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沉吟了片刻,跪下来冲贾放和林海都磕了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林海给他的馍与路菜小心翼翼地系在背后,然后扶着母亲冲两人福了福,这才慢慢转身离开。
等两人走远,刚才那个一脸凶相、愤而呵斥的茶寮老板这时却望着母子两个的背影,摇着头叹息道:“可怜,可怜……”
贾放却与林海对视一眼,两人都说:“走!”
他俩都觉得有一肚子话想说,得找个妥当地方坐下来商量。
第39章
“敢问如海兄, 对今日之事有何看法?”贾放问。
“子放兄弟,由今日看来,城中的情形, 怕并不是粮商囤积居奇这么简单啊。”林如海压低了声音对贾放说。
这两人找了个热闹的酒楼坐了下来。酒楼里有说书的,说到精彩处, 喝彩声此起彼伏, 没人在意贾放与林海两个人究竟在商议些什么。
方才一路过来, 林海已向贾放透露了, 他此行上京, 乃是为了明年春闱。别看林海小小年纪, 却早已有了举人的功名在身。此次来京是想探访名师, 并且在京里找个妥当的地方住下,安心备考。
至于前次贾放见到林海与水宪在一起吃饭,那是因为水宪之母和姑苏林家本就是拐着弯儿的亲戚。林海进京, 连临时住处都是北静王府帮着找的。
贾放一想也是, 林海不是祖上五代列侯吗?和北静王府沾亲带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两人一见如故, 一致决定以后用表字相互称呼,林海字如海,贾放字子放。
贾放将德安县的见闻一一说给林海知道,林海听得大感兴趣,就那“流民营”的设置连连追问,问了贾放很多问题, 最后叹息一声,说:“看来京城以西有令尊和四殿下主持大局, 东路却无人有此魄力。”
贾放压低了声音,问:“难道……监国的那位,就不管吗?”
林海反问:“怎么不管?……但是难啊!”
“听子放所说, 德安县令显然是被四殿下与令尊说服了,以一县之力,扶持十万流民,这是旷世未见的壮举。但京畿东面的几座县城,既没有太子亲信在,各县县尊又没有如是魄力,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也是有的。”
贾放默默无语,心想:到底还是因为朝争的缘故……东路的那些流民,太可怜了。
“粮商那里,又怎么说?”贾放诚心诚意向林如海请教。
“太子有些幕僚,在去年岁末的时候放出风声,说是太子监国时要推行新政,新政之一,便是要削减各州府的路税。各大粮行由行首出面,联名上表,表示反对。如今正好遇上大旱之年,他们便也不买太子殿下的面子,反正可以推说存粮难得,成本高企。”
贾放傻了:“削减路税,对粮商来说,难道不是好事吗?”
路税就是过路税,这税降低,粮商运粮的成本就降低,难道粮商还会不乐意。
林如海的表情有点儿讳莫如深:“想想,再想想!”
贾放马上就想明白了:“想是各大粮行原本就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些地方经营他们是有优势的。一旦削减路税,别的粮行就会加入与他们竞争。”
林如海赞贾放:“子放兄弟于经济事务上敏锐得很。”
贾放:别吹捧我呀,你自己才是厉害的那个。
这林如海也不比贾放年纪大多少,却事事通透,一看就明白;而贾放自己……则要想一会儿。
但即便如此,林如海还是掩住了一件事没说:太子是国之储君,这些粮行们敢于同太子作对,公然联手推高粮价,害得京畿一带民不聊生,再考虑一下随之而起的市井流言,这背后的推手,显然很有来头。
这些却不便林如海明说了,好在贾放不笨。
可是,粮行们在这个时候发难,就真的没人管吗?——贾放想,若他是当政者,且得抓一个“典型”出来,好生处罚一回,罚到他们肉疼,其他粮行怕是才会收敛些。
贾放将他的想法略略向林如海透露,林如海赶紧摇头,说:“我知道子放的想法,人人都觉得太子殿下应当如此——可是太子不能师出无名,如今粮确实是贵,从四方调运到京城也不算容易,若真是这个时候针对了粮行,怕是就没人肯往京里运粮了。”
贾放心想:这么说来,这个朝代确实还是尊重私有产权的,不会动不动就抄没普通商人的财产……还是说背后有更多的弯弯绕?
“总之,商家之事,最好还是用商道的手段来处理,”林如海说,“这是家中长辈曾经教导小弟的。”
“但是我还是有一事想不通,”贾放皱着眉头道,“纵使各粮行对太子新政有所不满,所以联手抗住粮价,那么‘天一生’麾下的粮行,是否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坚持不肯降粮价?”
“天一生”,就是北静王。
贾放早就从兄长贾赦那里,听说了北静王水宪做的生意覆盖了各个行当、各种财货,除了盐铁这两样他不沾,其他领域就没有不涉足的。
早先贾放再三向救起的男孩确认,说是京城里没有一家粮行不维持高粮价的,他心里隐隐约约起了疑——囤积居奇,借旱灾牟暴利,难道这水仙小王爷也有一份?
再想起当初在晚晴楼上的那一问,水宪直指他贾放“纸上谈兵”,说他那句“有粮者出粮”根本不切实际。可实际上水宪自己也同样是那个不愿出粮的“有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