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仁战关羽,肯定是不敌的,但是,关羽左耳受伤,虽不重却一直流血不止,刚才又跟黄忠恶战一场,还用了武将技,实力已经大打折扣。
于是,曹仁拼劲全力之下,竟然跟关羽战了一个平。
主公所言不错,曹仁心下暗暗吃惊,若是正常时候,他绝非是关羽的对。
不单单是关羽,关羽下的士兵也都经历了一战,又一路跑来,体力已经消耗不少,如何挡得住曹仁麾下的一千生力军。
关羽一边跟曹仁打斗,一边关注着战场的情况,见他的士兵杀死对方一人,须得赔进去条或者四条性命,不禁怒得须发贲张。
刘备和鞠义两军的情况也不太好,而且,曹聚的大军依然还在有条不紊地渡河,然后加入到战斗来。
黄忠,也率军赶到,他谁也不找,直接就找上了关羽,跟曹仁一起联。
立即,关羽就落入到了下风,他如何能挡得住黄忠与曹仁的合击,很快就败下阵来,连麾下的一千多士兵也顾不上,向阳翟方向败去。
关羽这一军的败退,立即也引发了刘备和鞠义两军的败退,支军队一起向阳翟方向败去,黄忠等人则是在后面紧追不舍。
城头上,孔伷目瞪口呆地看着豫州败军向这边跑过来,转首向辛毗问道:“佐治,我军战败,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
辛毗不是神仙,能如何,只得苦笑一声道:“大人马上命人将刘备与鞠义两路败军放入城内,然后只能死守阳翟城也。”
荀彧也点了点头道:“只能如此也。”
孔伷无奈,只得按照辛毗所说,打开城门,放刘备和鞠义的人马进来,然后命令弓箭将后面紧追不舍的曹军射退。
曹聚也没打算一举将阳翟攻下来,见城头箭矢如雨,便让人鸣金收兵了。
见曹聚收兵了,没有趁攻打阳翟,孔伷也松了一口气,喝令城头守军不可放松警惕,然后就下城迎接刘备和鞠义去了。
且说黄忠等人收兵回去,曹彭一见曹聚,就大咧咧问道:“主公,豫州军新败,士气大跌,我军士气如虹,应该一鼓作气将阳翟攻下才是,何故收兵乎?”
曹聚微微一笑道:“阳翟乃颍川治所,城池高大,易守难攻,今日我军刚刚经历一战,颇为疲惫,不适于硬攻城也,来日再说。”
曹彭虽然觉得曹聚的这个理由不足,但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得作罢。
阎忠却是心下明白,曹聚并不是不知道这个时候攻城是最好的时,而是因为,他不愿意给董卓当炮灰而已。
此番东征,曹聚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练兵,所以,打败豫州军就是目的,而不是非得将之赶尽杀绝,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纵然能拿下阳翟城,又能如何呢,北有酸枣联军,南有袁术的大军,根本无法守住。
此战的目的达到,曹聚就命人就地安营扎寨,背靠奎水,与阳翟城只有五里不到。
距离敌城安营扎寨,一般都是十里外,也有二十里的,保持一定的距离,防备城内的守军突然杀出,措不及。但是,像曹聚这般,只在阳翟城外五里处就安营扎寨的,估计还是前无古人,分明就没把阳翟守军放在眼里。
看着曹军的忙碌,鞠义重重捶了一下城墙,怒声道:“曹聚小儿,欺人太甚乎。”
张飞也是气得哇呀呀大叫,怒声道:“主公,请给末将千兵马,定能杀其一个措不及也。”
“不可。”刘备摆了摆道,“翼德不可如此鲁莽,那曹聚诡计多端,如何会不防备我军偷袭,其必有埋伏也。”
关羽已经下去包扎伤口去了,张飞劝不动刘备,只得作罢。
曹聚安营扎寨之后,命人将捷报飞马向洛阳报去,曹聚在信除了提及此次大胜的经过之外,还说孔伷死守阳翟,兵多将广,粮草充足,阳翟城又易守难攻,曹聚派兵攻打几次,全都无功而返,更是损兵折将。
曹聚的意思很明显,阳翟攻不下,就不攻了,反正已经多次打败豫州军,达到了威慑诸侯联军的目的。
曹聚料定,此信到了董卓之后,董卓一定会让他退兵的,原因很简单,袁术已经大军逼近洛阳,董卓必须要派兵去阻挡,洛阳城就须得有曹聚镇守。
再说了,胡轸已经败给孙坚一次,这一次董卓派了徐荣为帅,领军五万前往迎敌,若万一再败了,董卓必须马上派曹聚上了。
安营扎寨之后,曹聚又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四下打探颍川诸多才子的下落。
不过呢,效果并不怎么明显,因为阳翟是颍川的西大门,曹聚攻不下阳翟,要进入颍川,就得从南面或者北面绕过去,还要防备着颍川各地的守军。
颍川的才子不少,但曹聚目前最想得到的,莫过于戏忠了,但是,曹聚派出了一拨又一拨的人,却都没有带来戏忠的消息。
戏忠呢,在离开阳城之后,并没有返回阳翟,而是一路向西,竟然是往洛阳方向而去,这是曹聚始料未及的。
这一日,曹聚正在营看着曹仁训练士卒,忽然有信使来到,说是带来了皇甫嵩的书信。
曹聚与皇甫嵩的通信,每两天就有一次,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不过呢,今日的书信却跟平日里不一样,厚了一些。
曹聚心下奇怪,阳翟之战已经过去八天了,皇甫嵩早就对曹聚的这一战大为赞赏,那一日的信函也比平时厚了一些,却也不如今日之厚。
莫非是洛阳城出了什么变故不成,曹聚立即就将信函接过,打开,却发现,里面还有一个信封,也是用火漆封了口。
咦,曹聚便先将那个信封取出来,拿正了一看,信封上写着两行娟秀之极的字迹,第一行是“曹驸马亲启”,第二行字是“来莺儿亲笔”。
原来是来莺儿的书信,曹聚愣了一下,脑海立即浮现出了来莺儿秀丽的容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