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八十章 第一个密法
    终于有机会,得到上师传授的第一个密法了。不仅是大家都在这样说,而且,有人向木江师兄求证时,木江师兄也只是笑,并不否认。
    也许,有人把这种态度当成默认。但有些怀疑论者,还是在猜测。毕竟好消息来得太早,估计有些期待的心,不敢肯定。
    但另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是确认了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师原来的弟子们,又来了十多个,我的宿舍也被安排进了一个人。此人居然是湖北来的,可见,密法传播之广,参透之深。
    我们之间很少说话,但简短的接触与交流还是有的。他是三年前就已经拜师了,也学过一些密法,关于宝瓶气、九节佛风之类的,反正我也不太懂。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是上师的正宗弟子。他的修为,从打座拜佛时就可以看出来,非常专业,当然,修法前后的仪轨,也非常复杂与奇特。
    以藏传佛教的规矩,每一个法系甚至每一个具体的密法,都有自己特有的仪轨。从拜佛的姿势、法器的使用、咒语的持诵、上供的方式、打坐的姿态等等。最为复杂的区别,是手印,手的姿势表达不同的法门及含义。这一切加上内心观想及思维的内容,才构成一个法门独特的修持方法。这是秘密,不可向门外人透露。
    在传授密法之关,上师还要选择日子与时辰。当然,也选择对象,就是对自己的弟子,可以教哪些法,不可以教哪些法,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这一天,早上的时候,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佛堂,先聆听了上师的传法前开示。这些教言是可以被记录的,所以我就先录下来了。上师先用菩提心来打开话题,这与我们前两天听到的消息差不多,今天,上师估计要给我们传授菩提心心法了。上师说到:
    我们学佛的人,每天都在检视自己的“菩提心”。作为修行人,时而觉得自己还挺有善心的,时而又会觉得自己还差得太远,这都是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修习还仅仅停留在对世俗菩提心的修炼层面上。我们还需要常常去提醒自己: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做是正确的?如何做是不正确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地用善愿和善行来规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我们这些学佛的人对自己通常是很苛责的——这个事做得好了,就得意,那个事做得不够了,就思前想后地怪罪、担心自己。这样的状态,又使得我们学佛的人有时会比平常人更容易把自己的心安放在沉重的我执之中。
    在我见到过的学佛的弟子们里面,有骄傲、膨胀的,也有小心谨慎、唯唯诺诺的。有的居士,自己的感觉就像成了佛一般,对佛教知识了解得越多,学佛的道路就偏失得越远,他们会从每件事情中暗示自己是了不起的,而自己丝毫没有觉察自己的状态;而也有些居士们,则每天都在担心自己是否做错了事情,在每一件大、小的事情上纠缠规矩与对错,生活中的细节和念头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劳神也就难以穷尽了。当然,我并不能说处在这样状态的居士们都已经偏离了学佛的正途,但是我可以说,停留在这两种状态下而不自觉就是处在了导致“执着”的两种极端状态中。如果停留在这两种极端的状态中,那么距离拥有好的修行还很远很远。如果这两类居士们能够反观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状态并坦然接受真实的评价,也许哈哈一笑之间便能在修行上转烦恼为菩提也是有可能的。
    我们看到过佛教大成就者的一些狂放行为,也许他们口无遮拦,有什么说什么;也许他们像小孩子一样,凡事天真,随遇而安;也许他们会做一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甚至是一些为戒律所不允许的事情。那么应该怎么去看待这些行为呢?大成就者在断除我执后,其菩提心可视为胜义菩提心,他们依愿力和修为,一切因缘自然而然而呈现,事业无需纠缠、判断与烦恼而自然成就。
    好的修行状态是我们所期待的,也难免会为此东想西想,从而导致夸大或轻视自己。如果我们真的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了这种不太好的状态,那就简单一些,换一种方式,用自己所拥有的“信心”来检视自己的修行也许会更加方便。
    我们是否真的把自己的一切都托付给佛、菩萨与上师了呢?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哪里还能在自己身上找到我执呢?如果真正做到了,所行的事业又怎么能不是佛事业呢?对于自己“信心”的锤炼,是一种方法,帮助我们尝试解放自己,尝试放松自己对自我的把持,尝试放弃极端的自我关注,脱离早已习惯的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从而真正提升菩提心。所以我们知道,其实菩提心的养成与我执的断除并无分别。
    多钦则仁波切在年轻的时候,因为作为晋美林巴的转世而被前世的弟子们所恭敬,他们期待多钦则成为出家人的典范。而多钦则在得到授记后,并没有被国师的地位所吸引,也没有被出家人清净戒律的好名声所束缚,而是以在家人的形象,甚至以猎人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并流浪于康巴地区。在衡量获得与失去之间,多钦则仁波切一生所走的道路在最初并没有获得世人的普遍称道。多钦则仁波切的坦然与勇气,就来自于对佛、菩萨、上师的真正信心,有什么样的因缘,就接受什么样的因缘。如果是依据常人世间的判断为原则,当然会抉择以他人的支持、恭敬为事业成就根本,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获得世间的权势、金钱,甚至弟子们的恭敬等等,但不会得到大成者多钦则的一生所呈现给我们的那些。
    我们平时总是说我们是信佛的人,但是真正做到“信佛”是一件极其难以做到的事情,甚至它的难度和“成佛”是一样困难的。我们是在信佛,还是一直在信自己,哪怕是那些已经学佛学二三十年的修行人,也还是值得将这一问题拿来检视一下自己的。如果我们坚持按照自己的思维判断去分析事情,以世间的判断标准来形成在自己的愿望,并为这个愿望耗尽心思,劳心劳力,且并不懂得需要对此习惯性的做法进行反思的话,那么我们不仅不能说自己是在修行中进步,而且甚至不能真正称自己为一个信佛的人。
    “信心”无时无刻都在告诉我们,我们身上的我执还有多重。我们深陷于世俗的价值判断方式中,来期待获得佛法修行上的成就,这是不可能达到的目的。如果我们信心具足,就不再会那么地依赖于自己的分析、判断与情绪,或是那么地期待于神佛的神通指导,而是会心情坦然地面对因缘,而自然地了知事情发展、转变的方向。
    有的弟子会说,我们生活在世间,我必须做到的事情有可能会失败,如果不去强求,就总是失败,那么我怎样去生活呢?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得到的任何一个被我们固执地认为是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其本身都并不算是一个结果,而只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有的修行者顺利地修寺建塔,这个是结果吗?不算是,这可以被看作是过程中的一部分,死后人在哪里是结果,生生世世所获得的善恶因果才是结果。还有一些我们期待的事情,比方说考大学没有考中最满意的那个学校,这算个是结果吗?也不是,这也仅仅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你身处这样的事情中而心并未因烦恼而纷乱,你就会感受到,这个失败后面也会隐藏着成功的机会,隐藏另一条成功的人生道路;而在一个貌似成果的事情背后,却可能恰恰是一个失败的开始。我们学佛所带来的智慧在于可以辨认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只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在于以相信佛、菩萨的加持和善心善行最终会带来善的果报为方法而彻底解放我们自私的心灵。
    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都太多了,我们却因为太过执着自己的成功、顺利与期待,使得失败的烦恼太重了,成功的快乐也太重了,从而遮蔽了这个基本的道理。我们可以积极地做事情,但是完全不必要为失败而过于烦恼,也不必成功而过于高兴,因为,事情还远远没有达成结果呢。
    如果我们真的信佛,就会理解这个道理,理解善心、善行与善果的道理,一切有佛菩萨的加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够了。所以,让自己的心稳定一些吧。
    无论是学佛的人还是不学佛的人,一切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在保护自我。若能放下自我,幸福才会来临;没有放下自我以前,什么都不会来。我们为什么痛苦?为什么难受?为什么恐惧呢?这都是有执着存在的原因。本来执着带过来的就是恐惧,这个恐惧从何来?来自自我。
    我们常常因过去的事而产生执着,因未来而产生追求与希望,这也是一种恐惧。当下的安静却时常被忽略。当下修行与安静的机会,有时常被对过去的恐惧所扰,有时又被对未来的不安所扰。
    到底什么是自我呢?在别人面前展现的其实全是自我,它增加了我们的傲慢、嗔恨、嫉妒。自我保护我们自己认为的一切,最后带来的却只有痛苦。
    很多人学了七八年佛,听了很多课,却什么都没改变,自我依然很强。还有的人明明自己工作失败了,却为了保护自我,利用佛法的包装,说是为了佛法而放弃工作。事实并非如此。倘若你真成了董事长,成了领导,那肯定不会轻易放下。
    我们学佛也是如此,千万不要保护自我!我们要断除内心的恐惧、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希望所有的人用心学佛,无论在家人还是出家人,每个人好好学习,依靠智慧和空性驱赶内心的自我!否则,做再大的功德,听再多的课,最后都无法胜利。
    现在很多人可以讲佛法,其实这也是为了自我。修塔、修寺院、收弟子、做功德,一切都是为了自我。
    这个自我并不容易看出来,有时候如果不好好思考,自我会藏得很深很深。你觉得自己做了很大的善法,其实已经被自我控制得很厉害了。一定要先断除自我!只要有自我,一切看似大乘的所作所为,最后得到的还是自我!
    无始以来,自我带来这么多恐惧、这么多傲慢、这么多嫉妒、这么多嗔恨和不信任。自我背后是我执与无明。自我如此可怕,必须要先知道自我,才能接着认识它背后的一切。
    因为自我,不愿上供下施,自我如此恐怖。若没有自我,对下可以照顾得很好,可以布施得很好;而对上也可以很恭敬,这些都会自然而来。
    有了自我,对谁都不会产生好感,对谁都不会有信任感。先要打倒自我,才可以真正开始学佛,否则你学了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佛,到头来还是什么都没改变。当以自我的心态去帮助别人时,最后想一想这个其实还是自我。自我使你变糊涂,让你觉得做了善法,但真正静下心想一想,这个自我竟是如此强壮!
    好好闻、好好思、最后好好修吧!只有闻思修才能有助于排除自我!所有的不开心、所有与家人朋友的不合、所有内心巨大的恐惧、精神不正常等等,都是自我引起的!
    我们常常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开佛菩萨,其实是生生世世不离开自我!希望所有的人先了解自我并断除自我!
    讲到这里时,上师停止了讲话,进了里面的房间,让我们简短休息一下,听身边的老师兄们说,估计传授密法的时机,估计就是要到了。
    果然,等我们休息整理了一会后,就发现,许多喇嘛在重新布置供桌佛台,摆了一些法器,上师出来时,也是法衣隆重,有螺号响起进,我的全身一麻,上师开始传法了。
    那法铃声音,咒颂低沉,不知是神灵还是佛菩萨的神通,总之,此时全身都融入了这遍声音之中,没有自我了。
    整个传法过程是不能记录的,这是秘密。至于心要、仪轨与咒、想、观等各方面的内容,要确认每名弟子都要熟记于心。
    上师传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也因法而异,这全在上师的决定,我们无从了解。
    当每一个人受完法后,上师就开始了他传法后的讲解。
    前面带领大家进行了完整的实修引导,引导又叫马车,也就是实际修观的仪轨。能速速的让你生起觉受。特别是这个菩提心的修持仪轨,在一座之间就把显密圆融在一起,把这么多教授圆融在一起,更是无比的殊胜。
    我们追溯这个法的本源,是由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喇嘛所传承下来的,阿旺罗桑嘉措喇嘛在藏地来讲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我们得此传承感觉是多么大的福报!想到圣贤们所修的法而且传承下来,我们能够修持它,和圣贤们一样具有圣洁的法脉,就感觉到无比的自豪和欢喜。
    我们现在就明白那些上师、活佛们在修什么了,他们也修菩提心,并且把它当做主要的命脉来修。他们穷尽毕生的精力都在修菩提心,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喇嘛作为大悲观音的化身,他也修菩提心,更何况我们凡夫,有什么理由不修菩提心呢?!
    菩提心是整个佛法的心要。阿底峡尊者生下来就具有无伪的大悲心,当他才十八个月时,父母带着他一起去寺院拜佛,父母和其他人都是为个人的安乐而发愿,而尊者却以大悲心看着他们,说:“愿你等众生都像我一样,能常生于帝王之家,为正法所利益,愿我能以悲心观照一切有情!”我们两三岁时什么也不懂,可他诞生才一岁半,就能自然而然的这样发心,人们无不叹为稀有难得!并且他年轻时也现见了众多本尊,在密法方面有着极高成就。这样一位无比殊胜的尊者,他仍然要历尽艰辛去寻求这个菩提心的教授,你就知道它的重要和殊胜。现在大家轻易的就得到了这个法,要倍加重视和珍惜。
    显宗的理论自度度人、拔苦施乐等等,在这里都有实际观修的窍决。比如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自度度人”,如何实修呢?显宗里是通过六度四摄来完成,通过六度来成熟自己,通过四摄来成熟他人,修持艰苦卓绝的广大菩萨行。而密法是建立在果位上的修持,就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去实践六度四摄了,直接就把自己观想成释迦本尊,然后从心间放光,从自心中化现出无量的上师、本尊、空行、护法,他们到一切众生身边,放光加持,说法……,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去度化他们。
    我们一切修持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净化我们的心识,修六度万行也是用来净化心识的一种手段。既然如此,何不从根本上入手,直接就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那么,是不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所以密宗就有了这种果位上的菩提心修法。
    可以说,这个菩提心教授是相当完整和系统,整个仪轨完全是按照成佛的程序来修持,蕴含着甚深的法理,我们修持它,就是在一遍一遍地体验如何从凡夫到成佛度众生的过程。虽然我们现在的观想是造作出来的,但借假修真,大家有了这个传承,再依靠自己的努力观修,必定能快速成就,彻底斩断我爱执。不仅仅是成就菩提心,还能开悟,并成就本尊的果位,显现一切山河大地为本尊的清净刹土,一切众生都幻化成本尊,从而彻底消除我们的世俗执见。
    这一座法之中就把前面这么多的加行,以及主修的法门全都具备了,从出离心到菩提心的七重因果和自他想换,乃至于密法的加行、本尊观等等,都被圆满融入其中,我们就知道这个法的殊胜,它是显密圆融的一个完整教授。即使我们的心如同铁石一般的坚硬,通过这种菩提心的修持,也能被它所溶化,能把我们的光明心给透发出来。修到最后,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是什么呢?“我的心太软!”现在不是流行一首歌《心太软》吗?但他那个“心太软”好像是受了委曲似的,而我们修菩提心,只会惭愧自己永远做得不够!
    当你的心软得像水一样无自性、平等、周遍一切时,达到彻底的无我利他,犹如阳光普照万物那样,自然任运而不造作地利乐众生,那我就应该恭喜礼敬你——你已经成佛了!
    菩提心一旦修持圆满,就是我们的成佛之日。从显乘的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直至密乘的三摩地菩提心、滚大利菩提心,经过如此的层层净化,层层升华,历经五道十地而究竟成佛。
    即使我们只想开悟见道,你也要明白,密法里修空性事怎么修的。密法里讲“气不入中脉,而言证菩提者,一无是处!”中脉是智慧之脉,打开中脉就能现证空性,也就是现见智慧法身。那么证得空性、现见法身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犹如虚空,无色无相,周遍一切!密法里把它形容为“无云晴空”。因为空性的这种特征,所以大手印、大圆满里,都有凝视晴空,引空色进入中脉的特殊修法,这是利用外在的缘起引发内在的智慧。
    但中脉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样,认为是人体中实实在在的经络一样的东西。中脉代表中观正见,是智慧法身的象征,所以不是仅仅依靠有相的观想就能打开的,最主要的是靠菩提心,在菩提心和正见的摄持下来修气脉,才有迅速打开中脉的可能。当你的慈悲遍及法界一切众生,透发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时,你的我爱执已经被斩断,你的“自我”已经消融了,妄念泯灭,无云般的晴空顿然显现。——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法身见吗?此时,先前的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
    大家现在也就明白,为什么禅宗不观修中脉也能开悟,他也是主要靠菩提心的力量,他菩提心达到一定证量后,再来参话头起疑情,才有开悟的可能。但禅宗并没有菩提心的实修方法,他的菩提心是怎么产生的呢?他主要是靠往昔的习气熏陶,因为往昔曾经修习过大乘,今生听闻到佛法就能自然发心,这称之为“因力”发心。然而这样的宿根深厚者,千百万人中能有几人?特别是这个追求物欲的时代,早已“人心不古”,那就更加寥寥无几了,所以大部分人参禅,参了几十年仍然了无消息可得。
    开悟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证悟空性,而空性和慈悲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无。我们常常讲“慈悲利他无我的菩提心”,从这个修饰词里,你也能体悟出这样一个规律:只有慈悲才能利他,只有利他才能无我。“利他”和“无我”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条件的:你只有做到彻底的奉献,才能真正进入无我的状态,也只有进入无我的状态,你才能做到彻底的奉献。所以我们要想实证空性,并不是在那儿冥思苦想,然后悟出一个什么玄机之类,而是通过修菩提心来实证它,即使修止观双运,也是在菩提心的基础上进行升华。
    因为空性所有要破除的是我执,我执的一个范畴是人我执,也就是执著于自我的意识,执著于有一个永恒的独立的自性。如果断除了这种执著于自我的意识,你也就证悟了人无我的空性,起码也是罗汉的果位。那么如何来断除呢?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前面讲的菩提心:当你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众生服务中去,进入一种“忘我奉献”的状态,自然就消融了“自我”的意识,也就断除了人我执,从而证得“无我”的空性智慧,从有菩提心的角度来讲,这已经超越了罗汉的果位。
    虽然仅仅通过观修四谛十二因缘等小乘法,配合持戒行善等方法积攒福德,也能慢慢领悟人无我的空性。但对于大乘来说,修菩提心是最为根本和快捷的。密法之所以能够即身成就,重视菩提心的修持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大家应该明白,菩提心为什么被称为大乘道的中心,因为这是我们整个修行的中心。不要像上次那样,引导他们修了一座菩提心,当修到念母恩时,大家都悲痛得哭了,从来不哭的刚硬男子汉也流泪了,这就是因为法的殊胜和传承的加持。但遗憾的是,他们下一座却不想修了,为什么呢?“修这个法让我心里太难受了,一想起母亲就惭愧流泪,能不能换个轻松点、实用型的,比如修破瓦法?”如意宝珠般的慈悲心,不正是修行人所追求的吗?既然认识不到无上宝贝,也只好教教他们破瓦法,教教神通方面的东西,结果都很欢喜。其实离开了菩提心,学这些东西也和做游戏差不多,最多种下一点点善根而已。
    所以说,大家修行了这么久,都想追求高层次的东西,但真正高层次的东西放在眼前,我们却未必会那么欢喜!所以那次我也流泪了,因为悲愍和无奈。我们修行总是心不入道,大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有的都是几十年的老修行了,却不知道在心性上下功夫,修行还修不到点子上。“人生无常,生死事大”,追求那些看起来热热闹闹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嘛,对你的死亡没有多大益处!
    你喜欢修破瓦法,认为破瓦法可以开顶,但不修破瓦法也同样可以开顶,只要把意念集中到顶上,顶就可以开。我的上师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在藏地,那些藏民的生活很简单,他们用晒干的牛粪来烧茶,没有什么事就一天到晚念嘛呢,边烧火边念。有个人在念的时候,总是眼睛盯着锅底,这样愣愣的就入定了,结果过了一段时间,锅底被它瞅出了一个大洞。你想想,这种心念力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连金属都可以改变,更何况是开顶呢!你把意念集中到梵顶穴,怎么不会把它开个洞?所以开顶并不是什么难事,这只是一种气脉的运行。但是即使你的梵顶穴打开了,就一定能保证往生到净土吗?这就未必呀!往生的前提就是正常死亡,我们业力这么深重,大多是在各种横祸中死去,你能保证自己有寿终正寝的那一天吗?即使能平平安安活到老,临终时如果业力现前,很多人不等到咽气,就陷入了昏沉,又怎么能想到修法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菩提心的修持,用来消除恶业,乃至于实证空性,这才是往生的前提和根本之道。
    我们对菩提心如此的不屑一顾,却希求金刚乘的甚深教法,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不具备菩提心,我们就没有资格进入金刚乘的大门。因为金刚乘属于大乘的一个分支,而判断是否大乘的唯一标识是菩提心,我们要想进入金刚乘,前提仍然是看你有没有菩提心,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供养上师一些东西换来几个密咒念念,认为这就是一个金刚乘行者了。——不是的,这只是表面上的“金刚乘行者”而已。
    如果没有生起菩提心,我们即使跑到藏地去,让所有的上师都来灌顶也灌不进去。也仅仅有个灌顶的名称,而得不到灌顶的实质意义。这在密续中有明确要求,没有菩提心,就没有资格进入坛城接受灌顶。
    如果没有生起菩提心,我们修持金刚乘无异于做游戏,不要说即生成佛,就是勤修三大阿僧胝劫也不会有什么希望。无上密即身成佛的窍决,只有具备菩提心的行者才能得到,如果真实生起了慈悲利他无我的菩提心,上等根基者只要三个月,中等根基者只要三年,最钝根基者也不超过十二年,就可以取得即身成就!
    上师讲到这里时,我才明白,这第一课,也可以当成最后一课来听。原来我总以为,密教是讲次序的,最先传授的,也许只是一个基础,就像小学一年级。
    而此次上师传法后的讲解,从显密二教谈起,格外让我感到亲切,并且,推崇并解释了禅宗的意义,当然还说了颇瓦法这种最为神秘的解脱之道。
    据说,颇瓦法,就是让头盖壳天顶上开一个孔,当然不是用外科手术打,而是用修为让它自己形成,死后你的神识从此孔上升,至少可以确保进入天道。
    但菩提心,不仅是基础,更是顶点。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任何一法,只要下死功夫,都可以钻透漆桶,得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