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三章 山村来客?
    时光悠悠,转眼就是三年。
    三年间,李杰按照穆念慈的意愿去读了书,其实按照他的学术水平完全不需要按部就班的读书,学院授课老师的学问远远不如他,然而为了让自己的改变不那么突兀,他还是老老实实的选择了就学。
    大部分人读书的目的都是应试做官,李杰求学的目的一是为了不让穆念慈失望,二是为了获取一个出身,尽管他并不打算涉足南宋官场,但是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有了官面上的身份,做起其他事情来相对的会方便许多。
    南宋的科举制度承袭于北宋,在某些细节方面又和北宋颇有不同,但是就总体而言变化并不大,也就是在科举时间以及科举考试的内容方面略有变动,大体框架仍旧是北宋时期的旧制,先经发解试获得举人身份,然后在赴京参加省试、殿试。
    李杰计划过上几年再去参加科举,神童的称号对他来说是有害无益,身上的光环太多,难免引人瞩目,而他做的某些事情又不宜被太多人知晓。
    俗话说得好,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除了上学,李杰这三年的时间也没闲着,首先在武功上他的进度可谓是一日千里,天下第一世界中他早已体验过大宗师的境界,此时再次重修起来进阶的速度自然远超常人。
    半年前,他就打通了全身经脉,十二正经以及奇经八脉尽数贯通,顺道来了个小突破,重返先天境界,事到如今他也大致弄清楚了穆念慈的境界,大周天圆满尚未突破先天。
    至于那名来历不明的铁匠,李杰暂时尚未弄明白他的具体境界以及来历,不过这么长时间也并不是毫无收获。
    此人极有可能是来自北方,身份未知,大概率是一名宗师级别的高手,若不是自己敛息的手段高明,只怕是瞒不过他。
    这一天,风和日丽,李杰背着书箱从邻村的私塾放学归家,一路上牛家村的村民们非常热情的同他打着招呼,李杰不时地回应着众人的招呼,其中一个手上提着鱼篓的中年汉子笑着说道。
    “大郎!今天下学可够早的啊?某家正好抓了几尾鱼,来,来,来,拿两条回家里吃吃!”
    “是啊,今天先生下午有事,提早放了,呦呵,这鱼可真够大的,伯叔,那我不就不客气了。”
    “客气什么,你帮我们那么多,几条鱼算得了什么!”
    牛家村的人谁不知道村里的那位美艳寡妇生了一个好儿子,读书、农务、打猎、赚钱样样精通,俨然是别人家孩子的典范。
    读书在古代向来是耗资颇费的一件事,寻常农户家里哪里供养得起一个读书人,这小子倒好,自打他读了书,家里不仅没亏钱,反而赚了钱。
    如果只是李杰一个人赚到钱了,村里人尽管会羡慕,但是绝不会对他这么热情,村民们之所以对他这么热情,完全是因为这小子不仅自己赚钱,还带着他们一起赚钱。
    众所周知,宋人对饮食的精致追求远超历朝历代,临安城内大大小小的酒楼、饭店、街边小肆不下几千家,李杰前年随手捣鼓出来的松花蛋在临安城内一炮而红,随后他又手把手的教会牛家村的村民如何制作松花蛋。
    一般而言,谁家要是有了这样的秘方,大多数人恐怕会捂着死死地,生怕被外人学去,但是松花蛋只不过是李杰的随手之作,像这样的赚钱方法他脑子里不知道有多少,一点也不介意让旁人得去了。
    牛家村总共只有几十户人家,相较于临安城内庞大的市场需求,仅凭一村之力显然是无法满足的,李杰除了教授村民制作方法,他还将秘方卖与多家,价格也不贵,几十贯到数百贯不等。
    这价格几乎算是白送了,但是李杰也没想着靠着这个秘方赚大钱,真正赚大钱的还是制糖的方子,这几年尽管他没有大规模的制糖,只是每个月偶尔零零散散的做上一批,即便如此,三年时间靠着制糖他也赚到了近二十万贯,当然这块收入他是瞒着穆念慈的,怕吓着她。
    松花蛋的秘方之所以货予多家,主要是为了防止被有心人盯上,秘密,之所以是秘密,那是因为知道的人少,一旦知道的人多了,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
    卖了多家的秘方就不再是秘方,迟早会流传开来的,但是这中间会有一个时间差,那些花钱买秘方的人就是靠着这个时间差挣钱,某些财大气粗的大酒楼买这方子压根不是奔着挣钱去的,而是为了丰富自家酒楼的食谱,毕竟这东西的利润不高,而且还颇费功夫,那些大商家还瞧不上这点蝇头小利。
    利润不高是相对于那些大商家而言,对于牛家村的百姓来说,松花蛋带来的收入已经非常可观了,他们花费十五文到二十文不等的价格从其他村庄收购鸭蛋,然后经过特殊工艺制作,约莫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再以二十五文左右的价格卖与临安府的酒肆。
    李杰此举无异于直接给村民送钱,这年月乡下人有的是力气,只是苦于没有赚钱渠道,勤快一点的农户,长此以往,只此一项的收入就能够比肩过往全年的总收入。
    谁不感激他呢,这两年村民们一个劲的往家里送各种东西,什么米啊、猪肉、羊肉、鸡、鸭、鱼、蛋几乎就没断过,偶尔兼职猎户的村民还会往他家送上各种野味。
    起初穆念慈一直推脱不要,但是实在是拗不过质朴的村民,慢慢地她也就习惯了,她心里也知道,自家儿子传给他们秘方的价值远远超过这些东西,后来索性便不管了,打那以后,家里基本上就不需要再去市集上购买吃的东西,村民们送的东西完全够他们娘俩吃的了。
    “对了,大郎,你家里今天好像来客人了,你赶紧回去看看吧!”
    ‘客人?家里能来什么客人?穆念慈自幼被杨铁心收养,自从杨铁心、杨康相继逝世,她哪来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