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皇后摸了一把女儿的头发:“行了,你早些回去歇息吧,回去叫李尚宫给你准备一碗安神汤,喝了汤好好睡,别想太多了。”
刘琰点点头。
“母后你也放宽心,别为这种人动气,不值当的。”
曹皇后一笑:“我为她动什么气?你别瞎操心了。”
出了这样的事儿,曹皇后不放心刘琰,闵宏是被她差遣出去了,就打发了另一个宜兰殿的太监送刘琰回去。
抢到这个差事的是小勤子,闵宏的徒弟。
以前豆羹和他也算熟,整天哥哥弟弟的,嘴上叫得是够亲热,要说真交情嘛,那算不上。经过宜兰殿茶房投毒那件事,豆羹稳重多了,也不敢跟宜兰的人再胡乱攀交情。
这小勤子嘛,以前也是个八面玲珑十分会来事儿的人,一段日子没见,他也沉稳多了。要换成以前,他捞着个能接近公主的机会,那肯定抓紧时间表现,削尖了脑袋也要在公主跟前露脸出头。
这回他居然老老实实,从头到尾就没说过什么话。到了安和宫门口,豆羹倒是客气一句,请他进来坐一坐歇歇脚,喝口茶再回去,小勤子谢了他,说:“我得早些回去,今天晚上怕是事情多,缺人手。再说再晚些,怕宫门关了回不去。”
“也好,那我不虚留你了,你回去路上当心些,天黑。”
转个头豆羹就想,小勤子这人怎么转了性了?
多半也是栽过跟头了,要不然他以前可没么勤快踏实。
人哪,不栽个大跟头,那是学不乖的,要不怎么说吃一堑,长一智呢。
但有的跟头栽倒还能爬起来,有的跟头栽倒了,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刘琰换了衣裳,卸了簪环,好好的泡了一个澡。李尚宫在浴水里加了香露和药料,就是想让刘琰能舒缓精神,放宽心境。
刘琰没瞒着李尚宫和桂圆这件事。
刘琰当时听到这件事没觉得有多气愤,现在定下心来想想,越想越生气。
萧氏怎么能这么做呢?父皇指婚之前对萧家孤女寡母也十分照顾,她们也经常进宫,假如萧氏真的不愿意,她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和母后求恳,三皇兄又不是娶不着媳妇儿,刘家犯不着牛不吃水强按头。
她既然嫁了,成了皇子妃,还有了儿子,那她行事就该多多思量。
她做出这样的事,辜负了萧家,辜负了三皇兄,辜负了她的儿子,皇家也绝不能出这样的丑事。
刘琰和萧氏没什么交情,从三皇兄成亲到现在,两个人说过的话屈指可数,萧氏对谁都爱搭不理的,哪来的交情?
就算有点交情,她也不会站在萧氏那边。
刘琰只是可惜三哥,替他担心。
现在三哥可能还不知道这件事,倘若知道了,他心里该有多难受?
别人都说三皇子没心没肺是个莽夫,可刘琰觉得,三哥对萧氏是用了心的,刚成亲的时候,他那些改变肯定都是为了萧氏,他减少了出门应酬,甚至愿意拿起他一直不爱碰的书本。
可是一直到刘岙出生,萧氏的态度一直冷漠,生完儿子,她就好象尽了身为妻子最重要的义务一样,从此后连三哥的面都不想见了。
现在她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在她心中,萧家全族,她的母亲,丈夫,儿子,甚至皇家的颜面,都不及她那个情郎重要。
刘琰真想挖开她的胸膛,看看这个女人的心是怎么长的。
李尚宫也是气愤的得不行,当着刘琰的面把萧氏骂得狗血淋头。
桂圆一面伺候刘琰沐浴,一面在旁边帮腔。
“公主只管放心,这事儿皇后娘娘一定会妥善处置。到时候没了这个恶妇,咱们三皇子正好能再娶一个贤良的大家闺秀,比她强出百倍、千倍。”
无论是陆轶的委婉和安慰,还是李尚宫和桂圆的同仇敌忾,其实都是为了着她好。
听着她们把萧氏臭骂一通,刘琰也觉得心里闷气散了些,没刚才那么难受了。
“李姑姑,你觉得……父皇和母后会怎么处置这件事?”
李尚宫先说:“这件事绝对不能声张,一点风声都不能漏出去。”
这是重中之重,此事绝对不能泄露出去。
刘琰点了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
“此外,萧氏自己作死,但是皇上一向处事公正宽仁,应该不会牵连到萧氏其他族人的。”
……唔,这样说也没错。
父皇确实不是个会迁怒的人,萧氏的父亲兄长,还有萧家族中的其他人立过的功劳,父皇还是会顾念他们。
“至于萧氏,也许她还能再多活几年。”李尚宫一边猜度,一边慢慢的说:“萧氏她母亲受封的是一品诰命夫人,她已经这把年纪了,身子骨也不算太好,如果立时处死萧氏,大概她母亲也活不下去了。皇上与皇后一向慈悲宽厚,也许会看在萧老夫人的面子上饶过萧氏的性命吧。”
李尚宫是个明白人,刘琰觉得她对事态的把握猜测都很准确。
刘琰自己心里大概猜测的结果也是这样。
“就是不知道那药是不是萧氏自己要用的……”
虽然知道陆轶绝不会信口开河,萧氏与人私通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刘琰还是希望事情没到最坏的那一步。
萧氏是皇子妃,是三哥的原配结发妻子,她如果真怀上了奸夫的孩子,那就是混淆皇家血脉的重罪,对三哥来说,也实在太残酷了。
刘琰一晚上都没睡好,哪怕浸了药浴又喝了安神汤,她依旧睡不踏实,似乎脑子里有一根弦始终是紧绷的。
她恍惚着听见外面有风声,起先心里隐约觉得可能是自己产生了幻觉,等到了早上她醒过来了,才知道不是听错。
外头下雨了。
桂圆进来服侍她梳洗时说,后半夜就变了天,刮起了大风,这雨也下了快一个时辰了。
刘琰夜里没有睡好,早上精神就不大好,心里还存着这么重的一段心事,早膳也没好好用,就喝了两口汤,膳房宋太监为了讨好,特意做的小汤包刘琰动都没有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