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家主陈元安到帅府来访,知府大人的铁腕处理,把他也吓得不轻,在家稳了几天神后,决定来拜访一下沐帅,以求心安。沐英对这些大家族的家主也很重视,闽地的稳定离不开他们这些人,所以,很热忱的接待了他。
陈家家主也带来了几车礼物,陈元安知道大帅廉洁,生怕沐英拒绝,讪笑着望着沐英,沐英对侍卫们点了点头。为了让陈元安心里踏实下来,沐英同样让顾慧茹和宁晓晓出来挑选礼物,两女笑眯眯的跑出内室,当面挑了一堆各自喜欢的物件,高兴的脸儿都红了,沐英也不避讳陈家家主,在一旁微笑着,一副满意的样子。
陈元安心里踏实下来,他很感激沐英的态度,能够让大帅的内眷出现在这里,这说明沐英并不避讳他,他很满足,这一点,足以让陈元安在朋友面前,吹上几天牛了。
当内眷回屋后,两人开始就闽地的局势进行了沟通,沐英表示,闽地的稳定是当前的大事,希望陈家给其他家族做出榜样,全力协助官府维护闽地的秩序,确保闽地的繁荣与昌盛。
陈家家主陈元安,当着沐英的面,表示自己带领陈家,绝对服从地方的治理,力求推动地方政治经济的稳定局面,一切以大帅的意识为中心。反正什么话好听,就说什么,拍马屁拍的山响。
沐英待陈元安说完,笑着问:“陈先生,泉州将军账下,有一名张兴武都尉,从小跟着我长大的,我们都是孤儿,我被义父养大的,他呢,就是我带大的,我当他是亲兄弟,目前尚未婚娶,陈先生如有年龄合适的女孩子,帮忙做个媒,不知意下如何?”
陈元安兴奋的站了起来,连连说:“大帅这是给我们陈家的面子,让我们高攀了,老朽膝下正有一孙女,容貌尚佳,尚未许亲,张将军若不嫌弃,老朽斗胆提亲了。”
沐英大手一拍,说:“陈老先生,以后我们就是亲家了,这样吧,挑个良辰吉日,我请知府大人亲自主持,你看如何?”
陈元安激动地搓着双手,激动地不知道说啥好,沐英吩咐侍卫,让厨房多做几个好菜,今天要陪亲家好好地喝几杯,然后派人去将张兴武,从泉州叫过来,正式上门去提亲。
小三子的婚事终于落实了,沐英一高兴多喝了几杯,结果就喝高了,陈老夫子也酩酊大醉,攀上了大帅这个关系,足以让他在闽地横着膀子走路了,于是也喝多了,最后是家人们扶上了自家的马车,回家去了。
沐英喝了个人事不知,顾慧茹和宁晓晓帮他脱衣服,服侍他清洗,最后两人累得都不行了,也趴在床上睡了,睡到半夜,可能是许久没碰夫人们了,于是在醉醺醺中,将两女给临幸了,顾慧茹和宁晓晓在惊吓中,就这样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正式的成了沐英的女人。
沐英早上醒来,见两女躺在身旁,床上斑斑的污迹,明白自己喝多了,做下了男女之事,轻叹了一口气,自己又惹了一笔风流债,只得认了。
躺在床上,头痛的考虑如何处理两女,顾慧茹和宁晓晓知道沐英为难,两女都表示自己不想进沐府去,在外另寻一处宅子,只要沐英每月能过来就行。唐宋年间,经常有高官们在外面惹下了风流债,家中河东狮吼,只得私下置办外宅,金屋藏骄了。
沐英没想到自己为难的事,被两女就这么简单地给化解了,他想,只能如此了。自己想给兄弟娶个亲,结果倒先给自己娶了俩,俩女一左一右的抱着他的膀子,头靠在他的胸部,他反倒自己不好意思起来了。
张兴武得知沐英给他找了个媳妇,死活不肯,沐英大发雷霆,扬言这是命令,不执行就一军律论处,张兴武这才允诺下来,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看的沐英是又好气又好笑的。
知府大人陪着张兴武到陈家去提亲,搞得陈家上上下下兴奋不已,倍有面子。陈家家主陈元安,在家里大宴宾客,炫耀陈家攀上了高枝,弄得其他几大家族家主们,醋劲大发,眼红不已,心想,我们怎么就没想到跟大帅联姻呢。
小三子娶了媳妇,沐英真心替他高兴,婚礼上,一群将军们把个张兴武灌得酩酊大醉,当着蒙着盖头的新娘子、亲朋好友的面,抱着沐英哭的那个惨啊,赵猛几个人拉都拉不开。
参加婚礼的人,才知道沐帅和新郎官的关系,他们都是孤儿,家人们被屠杀一净,为了活命,从小就跟着沐英东拼西杀,大家为新郎官的身世赶到震撼,小小年纪,就承受了大人们都无法承受的灾难,不容易啊,新娘子带着盖头,拉起了张兴武,哽咽的说:“夫君,以后我也是你的亲人了,往后余生,我和你共同面对、承担一切。”
小娘子的话,让张兴武身子一颤,好久没有听到这么热乎乎的话了,小时候,只有爹娘才对他说过。他手探到新娘子的脸边,想摸摸新娘子的脸,结果发现还没掀开红盖头,于是,慌里慌张的将红布碰掉了,新娘子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看向他时,他更加的不知所措了。
沐英笑了,他知道小三子的心结,终于解开了,他心里非常高兴,陈家的这位千金,还真是不错,至少将兄弟交给她,自己也就放心了,这就是缘分吧。
一堆新人进了洞房,沐英与几个兄弟就对上了亲家,几个兄弟将陈家家主、新娘的父亲、伯伯、叔叔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放到了才罢休,就连新娘子的哥哥、弟弟都没放过,知府大人在一旁看的心惊,心里说,这真是一群禽兽啊,将女儿嫁给你们兄弟也有错?
这次喝酒后,陈家人就犯了个毛病,见到了女婿的这班兄弟,都躲着走,边躲边打冷噤,就跟碰见鬼一样。
婚后的张兴武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自从哪天婚礼上大哭一场后,就变得话多了起来,对谁都是有说有笑的,王正明送了一趟辎重过来,看见有说有笑的张兴武,就愣着了,一把拉过他,上下打量,摸摸脑袋,嘴里还直嘀咕:“小三子,脑袋不会出毛病了吧?”
沐英一脚将他踹开了,骂道:“滚吧你,他恢复正常了,你还嘀咕个啥?”
王正明给沐英带来了两封信,一封是先生给沐英的,一封是翠儿写的。翠儿信中充满了思念之情,抱怨儿子快两岁了,居然还没见过父亲,直说你这个父亲太不称职了,而且小飞燕也时常念叨父亲,怎么还不回来。
沐英对翠儿是有深深的负罪感,没有名分还不说,一年都肩部了一面,对她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先生的来信,对沐英将部分坐探卫的安排,很是赞赏,这是明智的做法,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会腾出手来,清除异己,整肃军纪,任何的小圈子、小团体、以及大将们私下的会晤,都是忌讳了。
皇上是不容许有独立于朝廷之外的任何东西,当那些坐探卫被安排进了府衙、县衙、以及军中,都是一颗颗定时雷子,到时候会炸的你粉身碎骨。
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向皇帝公开这些人的身份,让他们为朝廷效力,而不是为你沐英效力,以后你也不能私下与他们会面了,只有这样,皇上才会相信你、放心你。
沐英看了先生的信,大吃一惊,先生考虑问题的深度,是自己达不到的,你安排探子进入县府、军中,你想干什么啊?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刺探朝廷秘密?这些人的身份,一旦暴露,你会落个满门抄斩。
而且这些迟早会被皇上所知,还不如直接交给皇上,表明心迹,直接了当的的袒露,派出这些人是当时战争的需要,打探情报、传递消息、接应己方人员等作用。现在战争结束了,这些人失去了作用,为了给他们谋个出路,只能这样安排。
当下,沐英事不宜迟,连夜给朱元璋写了份奏折,说明因战争时期,自己在敌占区安排了许多的探子,用来打探情报,传递消息,现如今,天下归一,这些人已经失去了作用,考虑到之前都立过战功,为了他们有个广阔的前程,将他们安排到各衙门,做个普通的衙役,也算有个饭碗,能养家糊口。
另外一些人,有着厮杀作战的背景,固安排进了军中,为我大明王朝继续效力,上前线杀敌立功,臣恳请陛下准许陈一民前来,对这些人进行接收,以上安排妥否?请皇上训示。
朱元璋在皇宫,看了沐英的来信,对陈一民说:“你觉得如何?”
陈一民说:“沐小爷做事,滴水不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确是不需要这些人了。”
朱元璋:“这些人数是否是他的全部力量,还有待于考证。”
陈一民:“从最近监视他和他手下的那班人来看,的确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朱元璋:“这么久了,他背后的高人,还是一点迹象都没有发现。”
陈一民:“最近的迹象表明,他那边调动频繁,有一点可以肯定,沐小爷对朝廷还是忠心耿耿的。”
朱元璋:“他是我的义子,当然是我的自己人,这一点毋庸置疑的,只是,我们每做一样事情,必须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的,切不可糊里糊涂的,否则,将会酿成大错。凡是手握大权的、执掌兵权的,都要严密监视,小心点总归是好的。”
陈一民躬身答道:“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