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零五章经义,为难
    贡院中。
    苏峻坐姿如松,身前的案几摊开几张雪白的宣纸,旁边放着砚台松墨,狼毫稿纸。
    “经义,策论,诗赋,乡试的难度果然高出不少,每一卷都必须出类拔萃才行。”苏峻眸光幽幽,暗自斟酌着。
    乡试中,对于考生的要求越发严格,不仅要精通经义,诗文,还考验世事洞明的练达,策问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体现。
    三张考卷并无要求顺序,苏峻斟酌片刻便将诗赋这一卷打开。
    “边塞?”
    看着考卷上铁画银勾的题目,苏峻闭上眼睛,暗酌道: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文采了。
    这一刻,苏峻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中华上下五千年,千古风流人物尽皆灵魂附体,无数上好的诗文一一从脑海中闪过。
    “闪瞎你们的狗眼??(◣д◢)??”
    心念动,苏峻执笔,蘸墨,挥毫,一气呵成。
    筋出于腕,腕悬于空,力达指尖,透于纸背,一个个潇洒俊逸,遒丽雄健的文字跃然纸上。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何惧入幽冥。”
    一首稍加改动的《破阵子》一挥而就,纸上的文字仿佛有了灵性一般,散发出金戈铁马的气势,恍惚间似乎有千军万马呼啸来去,一位儒将运筹帷幕的画面感。
    诗好,字也好,深得书法精髓,已得三味。
    铁画银勾的字体中,恍如无数兵将征伐沙场,有一种“不破敌寇终不还”的气势和自信。
    “嗯?”
    正逢同考官巡视考场,忽然听到一阵阵微不可闻却又气势凌厉的惨烈喊杀之声,透过考场的禁法坚定地传入他的耳中。
    当即这位同考官便迈步朝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停驻在苏峻的号舍门外。
    “原来是他。”同考官眼中一凝,继而掠过那铁画银勾的文字,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异色。
    苏峻声名在外,说实话并非什么好事,至少这位追随林学士从京华府而来的同考官对他就颇有些不满之意。
    不过这首诗确实有些惊艳到他了,不由心生一丝爱才之心。
    不过同考官师从林学士,林学最重事功,追求治国安民的功绩,并不以诗词为重。
    “再看看吧,不知此子策论如何?”同考官心中暗忖,脚步不停,继续巡查了起来。
    …………
    号舍中。
    苏峻耳根一动,心有所感,旋即便恍如未觉,丝毫不为所动。
    他的才华,都是靠自己辛辛苦苦抄来的,根本无惧任何巡查。
    凭自己本事抄的诗,凭什么要心虚?难道李诗仙,杜诗圣,陆游还能从棺材里跳起来,打断他的腿吗?
    一念及此,苏峻理不直气也壮,心安理得地翻开第二卷经义,只见上书题目: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苏峻见到这题目不由一乐,这是《论语》中的一篇,恰巧前世记忆中看到过心学祖师王阳明的一篇范文,正是以此为题。
    那篇文章堪称是鞭辟入里,一鞭一道痕,一掴一掌血,让苏峻记忆深刻,曾经反复揣摩过其中的精义。
    当即苏峻也不犹疑,铺开稿纸,笔走龙蛇,一行行的文章顿时跃然纸上。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
    破题之后,苏峻毫不停歇,承题,起讲一挥而就,复又转入二股,笔尖沙沙的响声如春雨绵绵,悦耳动听。
    “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
    ……
    ……
    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
    书罢,苏峻看着满纸鞭辟入里的文章,心中大感满意。
    这方世界的历史跟前世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却又似是而非,但是最相似的地方便在于诸子百家的经义。
    最迥异的地方也在于这方世界根本没有诸子百家的争鸣,厮杀,反而是以浩然正气为桥梁,融汇成诸子圣贤,一并化作浩气长河,光耀万古。
    仿佛是从春秋战国时期,整个世界的走向便跟前世地球发生了天差地别的分歧。
    但是大道殊途同归,义理相通,所以这篇文章放在这方世界,依然不失为一篇盖世雄文。
    而且正由于这方世界没有八股文的体系,这篇文章中严丝合缝的逻辑体系和规范的行文标准方才更加地震撼人心。
    八股文并非万恶之源,纯以八股取士的制度才是。
    一念及此,苏峻又将稿纸中的文章仔细地诵读了一遍,提笔将其中不合时宜的典故删改,如此三次之后方才提笔,准备誊写在考卷上。
    就在此时,一缕神念倏然掠过号舍,微微闪烁后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传了出来。
    正准备提笔挥毫的苏峻忽然感觉手腕上一沉,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让他难以动笔。
    粘稠的空气环绕在他身上,有一种深陷泥沼的感觉。
    “好大的狗胆!”
    苏峻眸光森冷,一丝戾气闪过,心中冷笑几声。
    考场之上,监控巡查之事大部分都是由神灵负责。
    敢在此时对他动手脚的,绝不可能是某一位神灵所为。
    若非有金陵郡王的默认,谁敢在祂眼皮底下玩猫腻?
    盘算一下,金陵郡王属于人道神灵,生前乃是儒门大宗师,跟苏峻身后的司马学政一系渊源深厚,先前司马学政参得西陵侯的靠山金城公闭门思过,就有金陵郡王的影子在里面。
    但是经过杀生剑尊一事之后,金陵郡王被苏大宗师参得灰头土脸,恐怕就在那时将苏峻记恨上了。
    还有一个原因,估计就是司马学政已经跟某些势力达成一致,同意放弃苏峻以换取某些利益。
    但是以苏大宗师的态度来说,金陵郡王不可能冒着天大的风险在这个时候为难苏峻。
    唯一的解释就是:金陵郡王借金城公一系之手对付苏峻,事后再反咬一口,借机打压以金城公为首的先天神灵一脉。
    心念急转间,苏峻便已将局势分析得七七八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