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0章 徐慎来信
    等这哥俩弄清楚事情来龙去脉,都为魏延的决断和战机把握所震惊:这才是大将之才!诸葛亮向大哥推荐的这俩人,果然不是一般人物。
    当晚,刘备军队,就在樊城,杀牛宰羊,犒赏三军。论军功,原本只是负责诈败诱敌的魏延,当仁不让第一功!而第二功,也是人人心服,是神箭帮助破门的黄忠。
    经此一战,黄忠和魏延迅速为刘备手下的武将圈所接受,成为“自己人”。而诸葛亮,也凭借这一仗,在众将心中树立了威信,关羽和张飞,在诸葛亮面前,再不敢炸刺。
    当晚,诸葛亮便向刘备提出,眼下已无顾忌,不如趁着士气旺盛,就此夺占南阳郡,将南阳兵马收归已有。以后可以有更多本钱,与孙权合作,为后面竞争荆州增加本钱。
    刘备终是顾忌刘表,怕被外人说他受人恩惠,却恩将仇报,夺人城池。虽然诸葛亮百般解释现在的刘表,已经病重不理事,都是蔡瑁在主持荆州大计。此时夺南阳郡,等若从蔡瑁手中夺过来。但刘备始终不从。
    诸葛亮说这话时,关羽和张飞俱在身边。虽然诸葛亮没有说服刘备,却成功说服了关羽和张飞。
    樊城一仗,让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亮的能力彻底服气,从此愿意听他指挥;但当晚这一番话,却让关羽和张飞把诸葛亮当成“自己人”。以前,这哥俩一直当诸葛亮是四姓的人,与他们总是隔着一层皮。
    邺城,让荆州和江东人士谈之色变的曹操,早就在为攻打荆州,顺势拿下江东做准备,一直在秘密训练水军。此时的曹操,已被皇上尊为丞相,可以开府建衙,正大光明的有了自己的官职系统。
    不过,曹操对这些虚名显然不在意,他现在,全部注意力,几乎全放在荆州方向。偃月城事件比刘备一打樊城发生的晚,却先传到曹操这里。显然,曹仁向曹操隐瞒了第一次失利。
    本来,曹操希望做好充足准备后,再经略荆州,一鼓作气拿下江东,则天下大势定矣。而且,荆州有蒯、蔡两家帮忙维持局面,一直在曹操的控制中。也允许曹操用充分时间做准备。
    但偃月城的换手,就逼着曹操不得不结束准备,迅速南下荆州。曹操从来没有小瞧江东孙氏,当年曹操与袁绍进行生死之战,曹操最担心的就是孙策杀过江,在背后捅曹操一刀。
    还是郭嘉给曹操吃了颗定心丸:孙策为人轻佻,必死于小人之手,不必担忧江东方向。果然,事后孙策果死于刺客之手。自己则惊险的战胜袁绍,成就自己当下地位。
    现在换孙权掌管江东,孙权第一时间就与吴郡四族和解,迅速稳定江东局势,然后便一头钻进山区、江湖剿匪。对偃月城的进攻,总是拿不出足够的兵力。
    现在,孙权敢于一举拿下偃月城,就代表孙权已有足够的自信,能够一举拿下荆州,与自己南北抗衡。
    这是曹操最担心的情况。毕竟,江东孙氏军队,也是一支自孙策成军以来,未遇败仗的强悍之师,名头丝毫不弱于曹操的百战雄狮。
    为了迎战孙权,防止孙权独吞荆州,曹操必须做出决断:兵发荆州。
    曹操是个雷厉风行,得策辄行的人,很快,曹操便从皇上那里请来了讨伐有罪的圣旨,择日出征。
    大军还未出发,曹仁兵败樊城的战报来到曹操面前。曹操不禁冷笑:这个刘备,夹着尾巴躲在荆州这么多年,还以为我就忘却了他。
    若不是有蒯、蔡两家在荆州替我看着他,这几年,刘备的日子能如此舒服吗?现在看,舒服的日子,刘备已经过够了,又开始不安分,挑事了。
    也好,反正自己已然决定大军南征,就此一并把刘备解决了,永绝后患。
    曹操派遣夏侯惇率兵五万,讨伐新野刘备。而且,曹操还拨给夏侯惇一千虎豹骑听用。
    虎豹骑是曹操麾下最精锐的部队,自成军以来,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大战恶战从未缺席,虎豹骑也从未让曹操失望,战场之上,虎豹骑一出,敌军立马溃败,无一例外。
    当然,曹操对虎豹骑,也是爱护有加,最亲信的将领,最精良的装备,最优厚的待遇,全给了虎豹骑。
    曹操让夏侯惇带一千虎豹骑的用意,不是用来冲锋陷阵。刘备那点兵马,在曹操眼里,根本无需虎豹骑出手。虎豹骑的作用,就是一旦刘备战场逃命,用来追杀刘备的杀手锏。
    这个刘备,逃命的本事太高了,曹操之前不止一次打的刘备落花流水,但每一次,都让他成功逃脱。这一次,曹操不想再重蹈覆辙。
    曹操自己,带着一众谋士,带领大军,直捣襄阳。由于有蔡瑁在彼,曹操这一路,可以预料,几乎不会遇到什么抵抗。
    曹操大军压境,而此时的襄阳黄府,人们更关心的是另一件事:三少爷的妾室:徐馨要生了!
    说起来也巧,之前黄顺曾发出夏吟令,让徐慎帮忙调查孙翊满门被杀一案。消息正好这天来到黄府。事关自己,徐馨和徐氏当然在场,要第一时间知晓答案。
    程瑶从黄顺手中抢过秘藏在蜡丸中的书信,展开念了出来。信中所言的事实真相,却与徐氏所言,大相径庭。
    信中说,身在柴桑的孙权,获知确切情报,丹阳孙翊要起兵造反,取代孙权。孙权得信,自然大怒,派人带兵到丹阳锁拿孙翊全家到柴桑。
    显然,孙权并没有下令杀孙翊全家。然而,这道命令传到领兵将领那里,不知为何就变成了屠杀孙翊满门,不留一个活口!
    更为诡异的是,当日负责围攻孙翊府的领兵将领,事后无一例外,均被武林高手夜里抹了脖子。并在墙上涂抹血书:以血还血。
    等到惨案传到柴桑孙权耳中,孙权大怒,严令调查时,却发现不但这些领兵将领,就是当日身边伺候的负责传令的下人,也在家服毒自尽。
    至此,所有与这道命令有关的人,全部死于非命,孙权查无可查。孙翊之死,与孙策之死一样,充满了疑点,却令人摸不到一点头绪。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孙权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虽然大家明里不说,但私下里,内心里都在怀疑孙权:就是他下令,残害了三弟孙翊全家!
    事实明摆着,命令是孙权下的,领兵将领也是孙权的心腹,孙坚旧将,甚至孙策旧将,孙权一个不用。这里面就有让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虽然事后,孙权百般否认,并作出严查真凶的动作,但知情人都死了,孙权可以怀疑是真凶所为,但旁人同样可以怀疑,是孙权在灭口!
    这事,直到徐慎写下这封书信时,仍未平息,整个江东上层,人人惊惶,个个心惊。柴桑街头,鼓噪哗变者,一日十数次。
    书信最后,徐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事,孙权八成是冤枉的,因为孙权已经掌握江东全局,没有必要对孙翊下如此狠手。即使孙翊兵变,将之锁拿柴桑即可。没必要屠杀无辜,留人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