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三十三章 无助的李世民
    李承乾把这里的情况全部整理好,列出提纲交给手下文吏先拟出草稿,然后再交由许敬宗写奏疏,李承乾看了没问题才可以快马递送长安。
    李承乾做好这些已经快到午时了,王方翼进来禀报各房间的地龙都已挖好,只差李承乾所在的这几间房子没有动过。
    他已经在后院给李承乾打扫出来几间上房,请李承乾移驾去那边办公。
    李承乾心里不平静,命其他人搬东西自己则信步走了出去。
    回头看一眼跟上来的尉迟恭,招手让王方翼也跟着。
    王方翼看出李承乾神色不对,忙示意手下继续他连忙跟上李承乾。
    李承乾一直走到县衙来到街上,听见到处有都滴滴答答的声音,李承乾扭头四下一看墙头屋檐上都在滴水,原来是雪化了。
    便不作理会,继续信步走去。
    李承乾走了一会儿暗想差不多了,便回头语气萧索地问道:“孤王近来做错了什么吗?”
    王方翼闻言一怔,忙去回头看一眼尉迟恭,尉迟恭见状气把头扭向一边,心道:竟然把我当成间谍了。
    李承乾浑若不觉看着王方翼等着他说话,王方翼感觉到李承乾的目光,连忙答道:“太子殿下一心为国何错之有。”
    李承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一声继续往前走。
    过一会儿又缓缓说道:“听说玄圃天庭就在西北的昆仑山里,不知是真是假?”
    王方翼听李承乾讲起野史忙赔笑应道:“臣读《离骚》见屈大夫说‘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悬玄)圃。’,想来应该真的是帝阍所在。”
    王方翼出身太原王氏自幼熟读经史,直接引用屈原《离骚》里的句子回答了李承乾的问话。
    如此却正中李承乾下怀,只见他抬头看着澄净的天空,无限感慨道:“屈子不智啊!”
    王方翼闻言睁大了眼睛看着李承乾,想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发此感慨。
    李承乾看了一会天空摇摇头,又低下头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缓缓道:“屈子说‘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他明知如此却不肯离开楚国去修仙,最后落得自沉汩罗……”
    李承乾这话也是引用了《离骚》里的句子,说是世人混沌不分,经常嫉妒摭蔽美好的事物。
    王方翼想想也是如此,便点点头道:“太子殿下说确实有道理。”
    李承乾不理他继续往前走,快走城门口时,才停下脚步,两眼看着德静县的土城门,语气里充向往地道:“我真想进昆仑山去寻仙,从此再也不回来了。”
    “啊!”
    王方翼闻言吓得目瞪口呆地看着李承乾一时不该如何劝说。
    尉迟恭再也忍不住,快步走到李承乾面前恭身道:“太子殿下国之储君,身负江山社稷之重任,怎可有此想法?”
    李承乾见此叹了口气,一言不发地摇摇头,绕过尉迟恭继续往前走。
    身后的尉迟恭王方翼骇然相视,急忙跟上,生怕李承乾这就出城进昆仑山寻仙去了。
    李承乾发完这一通感慨回到县衙就秘密下令许敬宗安排一批人进山里去寻找铜矿。
    一方面因为朝廷缺钱,他在朝中的几项改革眼看着都要因为缺钱而停下,另一方面他也要给这里的老百姓找一条生路。
    想了半天,在没有彻底收服这里的人心之前,还是不要教他们生产技术为好,让他们去找矿,没有生产技术哪怕是找到金矿也不怕他们翻天。
    后面这些天李承乾就在后园住下,每日里正常处理各种公务,但是即便如此也把尉迟恭吓坏了。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高坐在御书案后面,下面一溜烟坐着中书令杨师道,中书侍郎马周还有几个中书舍人。
    这是自从李世民夺了李承乾在东宫创立的平章院之后,平常处理朝政的模式。
    现在尚书省不但没有尚书令,连左右仆射都没了,只有左右尚书丞自然没有办法承担起宰相的重任。
    而门下省侍中张成行根本没有能力阻止李世民的任何旨意下发,所以门下审核旨意也就成一个文案的把关。
    但是李世民也没有把权力都集中在平章院里,毕竟诸遂良等大学士还是李承乾的人。
    所以李世民在处理公务时一定要把中书省的官员找来,遇上重大的事情还把其他几个参政知事,平章事甚至六部尚书都找来一起商量。
    这样做看似权力都集中在李世民一个人手中,但是处一件朝政往往比以前集中了更多人的智慧,毕竟李世民不是宰相,宰相会认为自己凭才学当上宰相处理国事是理所应当的,下面的小官凭什么指手画脚?
    但是李世民做为君主他必须要听下面的大臣的意见,而且他听的相对还更全面一些。
    李世民手里拿着李承乾的奏疏心里很是不屑,暗道:北地蛮夷有什么好治理的,只要大唐军威够强,还怕他们反了天不成,居然要派文臣去治理那种蛮荒之地。
    当然这样的话他不能说,所以他直接把李承乾的奏疏转给杨师道。
    杨师道看完以后在心里叹一口气,暗道果然是秦始皇转世,居然想把北地都变成州县。
    杨师道这样想就默默地把奏疏转给马周。
    马周看完以后心里便开始盘算李承乾这样做法的利弊,最后得出结果是夷人禽兽之心如何能治?
    李承乾的奏疏被几个中书舍人看了一圈又传回到李世民桌上,李世民看着内侍把奏疏放好,便淡淡地问道:“诸卿以为承乾所奏之事可行否?”
    其实他心里知道,肯定会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果不其然,几个人对视一眼高季辅就站出来了,慷慨激昂地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此议不妥,向来都是华夏治华夏,夷狄治夷狄,且夷狄者人面兽心,如何可以以礼治之……”
    高季辅虽然只是就事论不敢过于批评李承乾,但也让李世民听心里暗爽不已,面上却装出一副维护李承乾的样子,沉吟道:“承乾所奏虽然过于荒诞,但到底是一心为国,都是因为年轻气盛经验不足所至,让朕再想想吧!”
    说罢还有意无意地看一眼柳奭。
    自从李承乾纳了王叶丹,柳奭就成了最彻底的太子党,凡涉及到李承乾的事他必然要支持李承乾,有时候让李世民很不爽。
    李世民见今天柳奭也不说话,心里更是得意。
    到了下午李世民便召程名振进宫商量征高句丽之事。
    高句丽一直是李世民的一块心病,几个月前高句丽发生政变,李世民认为这个时候高句丽必然内部矛盾严重,正是灭高句丽的大好时机,所以才对灭薛延陀不那么上心了。
    与程名振一翻问答,让李世民对程名振更加刮目相看,原本在李世民看来程名振不过是一个良吏,没想真有领兵的能耐。
    因此李世民对此次出征能消灭高句丽又增加了几分信心,想着先准备着东征高句丽的事情,给李承乾点面子过几天再驳他的奏疏。
    晚间李世民回到甘露殿,收到内侍递上来尉迟恭递上来的密折。
    李世民一看先是一惊,然后接着是大怒,猛地把密折摔在地上大声骂道:“气死朕也,这个逆子竟想弃朕与大唐江山于不顾……”
    李世民大骂了一通,过了一会儿又捡起奏折细看。
    因为事态严重这次密折是王方翼和尉迟恭一起写的,所以李承乾当时发表向往昆仑寻仙的言论时的神态写的绘声绘色,李世民是越看越心惊。
    自从处理了长孙无忌,李世民对于太子之位已经不作他想,如果现在李承乾突然入山寻仙,绝对是他所能承受的。
    事情太过于重大,李世民不得不立即把几个信的过的大臣都召来商量。
    入夜以后众臣进宫,看见尉迟恭的奏疏都是苦笑不已经,马周、李世绩等人都看出来了这是李承乾在将李世民的军。
    但是却没有人敢说破,万一李承乾真的入山了李世民到时候肯定要杀人的。
    所以众人只分析一下,至于怎么处理却没有人敢提一句,只等李世民自己做出决断。
    可是到了此时李世民又敢说什么,看着一殿明哲保身的大臣李世民感觉十分无助,有些想念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