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十八章 粮草问题
    按照李俊的估计,太子大婚,那可是个天大的事情。
    算上各种事前筹备,没有三五个月都别想真正举行。
    趁着这个难得的间隙,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大展拳脚。
    毕竟,他也满足了武三思收纳武家女为妃的心愿,表明了自己愿意服软的态度。
    武三思就算对他不满,也总得等到他举行了婚礼之后,再来害他。
    李俊又赢得了时间。
    时间,时间简直太宝贵了。
    朝堂上是如此,战场上就更是如此。
    边境上的消息,经由无名子的小店,渐渐传回洛阳。
    吐蕃有意和突厥合作,这一点,李俊之前就已经有所察觉。
    但他没想到,他们联合的竟然这样快。
    按照杜饶传来的消息,突厥莫啜可汗,已经开始往定州方向增兵。
    打算和吐蕃军队,形成掎角之势。
    我大唐还有活路吗!
    幸亏李俊在这个时候穿越过来,带来了新式武器和新的军事理论,要不然大唐危矣!
    在李俊和姚逵面前,也摆放了一张地图。精确度虽然比突厥那边用的强些,可也好不到哪里去。
    大唐的疆域,在这张图上只是划分成了几个主要的州郡以及十道采访处置使。
    万幸的是,在唐中宗的年代,祸害人间的边境节度使制度,还没有泛滥成灾。
    大唐标记粗略的地图和现代精准测量的地图,在李俊的脑袋里重合了起来。
    他指着甘州这个地方,对姚逵说道:“我们要从这里下手。”
    古代的甘州既是属于现代的甘肃境内,这一地区,历来都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连绵的山脉,造就了它狭长的地形。
    如果能在这个区域,打出一片天,唐军的势力,将更加巩固。
    但是,难啊!
    这一地区,人员混杂,难以管理。
    再加之地形崎岖,易守难攻,历来中土军队想要攻克并对它实行有效管理,都十分困难。
    而甘州,又是大唐必须争夺保护的地方。
    这里有面积广阔的优良牧场。
    水草丰美,只在甘州一地,大唐就有十个大型养马场。其下,又有数十个小型马监。
    再加上高宗李治曾经积极鼓励牧民自行养马,由官方统一收购。
    这样,只在甘州一地的战马,就有两万匹之多。
    在现在这个年代,战马就是战斗力。
    而养马场就是生命。
    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土,屡被吐蕃、突厥侵占,也是因为养马场尽失,战马枯萎,无力和草原对抗。
    正所谓,兵强马壮。
    在开战之前,李俊首先想到的就是后勤补给的问题。
    要让军人和战马都吃得饱饭。
    “甘州有几个军仓?”
    “就一个啊!”
    姚逵换了一副陇右道的地图,这一副就更加详细一些了。
    在甘州中心处,确实标注有一个粮仓,名永福仓。
    这可不够啊。
    李俊知道,在李显这个时期,永福仓已经是一个正规的军仓。
    他的储粮水平,大概在万担粮食左右。虽然看起来是不少,但根据姚逵提供的消息来看。
    甘州这一个地方的粮仓,还要负责供给附近瓜州、凉州两地。
    粮食储备时常吃紧,在武则天时期就已经有奏章系统阐述过这件事。
    按则天时代,朝廷派到地方上的巡视官反映的情况表明,甘州的粮仓储粮能力虽然比贞观年间要扩大了数倍。
    然而,仍然时常入不敷出。
    这其中牵连了许多问题。
    有粮食产量本来就不足的关系,也有战事频繁的关系。
    自高宗时代以后,大唐在西北地区,经略了更多的土地,市镇,与边关异族的冲突也更多了。
    军仓一年到头拼命储粮,也禁不住一场场说打就打的战争的消耗。
    巡视官发现,当时甘州永福仓的储粮量虽然很可观,达到了朝廷的要求。
    但这些粮食,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出自甘州本地的屯田。
    而是出自甘州周边市县,甚至是更远地方的平仓。
    平仓本是各大州郡为了平抑粮食市价而设立的储量单位,但为了应付沉重的军粮供应,甘州的军仓也开始征调附近的平仓粮,补齐短板。
    粮食短缺的原因,除了战争,还有种粮户减少。
    屯田制度自从问世以来,主要负责开垦军仓附近良田的人,就不止是普通农民,更多的是亦军亦农的垦边士兵。
    这些士兵不需要自己准备口粮,也不需要等待运输而来的平仓粮,他们都是自给自足。
    种多少,收多少,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囤积。
    这本身是一种很完美的屯田体制,可是,到了武则天时期,它就已经暴露出了它的不足。
    甘州土地辽阔,待开垦的田地数不胜数。
    可能够去真正参与屯田的军人却是有限的,数量极为短缺。
    军人日常不单要承受沉重的军事操练还要耕种田地,本来就已经十分辛苦。
    一上战场,难免有死伤,
    一来二去,真正参与粮食种植的兵士也就越来越少了。
    当然,在武则天时期,值得庆幸的是,不管自己情况多么困难,主管永福仓的仓曹还是尽力的将储粮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
    可现在呢?
    他挂牌老爹李显,对朝政的控制力,还不如他娘武则天。
    这各地的粮仓也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核查过了。
    如今,吐蕃蠢蠢欲动,只能先想办法应付。
    李俊决定,等到这场仗打完以后,他一定要整治一下大唐的粮食储备制度。
    “太子殿下,我们该怎么办?”
    姚逵看他一直盯着地图看,忧心忡忡的样子,赶忙问道,也许自己还能出个主意。
    “如果军仓中的粮食不够,也可以先放义仓的粮食,缓解一下。”
    “不能动义仓的粮食!”
    “不仅不能动,等到我打完这场仗,我还要多建几个义仓。”
    所谓义仓,顾名思义,就是官府兴建,用来赈济灾民的粮仓。
    古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很低,大凡有个水患瘟疫,便是饿殍遍地,饥民遍地跑。
    典卖妻子儿女,那也是家常便饭。
    别说古人无情,都是为了生存,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