青绿,槐榆杂木,叶已尽落,枯枝横坚朝天而立,兼有刺骨冷风从山谷中袭来。
木石身穿棉衣,双手合拢,迈步向山巅上走去。登至山顶,已是午时,适逢天气放晴,一朵朵白云飘浮在青天之上,翻滚变化,向南方缓缓移去。
山顶一处平台之上,一人仰望白云,仔细观赏,只是空中云朵看似不动,实则从内向外滚动,运动极慢,若是不留心察看,难以发现。看其轮廓,凹凸弯曲,不断变化。
他双目望着蓝天白云,以神意在脑海中临摹刻画,熟悉白云翻飞变幻的形状。
天空之中,云朵自内旋滚,又顺风而动,内含水气,可生雷电。其形态虽肉眼可见,实则虚无难测,又是阴阳相济而生,犹如凡人世界,诸般事物,日日变化,看似真实,实则虚幻难测。
木石站在山顶一动不功,仿佛石化,静静感悟着云气变化,一个时辰后,方才转身坐于山石之上歇息。观赏云气,可使人心灵沉静,超凡脱俗,经过一个下午的观察,心中隐约有了些许感悟。
时至傍晚,夕阳西下,彩霞满天,云气又是一番变化,时或七彩灿烂,犹如凤飞九天,又或金光万道,仿佛须弥佛境。彩云只现片刻,便已消散。木石见夕阳美景,彩云漫漫,心中又是另外一种感触。
道书记载修成仙灵以后,可以驾云遨游穹苍,乘风而行,其术自然不是木石现在能了解的,却不由他心中浮想翩翩,若是能居住在彩霞幻象的世界里,又该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
趁着暮色,木石悠闲迈步,下了山峰,回至青云观之中。他坐于桌前,持笔接连画了数十朵单尾云朵,人云“胸有成竹”,他却是“胸有成云”。
此番又自是不同,只见纸上云朵浓淡变化自然,浮于符纸之上,虽然线条依然纤弱无力,却有一丝飘逸之意。木石放下笔来,坐在木椅之上,手持云篆符纸,兴趣盎然的左右观看,颇为满意,心情大好。
第二日,木石将所绘云符呈于师傅青云道人观看,道人手持符纸,只望了一眼,便道:“徒有其意,未得其神,还需持久练习。”
木石闻听,微然一笑,低头回道:“多谢师傅指点!可是这绘制符籙之术,又该从何处着手?”
“符籙仙术,乃是临摹天地万物精粹,实属图画之技,当以精气布置其中,方能生灵。天地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质本一,便如同平面与立方,虽然不同,却有相通之处,若能贯通本质,则灵符生成。”青云道人手捋山羊胡须,慢语对木石说道。
“是,徒儿自当细心研究。”木石虽然未曾明白,仍低头回复师傅说道。
“谦虚低微,孺子可教也。”青云道人见状,亦是呵呵一笑而言。
此时,木石见师傅心内高兴,又从怀内取出行气铭青玉柱,让他观看。
青云道人伸手拿起玉柱,仔细察看一番,对木石言道:
“此乃上古行气内炼之术,自古秘不传人,我也只能窥得一鳞半甲,只知其中呼吸之法。”
“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行气指上古内炼之术,深乃是指呼吸缓急相间,幽远深长,为道家内功呼吸之法,当细缓时需缓缓慢行,当深长时需紧持勿松,吸气之时腹部内收,呼气之时实腹鼓起,此法又称‘逆呼吸’,多为修炼内丹术的道家采用,只是金丹之道世间难见,又秘不传人,与我道门道术相去甚远。”青云道人对木石详细解释,却也只解了行气铭中的一字,“深”。
木石听罢,不禁愕然,未想一个“深”字便有如此繁复,上古之法果真涩诲难懂,若想通篇解通,自是艰难重重。
青云道人将行气铭青玉柱还于木石,见他双眉紧皱,却又想起什么似的,对木石言道:“若想习学金丹内练之术,也并非无有可能。我有一位挚友,道号:‘赤峰’,于昆仑山中修炼金丹大道,我於你书信一封,日后若有机缘,可去寻访习学其法。”
闻听师尊所言,木石再次恭身谢过师傅,回至屋中。
木石坐于屋内木桌之前,细细思量师傅教授之言,对于符籙之术,内心有了重新认识。
此术虽属外炼之法,却需将精气神思注入其中,方能灵验,如此看来,以后还需勤加练习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