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5章 纵论世界
    唐代贵族盛行养昆仑奴和小型犬(松狮和八哥)。
    昆仑奴乃是番商不远万里从西昆仑带至大唐。非洲在历史上便是西昆仑。
    不过因为实在是太远了,中间又多有战乱,不管是走陆路还是海路,都不能保证平安抵达,所以昆仑奴是稀缺物种。
    然后,就有聪明商人,从南海诸岛上捕获土著带回来,冒充昆仑奴,主要都是黑黢黢的,看上去也差不多,只是矮小些。
    贵族称这些人为伪奴。是求之不得之下的替代品。
    然而东南亚一带的土著身材上更接近唐人,灵活机敏,学东西也快,反而比昆仑奴优秀,然后大获欢迎。
    “这里,只有海路?”
    “是,南海中一片大小海岛。”
    “有多少路程?”
    “至交州近三千五百里,但若是从南诏穿陆真腊,再至堕和罗走室利佛逝,便可直入腹地,左右上下不过海路百里。”
    李适指了指诸岛下面的大岛:“这是何处?”
    “陛下,这便是罗娑斯,有人称其为绝岛,我朝商船多有探访,以为是大陆之极南,其实不是。
    此岛再往南七千里有一大部洲,终年积雪覆盖,寒彻骨髓,那里才是极南之地,与极北之海相对。”
    张军拿着小木杆,给皇帝和首相科普了一下地理常识:“此线为地之守中,距日最近之处,一年无四季,常年酷热。
    可称其为赤道。以赤道为线,以北,便和我巨唐相似,除去极北之地,当秋则秋,当春则春。
    而赤道以南,便是这罗娑斯大岛,与巨唐正好相反,此时我巨唐为冬日,此地便是盛夏,然明岁盛夏之时,此地寒冬笼罩。
    此大岛可称之为洲,东西逾八千里,南北四千里,无猛兽,极善牧养,物产不多,唯多矿产,以金银铁等矿之量,数倍于巨唐。”
    “节下熟知天下矿藏?”李勉皱了一下眉头,扭脸看向张军。
    “增不敢言熟,略知一二。”
    “哦?来,节下为老朽讲讲我巨唐域内之矿藏如何?”
    “不敢,首相相询,增知无不言。”
    “若论矿藏,金银乃小物,首推铜铁,”李勉喻有所指,用手指指了指墙壁:“节下便请为老朽讲讲,我巨唐铜铁所藏如何。”
    老头这是看张军一直和皇帝说金银什么的,怕皇帝起了贪念,在一边敲打了一下,不过也是想了解一下的意思。
    “首相相询,增便献丑。只是论矿藏,我巨唐确实算不得丰茂。若只论我唐域之内,铜矿首推饶州,乐平县境。
    陛下,首相应知,铜银多为伴生,饶州一地铜银,当占我巨唐全域五数之一,或四数之一。”
    “何为伴生?”李适问了一句。
    “各物均有杂质导致杂驳不堪,工匠需以人力提纯得物。这杂质便为伴生。有金必有银铜,含银之金色青,含铜之金色黄。
    而有银必有铜,反之,有铜之处也必定生银,只是或多或少之差。”张军换只手,拿铅笔在墙上画,把饶州标记了一下。铜。
    “第二当属恭州,现为云南王所控,盛产区为唐兴县域。”张军又标一下。
    这会儿南诏还只是地域性称呼,并未建国,在大唐朝庭这边还是以云南王相称,这是大唐皇帝封敕的官称。(岭南六诏,大唐支持南诏统一了其他五诏)
    “第三当属会州,此地盛银,铜,均在乌兰县域。此地现为吐蕃所控,只是夷狄愚蛮,空守宝藏而不自知。”
    “第四,便是卢龙,以及渤海王至室韦之地,矿藏虽小但在于数量极多,多有分布,尤其安东有大矿。”
    张军抬笔标记了一下,想了想又说:“首相,矿藏资源乃国之命脉,是发展的基础,资源是一国之根基。
    若只以大国风度而避讳种种,某认为,此是自误。国国之间素无长情,不外乎资源争掠,人丁如是,物产如是。”
    不管是回鹘还是吐蕃,和大唐纠缠上百年,不外乎就是抢地盘争人口,也就是资源掠夺,争占生存空间罢了。
    李勉思忖了一下,看了一眼李适,微微点头:“节下但言便是。”
    张军也点了点头,手往半岛一指:“太祖于百年前兴师辽东,置安东熊津两都护,独留新罗。
    新罗小国不知有恩,多次寻衅,窥探安东熊津,数次争伐不休。适逢西北糜乱,朝庭不瑕兼故,是以新罗得逞,始以同江为界。
    然多年以来,彼并未安静,每每蠢蠢欲动。是我巨唐惧之撮尔小国么?
    而渤海一国,受我巨唐天恩得以称王守国,可并不遵循臣子礼度,侵扰蚕食终未断绝,勾连奚与室韦,与回鹘友善相交,何以令之?”
    李勉眯了眯眼睛,一脸无奈:“节下,有话便讲就是,此地就我君臣三人,不用左右而言他。”
    张军笑了笑:“陛下,首相,辽东之地,多金银铜铁,无烟石炭,一地当抵巨唐全境,而辽东处海,尚可东顾扶桑。”
    “全境?”李勉挑了挑胡子。
    “全境。储量之丰沛,令某赞叹。尤其盛产金铜。”
    李适看着地图猛揪胡子,内心颇为纠结。
    张军继续介绍:“唐域内多铜之地,尚有宣州义安,鄂州永兴武昌两县境,再则绛州。绛州之铜,实为大唐储量偏下之地。”
    绛州是大唐最主要的产铜区,全国的铸币厂绛州一地就占了七成之数。
    可是,张军说,这里的铜矿是境内最小的。这就有点刺激人了。
    “当真?”
    “自然。除此外,并非别处再无铜藏,只是储量规模远不及此七处。”
    其实还有几个地方张军没说,像贝加尔湖畔,金川,不是在回鹘就是在吐蕃,说了也没有意义。
    “节下要下南诏,是早有此意啊。”李勉捋着胡子摇了摇头。
    张军也摇了摇头:“首相还真估错了,增欲下南诏,一是寻回故地,二是阻断吐蕃,三是为铁,再次才为铜。
    当下我巨唐需首重军武,军武首重钢铁,某为此不惜一切。
    此次演示之火器首相以为如何?但其极耗钢铁,次之是大量的铜。而钢铁尚有其他极大用处,可谓处处皆需。
    数年之内,某眼中只有钢铁铜与石炭,哪里储量多,哪里便是某之目标。只要能确保巨唐龙腾,某无所不可为。”
    李适激动,李勉触动。
    老头捻着胡须原地转了几圈,摇了摇头:“太难。太宗尚武,勇将无数,尚需数次东征,糜耗十数年,耗资亿万。
    此时巨唐左右恶邻,如何能倾举国之力?”
    张军笑着说:“首相多虑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何需倾举国之力?
    此际,四镇倾覆,怀光希烈灰存,多路军伍归肃,正值去军还政之时,各道尚存藩镇军使诸团练何去何从?”
    “嗯?”李勉眼睛一亮,看向张军:“节下之意?”
    “辽东之地,大唐有太多时日未曾专注了,”
    张军用手里的小木杆在墙上敲了敲:“不如便以诸藩镇军使团练为大军,镇肃安东境域,复我盛唐之威。”
    让这些藩镇军使还有各地的团练兵马都去安东吧,让他们在那里重振大唐的军威,收复失地。
    李适感觉妙计,抚掌大笑。
    李勉琢磨了一下,摇了摇头:“难。难者有三。一为物资糜耗,后勤之事如何解决?二是编练,如何统属。
    第三,节下准备如何说服世家阀族?你张家亦在此例。”
    这会儿大唐在数代皇帝的努力下,原来的五族七望确实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势力依然壮大。
    而且为了分化五姓七望,数代皇帝又扶持了一些新的名门望族,像关中四姓,关陇八家之类的新兴世家。
    这些世家虽未成阀,但在朝庭里的力量也相当可观。不过和五姓七望不同,这些新兴世家中,很多都是拥护大唐的忠臣良将。
    但不管怎么说,世家就是世家,在家国时代,利益交关的时候依然会成为一种阻力。
    而按照大唐的用官原则,五品以上不论文武中外,九成九都是这些名门望族世家门阀的人,想避都避不开。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大唐吏治很宽容,基本上不会出现杀头或者诛连全家的事情的原因,差不多就是贬斥,流放。
    就是因为这些世家大族牵连太广太深,彼此通婚,相互举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复杂的让人头疼。
    像张军,出身关中张姓,蒲州张氏,娶个媳妇是卢阳李氏。
    这么说吧,张卢两家出来的宰相虽然没有韦氏杜氏多,那也有十好几个。可见一斑。
    而且这个时候吧,和后世还不一样。放在现在,亲戚之间几年不走动基本上也就忘了,不存在了。
    但是这会儿不是。哪怕十几二十年未曾走动后辈之间都不认识,但只要拿出证据证实出身,一看是我老张的种,不管什么事情马上出头。
    这就是家族观,也就是世家大阀的作风。认亲不认理,认血脉不认人。所以他才能壮大。
    “这也是某今日想和陛下,首相商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