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章 简清相面
    “那个,赵二哥,你多踹点下来,回头晒干了,炖银耳汤喝。”
    “银耳汤?”赵二惊讶至极,上下打量简清,“你喝得起吗?”
    简清想一脚踹死赵二了,横了他一眼。好在赵二也是和简清闹着玩儿的,他还真就下了一番力气,给简清踹了有一簸箩多,两人这才回了位于二楼东头南面的房间。
    客栈呈口字型,南北向长一些,东西窄,估摸也是朝向不好,客人也不大喜欢,价格略低一些。
    不一时,客栈那边说吃食已经布置好了,简清和赵二在一楼的大厅里头吃面,两样下菜的小食,面条用的是肉沫浇头,简清吃得挺欢。
    门口传来一声拖长了的“吁”的声音,紧接着,便是一个身穿蓝羽缎氅衣,粉底皂靴的中年男子捏着马鞭进来了,他身后跟着一个身穿青布棉袍的男子,掌柜的见了,忙迎过去,“客官是住店吧?”
    这会儿,天擦黑,也只有住店了。
    男子环视一圈,目光落在简清二人的桌上,“两间上房,两碗打卤面,送到客房来即可!”
    男子带着长随上去了,简清低声问赵二,“赵二哥,你猜猜这人的身份呗!”
    “这怎么猜得出来?”赵二扭头去看那人,只看到了那人一个背影,就凭一面之交,猜人家身份?赵二摇摇头,“不知道。”
    “我知道!”简清手指头在桌上敲了敲,沉吟片刻,“我要是猜对了,赵二哥明日请我吃驴肉火烧,我可是听说这边的驴肉火烧特别好吃。”
    “成!”赵二觉得这个要求不难。
    “此人两榜进士,官居七品。”
    “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他身穿玉色内衫,此一可以从衣领看出,青色绿边腰带,深青色棉袍,一个严格遵循忠静冠服制度的人,必定是七品以上。他手上拿的马鞭很新,并不是用旧了的那种,一个在北边跑的老练的武官一定有两样东西会被视作性命,因为常年用,也会显得旧而厚重。”
    “马鞭和武器?”赵二也是常在北地跑的老将了,他一言猜中,也很佩服简清,小小年纪,眼光毒辣。
    “不错。他马鞭很新,说明平日里骑马不多。他一进来,先四处环视一番,很显然是有所警惕。他明显饥肠辘辘,但不知道要吃什么,看到我们吃,他才要了同样的吃食,只能说明,他并非北地人。一个什么样的朝廷命官才会在这近年关的时候,不在家里做账,为自己求一个好的考绩,不四处钻营,反而在外奔波?”
    “御史,监察御史!”赵二倒抽了一口凉气,若非亲眼见识,他真的想不通,一个只照一面的人,居然可以从对方的衣着和行踪可以看出这么多玄机。
    赵二敬佩不已,起身拱手,“简兄弟,领教了!”
    简清摆摆手,“这不是最重要的。既然你已经猜出了他是监察御史,应该知道,他也是跟在我们的后面,从山西那边过来的。”
    “你这又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不是保定府这边的?”
    “他身上有一种青北山羊奶特有的膻腥味,且他穿的粉底皂靴,鞋边缘上有那种大颗粒的红黏土。赵二哥还记得我们在下关的时候喝的那羊奶?还有车轱辘上到现在还沾着那种红黏土,青北山羊和红黏土两种特征,附近唯有下关那个地方才会有。”
    简清补充道,“如果是长距离赶路,靴子上会沾上别的泥土覆盖掉,而且文人不比武将,最起码两三天要换一次衣服,或是骑马迎风吹时间长了,那种膻腥味会散一点,不会一直这么浓烈。因此,我分析他和我们一样是从山西来的。”
    赵二越发佩服不已了,简清提醒道,“如果是在山西道的监察御史,这人应是叶希平,我猜他这一路不会太平,如果我是代王,为了栽赃嫁祸,一定会在保定府弄死叶希平,如此一来,偷挖矿山的罪名就可以嫁祸在燕王头上。”
    赵二腾地站起身来,他连忙朝外走,简清拉住了他指了指柜台,“要不,赵二哥先付账了再去寻王爷?”
    赵二这才想起来自己的任务,但是,这件事非比寻常,不管简清的推论是对还是错,他既然听到了,就不能不通报给王爷。赵二将手里的十两银子拿出来,塞给简清,“简兄弟,我去去就来!”
    简清这才放他走,她此番出来,只带了五两银子,是她娘非塞给她不可的。原先是五十两,但她死活不要,最后只拿了五两。简清也嘱咐她娘,等和李蒲他们分开的时候,送十两银子的红包给李蒲,作为李蒲和东儿将来成亲时候的贺仪,她娘答应了。
    既然赵棣给她安排了一个贴身监视的人,她怎么能让人白监视呢?且刚才,她也卖了好大一个人情给赵棣了,消息可不能是免费的。
    简清抛了抛这个大元宝,妥妥的官银,她塞进了兜里,转身上了楼。
    店里的小二等人见她手上有了银子,虽然还是穿一身破旧的羊皮袄,也不那么轻视她,对她热情起来,殷勤地为她抬来了热汤沐浴。
    赵二一出门便遇到了来寻他的人,是他哥赵一赵遐,兄弟俩一个叫赵遐,一个叫赵远,都是“远”的意思,这名字取得倒是挺有学问的。
    “王爷来了吗?”
    “嗯,跟我来!”
    城门大街上,中间正对着县衙门口有一家绸缎铺子,门脸儿挺大的,一共有三间,兼卖一些杂货。布料都是从江南那边运过来的,时新的料子,在北地一向很受欢迎,黑底金漆大匾上写着“锦绣江南”四个字。
    天色已晚,店里已经没有客人了,只留了一扇门,赵一带着赵二直接进去。
    掌柜的在一盏油灯下算账,听到动静,只抬头看了一眼,点点头,又埋头做事去了。赵二来不及打量这店面,便已经穿过了店铺,过穿堂,绕过了一道石插屏,一个庭院,小小三间厅后面才是正房。
    正房一共三间,灯都亮着,廊檐下左右挂两个红纱大灯笼,将庭院照着满地亮。
    门口站着沈仓,看到兄弟俩,稍微掀开点帘笼,朝里探了个头进去,喊一声,“爷,人来了!”
    “叫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