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走不得了
    二月初六,北京,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
    三十三岁的崇祯皇帝迎来了他的生辰,宫中却是一点喜气也没有,反而一片凋零肃杀景象,皇城之中甚至弥漫着尸臭之味,以致宫妃贵人不得不躲在屋里,靠着那熏香味才能压住胃中传来的呕吐感。
    去年冬天开始的瘟疫已经让大明帝国的京师成了死地,据顺天府奏报“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京外百姓十室九空,户丁尽绝,京中居民染疫死者二十余万。”
    起初,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还组织人手收敛尸体,京营也一度参与其中,但当发现抬尸的兵丁很快也染疫之后,没有人再敢去收敛尸体,只能由死者亲人自行拖出城掩埋。
    那些全家死绝的则闭门于家,官府能做的仅仅是在死者家附近撒上石灰。
    无法收敛的尸体在严寒之中就那么冰冷的、僵硬的冻在屋内,开春之后,这些尸体成了北京所有人的噩梦。
    腐臭,到处都是腐臭。
    庆幸的是,一个在京中侯补的福建举人提出“刺血法”有效缓解了瘟疫,否则,还不知道这场大疫要死多少人。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崇祯的案前放着提督京营的成国公朱国纯的一份奏报,成国公称经此大疫,京营原定兵员十万数已减半,余下五万也多半不足用,若闯军攻取山西扑向京师,则京师将面临无兵可守局面,因此成国公恳求皇帝赶紧将山海关的辽军调入京师布防,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大学士陈演、魏藻德、王永吉、吴麟征等也先后上疏,要求尽撤宁远之师入卫京城。至于辽军尽数入卫京师后关门怎么办,所有人都是心照不宣的保持沉默。
    崇祯在几次迟疑之后,终是遣使前往山海关、宁远分别向辽东巡抚黎玉田、山海关总兵高第、宁远总兵吴三桂宣诏。
    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奏请发宫中太监上墙助守,如此可用内监四五千人,虽说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崇祯依旧御准,他现在真的是没兵可用。
    京中原先能战之兵不过御马监所辖数千兵,却都由总兵周遇吉提领前往山西抵御闯军,即便如此,山西巡抚蔡懋德也是每日八百里快马向京师求援。
    崇祯无奈只得派出最后一支他认为还堪用的兵马,就是京营副将熊通所领的2000士卒。
    然而让崇祯万万没想到的是,熊通带兵刚到山西就投降了闯贼,还恬不知耻的跑去劝降周遇吉,好在周遇吉对大明真是忠心,怒斩熊通将其首级送到了京师。
    然而次日,崇祯就收到了太原被闯军攻克的噩耗,守将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战尽殁,巡抚蔡懋德自缢死。
    攻克太原的闯军稍作休整就向忻州进军,城内官民迎降,驻守代州的周遇吉凭城固守。
    如果代州再失守,山西就要全境沦于闯贼之手,届时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就会毫无阻拦直入京畿,无人可挡。
    崇祯的心真的很痛,登基十七年来,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要让上苍如此惩罚他这个天子。
    他自责,他痛苦,可他没有办法。
    他只能不断激励自己要勤政,绝不能耽误国事,试图以自己的勤勉力挽狂澜,中兴大明。
    可是情形变得更加坏了,在他的勤政下,大明即将要覆亡。
    他三十三岁的生日也充满了亡国之君的悲凉景象。
    朕是前世造了什么孽,老天要这样折磨朕!
    “叭”的一声,暖阁中传来的清脆碗裂声惊动了外面的值守内监,他们慌慌张张进来有些害怕的站在那里。
    崇祯没有去看这些忠心的内监,而是看着地上的碎碗有些失神。许久,他有些不耐烦的起身,他已经懒得再去翻塘报下的奏折,那些奏折全是无用的话,没一个能真正为他这个皇帝拿出解决方案的。说来说去,不是伸手要银子,就是伸手要兵。
    天可鉴,若是朕有银子,有兵,能不给下面吗!
    能看着局势一天天变坏吗!
    难道朕就真是一个吝啬、贪婪成性的守财奴,望着自己的江山一天天崩坏,却守着一堆银子数了玩吗!
    “宣李明睿!”
    崇祯不想在京中束手待毙,他不想做亡国之君,早在去年他就有意效仿晋元、宋高南迁。
    正月初七,崇祯秘密召见了多次主张“南迁图存”的左中允李明睿,在只有心腹内臣和李明睿时,崇祯亲自走下案阶对李明睿推心置腹道:“朕早有南迁图存之志,只朝中无人赞勷,诸臣不从,这才拖延至今,今叫卿来便是叫卿拿出章程的。”
    李明睿早就南迁路线,以及随行护卫,饷银和留守事宜写好了奏疏,当下递于崇祯。
    崇祯看后觉得甚妥,但苦于此事不便由他这天子主动提出,毕竟有损失脸面。
    此时正好那位带兵攻打自家城池的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派人上奏说闯贼已经称帝,贼军势大官兵根本不可敌,故他李建泰愿奉皇太子南去。
    由此,是否南迁留都便由私议公之于朝堂,崇祯大喜过望让李明睿上书南迁,欲借这公议定下南迁之事。
    在李明睿的这份奏疏中,南迁不是南逃,而是御驾亲征,这是给皇帝留了充足的面子。
    崇祯以为朝臣们一定会勷赞于他,毕竟这帮子朝臣也不会想留在京师等死,可让他失望的是朝臣们却唯唯诺诺,不置可否。
    内阁大学士们更怕皇帝南迁留下他们在京中辅佐太子居守,变成替死鬼,于是煽动下面的人上书反对南迁。
    更叫崇祯气极的是左都御史李邦华竟上书宣称,说什么“陛下应当守社稷”,若实在要南迁图存,也当由皇太子去南都监国,皇帝居守,而不是什么皇帝亲征,太子留守。
    “这帮人是一定要朕死吗!”
    崇祯愤恨之下撕了李邦华的上书,气消之后对内侍王承恩轻叹一声,道:“即有如天之福,勤王兵及时赶到守住京师,万一哥儿监国南京,怕会重演唐时灵武旧戏,此非社稷之福。”
    王承恩不敢言。
    李明睿进宫后,崇祯如见救星般上前拉住他的手道:“非朕不愿让哥儿们去南都,实是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家做得甚事?”
    李明睿摇头苦笑:“陛下不知,现外面都说臣言乃是邪说。”
    “卿不必理会,朕知你便可,来人,给先生上只凳子,朕要与先生定大事。”
    李明睿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陛下,恕臣直言,陛下现在就算御驾亲征也无法了。”
    “怎么?”
    崇祯愣住。
    “臣刚收到消息,淮扬那边起了民乱,河南的闯军趁势南下,陛下亲征之事已再无可能。”
    说完,李明睿长叹一声,双目皆泪。
    崇祯也是惊呆,半响才喃喃道:“朕不能守社稷,却能殉社稷。”
    言罢,眼前一黑,眩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