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八十八章 九华宫中现杀机!(第一更!
    贾府后街,香儿胡同。
    西厢。
    宝钗静静坐在炕边,身上着一件莲青纹锦云裳衣,鬓间簪一白玉簪,并无花坠。
    素雅,清淡。
    杏眸里目光淡然,也无风雨也无晴。
    但她身上的气息,并不是李纨那样槁木一般枯竭。
    是另一种,清冷的生机……
    莺儿立于门边,不无担忧的看着自家姑娘。
    才不过月余时间,姑娘越来越不爱说话了。
    外人都只道宝钗端庄大气待人处事周到热情,从不缺少礼数。
    独莺儿知道,她这位姑娘,原是个极守礼数规矩,不肯逾越半步,藏愚守拙之人。
    但,心中却自有一番抱负和志向。
    虽是热情周到,大气稳重,可愈是这样的人,心中又何尝不是极骄傲的?
    只是,谁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今天这个境地……
    莺儿心中好担心,担心宝钗会继续清冷下去,直到将她自己埋入“雪堆”里,生生凋零……
    可她一个丫头,连话都说不上,又能做甚么呢?
    正这时,薛姨妈从外间推门而入,莺儿忙挤出笑脸迎道:“太太来了!”
    再转头看去,宝钗面上的清冷已经散去,也露出笑脸来,起身相迎。
    薛姨妈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眼圈也红着,没有理会莺儿,走进里间,看到宝钗没有异样的笑脸,眼泪就流了下来,泣道:“我的儿,委屈你了!”
    这样品质的女儿,却要被逼的上赶着给人做丫头!
    甚么才人赞善,还不是伺候人的活计?
    宝钗脸上的浅笑听闻此言也凝了凝,渐渐变得苦涩起来。
    终究也只是十五六的女孩子,心中绞痛的厉害,眼睛里缓缓落下泪来,手里紧攥帕子,手背都发白。
    看她这个模样,莫说薛姨妈,便是莺儿都心疼的呜呜哭了起来。
    薛姨妈搂住宝钗,放声大哭道:“原不该是这般,原不该是这般哪,都是娘迷了心,都怨娘迷了心!”
    若不是她使人去礼部备名,没有指婚二皇子的事,至少宝钗还有许多其他的选择。
    怎会像现在这样,成了都中各大高门名府,无人敢招惹的笑柄。
    敢招惹的,薛家反倒更看不上眼……
    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将女儿家的清誉,折腾个干净。
    如今,竟要给一个要出阁的郡主充当才人赞善,还是个哑女……
    经过这一遭,往后选择的余地就更小了。
    且这才人赞善要当几年也未说,旁的才人赞善,到了公主郡主及笄之年也就止了。
    可长乐郡主已经过了及笄之年,还要出阁下嫁宁国府,要知道,才人赞善是要和公主、郡主同吃同住一同读书的……
    想起日后宝钗的难,薛姨妈心里就悔青了肠子。
    倒是宝钗,已经想的通透些了,擦拭了眼泪,轻声劝道:“妈,命数如此,又岂是妈之过错?难道妈还会故意害我不成?再说,原是极坏的事,到了这一步,已算是好事。且这好事中,又有另两般好……”
    听她说的明白,薛姨妈反倒不解,道:“不用去二皇子府遭难是好事,可还有甚么是好的?”
    宝钗目光悠远,轻声道:“蔷哥儿说,那长乐郡主是极清静无为的人,听闻除了歧黄之术外,并无其他事可入她心,非是骄奢暴虐之人。第二桩好,是尹家郡主要嫁的,是蔷哥儿。蔷哥儿,到底是相熟的,不提贾家这边的情分,便是哥哥这边,也是极好的。如此,便总比去个陌生人府上强。这里离妈也近,不算骨肉分离……”
    薛姨妈听了,觉得真有道理,点头道:“乖囡不说,我竟想不到这些……”不过随即还是反应过来,急问道:“那女儿何时才能出阁,又如何寻得好人家?”
    宝钗闻言,垂下眼帘轻轻笑了笑,道:“妈,如今又岂是想这些的时候?总要过上二三年,或是三五年,不急呢。”
    薛姨妈又想哭,岂有不急的道理?
    今年宝钗都十五了,再过三五年,都留成老姑娘了!
    可是,催婚的话到嘴边又说不出来了……
    宝钗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虽然她也怪过贾蔷,但发现贾蔷已经高不可攀远不是薛家能得罪得起时,就又开始自责了……
    也罢,左右这二年,是决计没可能了,且再等等罢。
    “乖囡放心,我和你哥哥都商议好了,将来分出一半的家业来,给你当傍身的嫁妆!你哥哥虽混不吝,却也是极疼你的,他不小气。妈当年的嫁妆,也一并都留给你!”
    薛姨妈许下宏愿说道。
    宝钗也只是浅浅一笑,并没有当真……
    果真到那时,家里能做主的,未必就是薛姨妈了……
    ……
    皇城,九华宫。
    该来的总会来,清虚观的张老道提醒贾蔷仔细龙虎山的天师在太上皇面前上眼药,也才不过两天功夫,果然,中午时有九华宫中黄门侍郎来贾府传旨,宣他进宫陛见。
    至宫中,眼看着这九华宫愈发像一座道宫。
    来往黄门内侍穿着的都非宫装,而是道袍。
    贾敬在贾家没建成的七层摘星楼,在九华宫里建出了九层……
    檀香弥漫间,这深宫大内,居然还有道场……
    看到这一幕,贾蔷心里一叹,今日不出血是不成了。
    眼前这一幕幕证明,太上皇在了却身后名这最后一件大事后,全力以赴的化身修仙大业中,也希冀长生。
    贾蔷有些奇怪,青史之上,好佛修道的天子不是没有记载,明晃晃的写在史书上,那些帝王没有一个落得个好下场的,为何后世之君,就没一个放在心上的?
    果真为了那虚无缥缈的长生,连脑子都魔怔了么?
    随着身着道袍的内侍一路行至九华宫内殿,贾蔷见到了近一年未见的太上皇。
    相较于醉仙楼上,如今的太上皇更清瘦了。
    穿着一身青布道袍,头上绾着道髻,只是道髻间插着一枚白玉龙簪。
    所坐非御椅,而是一个明黄绫锦包起来的蒲团。
    太上皇御台下不远处,另设一青色蒲团,上坐一中年道人……
    贾蔷行大礼拜后,未听叫起声,便只能跪着。
    檀香缥缈,不断的从龙凤瑞兽香炉中喷出。
    玉磬敲出的节点声中,殿内有道经吟诵声回荡……
    “贾蔷……”
    淡漠的声音自上传下,哪里像是在对他一手提拔出的太上皇良臣……
    贾蔷恭声应道:“臣在。”
    太上皇缓缓睁开了眼眸,清癯的面上,颧骨有些凸出,看着跪在地上的贾蔷年轻俊秀的面容,眼中难掩一抹艳羡和嫉妒,目光也就愈发清冷,问道:“有道宗告你,仗势欺凌化外之人,以兵威方外之地。又无孝道,不尊祖父,阻其向道之心。内宅中便修不得摘星楼么?那朕在这深宫大内,营建摘星楼问道,岂非也要被圈禁起来?凭你黄口孺子,也敢讥讽朕?”
    贾蔷闻言,背后冷汗都流了下来,抬头淡淡看了眼那位中年道人后,于太上皇道:“太上皇明鉴,臣乃太上皇钦点之良臣,如何敢讥讽太上皇,更不敢生出大逆不道之心。”
    太上皇闻言冷笑一声,道:“朕之良臣?朕看你怕早就变了根脚,名义上打着朕的幌子,背地里干的又是甚么勾当?你当朕果然不知?”
    贾蔷摇头道:“太上皇,臣于太上皇诚敬之心,无一日改变。若是有人于太上皇面前进谗言,说臣有不敬之心,甚至有讥讽太上皇向道之心,那此人一定是搬弄是非的小人。是,臣的确劝阻了祖父进后宅建摘星楼,但并未阻其向道之心,如今他老人家仍在贾家修道。”
    “你还敢狡辩?果真当朕杀不得你?”
    太上皇闻言大怒,厉声斥道。
    贾蔷道:“太上皇要诛臣,自然不过一道旨意的事。但臣所言句句属实!太上皇修道,是在退位之后,是在为大燕江山社稷勤政三十年后,也是在天下太平,黎庶安宁之后。太上皇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谁将臣之祖父与太上皇相提并论,才是真正居心叵测,大逆不道之人。
    虽子不言父过,更遑论祖父?然太上皇面前,臣还是要说,臣之祖父如何能与太上皇相比丝毫?臣之祖父世受皇恩深重,受朝廷恩惠巨著,然考取进士功名后,却无一日报过皇恩,无一日做过于国于民有益之事,抛下皇恩,抛下家业,沉迷于修仙炼丹,这也能与太上皇相比?太上皇先替江山社稷,亿万黎庶谋福祉,建下古往今来之宏宏功德,之后才修己身,修大道。
    到底是何人如此居心叵测,将臣之祖父与太上皇并提,臣请斩此贼!!
    太上皇,臣知道,说的再多,也难取信于人。但臣为报太上皇深恩,这一年来遍寻天下,终于寻得一宝。本是想等到太上皇万寿之日再献上,以成祥瑞,也助太上皇寻得大道!
    但今日为证臣之忠敬之心,不得不提前敬上。
    臣对太上皇修道到底存了甚么心思,太上皇一观此宝,便可知道!”
    太上皇闻言,面色有些阴晴不定,看了那中年道人一眼后,还是道:“你所言,是何宝物,能令朕一看便知你的心意?”
    贾蔷道:“请太上皇赐清水一盏!”
    太上皇闻言,与穿了一身道袍的大太监魏五扬了扬下巴,魏五忙打发小黄门去取了一盏清水回来。
    贾蔷接过后,心中一赞,将纹着三清道像的茶盏放在地上,然后从袖兜里取出一紫檀木盒,小心打开后,又取出一其貌不扬的紫檀木珠,放进了清水中。
    木珠先坠盏底,继而上浮,而后于盏正中轻轻旋转起来。
    太上皇不解其意,然那位中年道人却已经激动得站起身来,张了张嘴,却未发出声,似唯恐惊动了接下来的事。
    太上皇先皱眉看了他一眼,再侧目看向贾蔷时,眼睛便霍然圆睁!
    亦是激动起身,一步步走下了丹陛御台,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