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三十一章 何处得安闲
    张师兄约定的时间到了,过道上响起她的声音。“大家到广场去,集合,安排下午的事。”
    我也不知道有什么事,反正,跟着老向就出来了。在广场上,张师兄安排大家下午的劳动。原来,女居士下午是布置会场,被张师兄拉到另一边布置任务去了,明天法会的所有器具物品,以及会场服务,都归女居士。
    男居士下午是栽树,原来施工时平场地倒过渣土的地方,经过大半年的时间,已经具备种树条件了。
    大概分为几个组,分工完毕,另外一个师兄出来,给大家讲所谓栽树的要领。什么窝大地平、树直根伸,倒是很简单的东西。但这种集体劳动,自从离开部队以后,我就没有参加过了。当那人问了一声:“大家懂了没得?”
    下面许多人齐答:“晓得”。此时,我有一种部队宣布作业提要后的感觉,指挥员宣布任务后,总是要问一句:“大家有没有信心?”
    下面的战士总是齐声回答:“有!”热血贲张。
    当然,此时大家回答的口气,没有部队那种气势,倒有点像小学生,在老师问到:“明白不明白?”,下面的声音整齐:“明白。”
    在集体里,个人的情绪往往有一种被牵引的感觉,这就是集体意识,让个人意识变得无法表达,甚至无法思考。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只要有人引导,人们不加思考,就向那个方向走了。
    事已经说完,大家在广场上逗留,还有几个今天新来的,跑到刻石碑那里,看是不是在刻自己的名字。反正没有回宿舍的意思。我正在纳闷,就听到钟声,这才明白,开饭了。
    开饭敲钟,讲法打鼓,这是寺庙钟鼓楼的作用。其实,相似的方式,在中国起码有几千年了。带任何队伍,如同行军打仗,击鼓时表示进攻,有正事要干了。敲钟相当于鸣金,是撤退的意思,大概表示着休息。金和木是相克的关系,所以,在信号的意思里,含义相反。
    木则示天道生发成长,正是努力建功的好时机。金则表示天道肃杀,应该藏养收敛,保存实力。
    跟随向师兄来到饭堂,这是长条的桌子和长条的凳子,好像几条完整的平行线,整齐地划满了整个屋子。坐下后,背后已经有女居士,也是在庙子服务的,端着饭菜,一瓢瓢地往你面前的碗里打饭打菜。我看了一下,饭是米饭,炒青菜和烧罗卜,还有几块油炸豆腐。
    传说中佛印的诗:静山静水谁不爱,好比油炸豆腐煮青菜。当你亲眼看到它们时,总觉得这爱好,不是巧合。
    这里讲究食不言,吃饱就离开。我发现,经过两个小时的行走,大家的饭量都不错。当然,没有荦腥,肚子要有饱的感觉,确实是有一定容积的。
    出来后,在饭堂外等向师兄,见到张师兄出来了,她专门笑盈盈地向我靠近,说到:“庄师兄,我问过了,今天和明天,师父太忙,你如果真想皈依,明天晚上或者后天再见面,怎么样?”
    “麻烦师兄了,我不急。”
    此时向师兄出来,张师兄被其他人拉走说话,我跟向师兄一起,在周围转转。离上坡时间还有大半个小时,所以我们有时间,边转边说话。
    “今天食堂的菜,你还吃得惯吧?”
    “没问题啊,吃够了的,我山区出来的嘛。”
    “那就好,粗茶淡饭养人,吃得太好了,反而有毛病。”
    “那是,现在的人,心脑血管病、三高、痛风,都是吃出来的。”
    “今天中午有罗卜,如果平时要打坐讲法,一般不吃罗卜的。”
    “这是什么讲究呢?”
    “罗卜涨气,你想,大家关在一间屋子打坐听经,嗑头拜佛,如果有人打屁,那怎么办?架不住大家都吃了罗卜,大哥莫说二哥,都放起来,菩萨就不高兴了,对不对?”
    我们都笑起来了,想不到,向师兄,还是一个幽默的人。我们绕着山边小路,转着转着,看见向师兄望着沟那边的树木,说到:“夏天的时候,那林子里,雨天后,有蘑菇,松菌最好吃的了。”
    此时,我脑袋里,总是浮现出云南时,那两个艺术家在刘大哥的民宿内喝茶谈天时所讲的:吃菌子吃菌子。
    “菌子可不能乱吃,我在云南时,听说有吃菌子中毒,有的发了神经病,有的没抢救过来,很危险的。”
    “那当然,菌子我是认识的,可以说,捡菌子的时候,好多人拿不稳,那东西能不能吃,都是我在帮忙判断的。毕竟,我在农村生活了好几年,那地方也产菌子。”
    “你在农村生活过?”
    “当然啦,最开始安排工作,就是在林场,后来费了好大劲,才回到重庆的。”
    年纪稍大的人,就爱回忆过去。我表示出想听的样子,他就给我讲了起来。
    向师兄是土生土长的重庆崽儿,父亲是码头的一个会计,母亲在一个国营副食店当售货员。小时候,这种双职工城市家庭,还是有很多美好回忆的。
    那十年来了,他父亲有一年因为算账错了十几块钱,就被定性为贪污,虽然坐牢够不上格,但当不成干部,经常被批斗是免不了的。
    他初中毕业后,本来应该上山下乡的,但全凭舅舅,在一个国营林场当职工,就把他招到下属的一个偏远山区林场当职工了。要不是他舅舅提前打招呼招工,估计上山下乡是免不了的。
    初中毕业到一个深山老林当林场职工,最由于父亲的问题,他在那里只有装老实,拼命干活。还好,师傅们看他年纪小,就让他学技术,因为让他去伐木、搬木头,毕竟没体力,人也没长全。
    他在那里学会了开拖拉机、起重机等,也会维修一些。他是文化不高,但脑袋还算是聪明,操作机械也算是灵活。当然,工资是学徒工资,因为父亲的问题,入党当技术工人待遇,都是不行的。用向师兄的话说,可以干师傅的活,但拿学徒的钱。
    等动乱结束后期,知青开始回城时,他的麻烦来了。他毕竟当时已经二十一岁了,也想回城成家了。但是,他不是知青,他是国营林场职工,不具备回城资格,也不能重新安排工作,这就麻烦了。
    他父亲虽然复了职,但只是补了工资,没重新上一天班,因为已经接近退休年纪了,况且,他哥也迫切要求接班,他不退,哥就没工作。他哥哥已经上山下乡了,刚回城,已经25岁了,回城成家的需求更为迫切。
    父亲提前退休,把接班的好事让给了哥哥。他本人就没办法回来了。怎么办,如何解决个人问题呢?他母亲本想自己提前退休,让自己回来顶替,谁知道,市场改革,副食店已经从集体企业改制了,变成了社会化。他母亲,就是这个企业最后一批的职工,不退休也退休了。
    他没办法,只好认命,不管怎么说,再偏远的地方,也是国营单位,也有工资,总比当地的农民强。也有人在当地介绍,娶了一个当地农村的老婆。当年老婆嫁她的时候,也是兴高采烈的,毕竟自己有工资,是城市户口。
    自从老婆怀了孩子,就麻烦了,当时的户口政策,孩子随母亲。怎么办?我老婆天天跟我闹她的户口问题,我只得硬着头皮求人。还好,舅舅还算是在上面有关系的,给人打了招呼,让我到林业公安局去找那个局长。
    我几乎拿出全部积蓄,因为结婚花了些钱,不剩下多少了。买了两条中华烟和两瓶五粮液,在人家门口等了几个小时,终于,他喝酒回来了。
    那局长又不认识我,我求人家脸皮薄,当时几乎结结巴巴报出舅舅的名字,那个人怀疑地看着我好半天,把我的心都看毛了。你想,公安局穿制服的,哪个不怕?
    最后,人家明白过来时,哈哈一笑,让我回去,明天到某某办公室找谁谁谁。
    第二天,我按约去那个办公室,交上材料后,人家一个公章,这事就算办妥了。我老婆转为城镇户口,落在林场。我第一次尝到,找关系的好处了。
    儿子生下来后,老婆坐完月子,开销大了。我想,能不能给老婆安排个工作呢?又通过找林场领导,虽然舅已经退下来了,但毕竟我礼送得重,也办成了。当然,送礼的钱是借的,要还,怎么办?
    我每天晚上下班,就到一个当地个体的机修厂去当师傅,人家修拖拉机,我就去干活,也能够挣些外快。毕竟,那时候管得严,还不敢让林场的领导晓得,怕其它职工眼红,说闭话。
    这样,大概过了两年多,钱算是还完了。老婆也有点收入,在苗圃虽然工资不高,但毕竟活轻松。
    但是,纸包不住火,我在外面干私活的事,还是被林场某些嫉妒的人,告发了。不仅不准我再去干,还降了我一级工资。另一方面,老婆又有新要求了。当时林场子弟校越办越差,幼儿园也不行了,有关系的,都调到县城附近去了,还有的,回重庆了。我老婆也要我找关系回重庆。
    重庆是那么好回的吗?户口,工作,都是难关。怎么办?父母舅舅都退休了,没单位没关系,那难度可大了,不是送礼能够解决的。何况,送礼,你送给谁呢?人家领导也不认识你,也没中间人,人家不可能收的。
    但是,架不住我老婆天天跟我闹,几乎到了不让我上床的地步。她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但我看来,她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不满意现状。
    这事也被我父母知道了,他们也没办法。但是,我母亲爱我,她想试试。正巧,当年我父亲一个办公室的出纳,现在在码头当领导了。我父亲出事的时候,他还为了表现积极,参与过揭发的批斗。我父亲肯定是不想找他了,但我母亲认为这是个机会。
    她就天天到码头去耍赖,到人家领导办公室去堵门,硬说我们家小子倒霉,都是他当年为表现积极,举报我父亲造成的。人家毕竟是领导,好面子,母亲这样闹了个把月,人家请我父母当年的朋友过来劝说,最后妥协了。
    那码头领导以招特殊技术工人的名义,点着招我一个人。其实就是机修工,这点技术我还是有的。但人家厂里把事情做得很正规。告示要求,既要会内燃机修配又要会起重机操作还要会一般机械保养,这种跨工程跨行业的招工模式,是专门为我一个人设计的。
    这叫罗卜招聘。
    他终于得到码头的正式工作,然后是解决老婆孩子的重庆户口,走了许多弯路,求了许多人,送了许多礼。但前提是,转户口要求投靠,投靠我,就要求我有重庆户口,我要有重庆户口,必须有重庆正式工作。这一切,都是我母亲耍赖,闹来的。
    作为一个儿子,让母亲不顾脸面在外面耍赖,这事,向师兄回忆起来,心情是非常内疚的。
    下午正式上坡了,种树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轻车熟路,毫不费劲。我有力气,向师兄是林场出身的,速度比别人快了近一倍。
    他继续他的述说,估计一个年轻人,这样有兴趣听他的倾述,对他的心理状态,还是有帮助的。
    回到城里工作,麻烦更多,老婆估计是见过大世面了,她的心思也多了。我有些事情想不能,原来她在农村,看起来挺纯朴的一个人,怎么要求就这么多呢?
    我跟我哥在一个码头工作,我哥文化比我高些,他是高中毕业,后来又读了函授大学,后来还当了干部,毕竟每天坐办公室。嫂子是重庆本地的,也有正式工作,与他们的情况比,我的条件是差了些。
    但是,我老婆就不服气了。说当年让哥哥接班,没让我接班,是导致我今天过得不如哥哥的原因。她的意思是,我家亏待了我,必须还回来。这不是明显耍赖嘛,如果当年我接班了,怎么可能娶她一个农村姑娘?
    但是,她总拿小事来气我,动不动就拿孩子出气。后来我们生了一个女儿,她在家带孩子,我的工资养这大一家人,也算是有点困难。所以,我后来就要求从机修调出去,去开吊车,就是龙门吊的那种,专门上夜班,主要原因是夜班补贴高,还有高空作业津贴。
    但这还不够,父母退休的工资,也节约出来,给我们家用。两个孩子上学,书学费都是父母给的。孩子们主要由他们妈来带,也学会了她的脾气,整天怨天尤人的,怪我没本事。要说,为多挣几个钱,我苦方想尽,也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
    后来,加班多了,长期在码头上风吹雨打的,有了风湿。两个孩子读书也不太好,读了职高,出社会,也是给别人打工,我父母也先后去世。父母生病到去世,都是我哥负责的,我没花一分钱。但是,父母的抚恤金,都被我老婆拿了,说是要给儿子准备房子,给姑娘准备嫁妆。
    我风湿痛得越来越厉害,但又不敢歇下来,毕竟任务没完成。好不容易给儿子凑齐了首付买房结婚,姑娘的嫁妆钱又没着落了。
    钱催得急,我身体也太差,没办法,就只好提前病退,拿点退休费,总算是把女儿嫁出去了。但是,提前退休,退休待遇是比较低的,没办法,就只好在外面给人家机修,又干回老本行,补贴家用。
    但修了几年,身体就扛不住了,有时腰直不起来,有时手抓不住扳手,老板都不敢用我了。只好回家,天天听老婆怨子女怪的。
    听到他的故事,我深感同情。按他的描述,他没做错什么,但得到的回报,却是这样的人生。谁说好人有好报,不一定。
    他把他夫人,从农村带到重庆,在当年,应该算是一步登天了,但人心不足,他夫人是个步步高的性格。现实能力跟不上欲望攀升,所以,他夫人也应该是活在痛苦之中吧。
    “风湿是个慢性病,也治不断根的。何况,我们企业退休的,医疗保障水平本来就低,自己贴的钱太多,我在四处找中医看病后,对治疗它,也没什么信心了。”
    我想了想,说到:“我知道,西医有缓解的办法,当然,只是缓解。中医也有办法,当然要碰上好医生,针灸好像有点效果。”
    “西医看不起,药费报销比例低。中医,哪里去碰好医生呢?这就这命。后来,碰到张师兄,她说这个山上的菩萨蛮灵,我就来拜菩萨,跟他们一起干活念经,不知道是因为心情的原因,还是因为菩萨的原因,反正,现在没有以前那么痛了。冬天,只要手不沾冷水,还行。夏天,只有在变天时,才有隐约的痛,没事,这扛得过的。”
    “那这里的师傅,给没给你的病做过什么呢?”我内心强烈需要实际验证,所以才有此一问。
    “张师兄带我拜师那一次,师父给我化了一碗水喝了,我觉得,好像真有点作用。反正,自从那次上山来,我就不那么痛了。”
    痛是一种心理作用,或许是他心理上的原因。但是,我也不能否认,那碗水也许真的起了作用。
    “他画水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好像就是一碗凉开水,他手指在画圈圈,口里估计是在念经吧,后来听张师兄说,是药师咒,我没修过那个法,不知道。反正,很简单,前后不过一两分钟,就让我喝了。”
    这个问题不好再追究。我问到:“你现在是越来越好,还是保持这种状态?”
    “啥子哟,老毛病,怎么可能越来越好呢?保持这种状态就不错了。但是,我也有个体会,总是想上山。在家里听他们的埋怨,不如上山清静。我的理由很简单,找师父治病,他们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我上山,也没花什么钱。”
    我觉得好奇,问到:“你来山上,不捐款吗?”
    “当时还没有捐款刻碑的事呢。这个事,是去年才开始的,按我的算法,光这种捐款,起码都有几百万上千万,你看到的,那多碑,都刻满了名字。我当时,只是拜师的时候,给了师傅五百块钱的供养,那还是我存了一年的私房钱呢。”
    “什么意思呢?供养?”
    “你还不知道吗?小老弟。”他叫我小老弟时,显得比叫师兄亲切。他解释到:“按这里的规矩,你凡是要拜师皈依,都要给师父供养的。多少不论,据说有成万给的,我是最少的,五百,毕竟我也没多少钱,大家都知道。”
    我点点头,这是拜师钱或者学费的性质。他突然望着我,说到:“小兄弟,看得出来,你经济不差。你是想该给多少拜师钱吧?莫计较,也莫攀比,人家大老板给得起,穷人也要拜师,你给一两千块,也就行了。到时候,给你填个皈依证,你就算是佛门中的居士了。”
    他倒为我的钱考虑,我倒没想过。但经他一提醒,我想起来,身上没多少现金,但一两千还是有的。我想,拜师那样的场面,不至于又有人拿pos机来吧。
    我想起他说过,平时消费很低的话,问到:“你们上山来劳动或者开法会,给不给钱呢?”
    “不需要什么钱的,吃住算在一起,象征性地收每人二十块钱一天,比家里的消费都节约,所以,这事,我老婆倒不反对我上山。如果有法会,有需求的人,比如要求菩萨保佑什么的,另外给功德,我没什么求的,也就不需要。这个是自觉的,不强迫。”
    其实,按伙食标准和住宿条件,二十块钱一天,是最低收费了。当然,居士们来参加义务劳动,也是变相地付出,庙子是不会给工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