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姬清婉坐在妆台前,木卷云舒,倾泻下来的长发,鲜艳红裙,白皙的妆容惊艳无比,在这扑朔迷离的灯烛映照下,娇艳明媚,不可方物!
滴答滴答,木质台阶上响起了缓慢得践踏声,在这深夜之时,不请自来者,非奸即盗,只是盗贼绝不会如此从容淡定地行窃。
姬清婉无动于衷,仍然端庄地在梳妆台前梳理着长发,屋外的一举一动她都感受得清清楚楚,客人因她而来,二来客的身份,早已心知肚明!
房门不推自开,叶云仍然是白天的装束,唯一不同的是手中拿着透着寒气的易水寒,此剑如寒冰,在乌黑的剑鞘中冰封者,世人只知易水寒,却从未有人看到过它的真面目,因为有幸看到的人,都已经命丧黄泉!
“别来无恙”
“等候多时!”
当叶云来到姬清婉的身后的时候,她忽然如同蝴蝶翩翩起舞,一个转身轻柔地闪到叶山的身边,身上所散发的淡淡幽香蔓延到鼻尖,好奇地打量着叶云。
“你是谁?”
“你又是谁?”
“叶云”
“念情轩婉清”
两人几乎闻声同时眉头轻皱,都感觉对方在说谎,这就像两个骗子的对话,明明都知道对方在骗人,却仍然需要去博弈,尽可能地打探对方的底细。
“魅惑妖术五十年前随着南越的皇室灭亡已经销声匿迹,你是南越后人。”
叶云直直地盯着她的眼睛,姬清婉此刻与叶云的距离不足一指,她灵动的眼睛含情脉脉地看了叶云一眼,叶云不禁为之一荡,差点就把持不住。
听到叶云的猜测,姬清婉的玉手轻轻拂过叶云的脸庞,轻盈的身形走到窗边,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红灯笼将这片繁华的闹市照的通明。
“你还真是一个自大的家伙,如果我是南越后人,被你猜到,我会让你活着走出这念情轩吗?”姬清婉清瘦的娇躯在微风中挺拔,背对着叶云冷淡地说道。
“呵呵,或许不会吧,你不必知道我是谁,我只希望你不要将赵方陵李闻星李景瑜三人牵扯到你的事情中,他们三人还很单纯幼稚,往往这种是最容易被利用的,单凭妖女姬清婉之名,这天下便少有男人可以抵挡你吧。”
话音刚落,姬清婉的修长的红裙就在飘荡起来,无形的压力压迫而来,但是叶云不为所动,姬清婉转过身来,一步一步地走近。
“你到底是谁?楚都的一个太学陪读却知道这些江湖隐秘,说出去如何让人信服呢。”叶云竟然猜出她的真实身份,折让姬清婉内心十分震惊,甚至隐隐动了杀机。她当然也调查过叶云的身份,但是关于叶云的身份来历,仅仅只能追溯到两年前。现在姬清婉已经可以百分百确定叶云现在的身份只是一种伪装,姓名身份。
电光火石间,姬清婉想到唯一可以试探出他身份的方式。
她温柔地浅趴在叶云胸前,颔首轻笑,倾国倾城,只是叶云的眼睛就像无底的深渊,就好像没有七情六欲似得,其他男子无论王公贵族江湖侠客,在她面前根本难有招架之力。
“到底是个薄情郎还是个冷漠的疯子,竟然如此人家如此冷淡。。”
香风袭面,就在她离开叶云的身边之时,柔软的红菱突然之间从叶云的左右两侧向他的腰部袭来,红绫本柔软之物,此刻看上去却锋利如刀。
叶云并未拔剑,闪电间用剑鞘扫出一个圆形,另外一边跃身而起,踩着红菱的攻势身体堪堪后退了一步,化解了姬清婉的攻击。
不打招呼就动手,果然是妖女风范,魔道之人行事百无禁忌。
“我不想与你动手,只是提醒你不要利用他们三人即可,至于你的身份,我会守口如瓶的。”叶云不愿在此大动干戈,这里是京城,闹出动静对双方都没好处。
离开没走正门,而是眨眼消失在屋顶。出色的轻功让姬清婉再次见识了叶云的强大的武功。
“到底是谁呢?”的确如叶云所说,她就是南越的后人,之所以被称为妖女,因为她所代表的势力都是女子,毕竟天下大势都是男人来主宰,弱女子想要光复南越,只能依靠男人来达到某种目的,所以在江湖上才会将她们称之为妖女。
看来必须要细查此人了,谁也没想到在京城中竟然藏着这等高手,不过如今摆在面前的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既然叶云并非想要插手自己的事情,只能暂时将他先放一放!
大楚皇宫,楚怀王将文武祭的事情安排给宁王与温侯,自己则关在宫中,整日琴弦美色,以此来逃避世物的烦恼,更不想再看到秦国的使者于颉等人的嘴脸。
上次宫宴不欢而散,严格来说楚国的确在五国使者面前丢了面子,楚怀王身为大楚的帝王,帝王之尊,在强秦兵强马壮与于颉的能言善辩面前,也貌似无可奈何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国家的实力在那摆着呢。
但是仅仅只过了半天,安仁殿内,楚怀王遣退了所有的侍从,包括永远在他身边服饰的高公公。
凝重地坐在龙椅上,御桌前,跪着一个全身都隐藏起来的黑衣人。
“天策军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不是说过没有我的旨意不要轻易离开天策军吗?”楚怀王语气不善地说道。
“事关重大,属下不得不回。天策大将军项跃身受重伤,死生难测!”黑衣人低着头带着哭腔的语气说完这句话!
嘭地一声,御桌上高高摞起的奏折一下子四散落地,楚怀王被这个消息吓得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奏折散乱地掉得满地都是。
他在怀疑是不是自己耳朵听错了。
“你再说一遍,天策军怎么了,天策大将军项跃到底怎么了。”楚怀王歇斯底里地吼道。
“天策大将军在南戎城受到秦国刺客假装朝廷钦差传旨,暴起发难,项大将军被秦国隐剑东方离重伤,昏迷不醒,危在旦夕!”黑衣人用绝望的语气说道。项跃乃楚国的门户,天策军更是大楚的王牌,潜龙榜第四名的项跃,更是代表着大楚的军威的代表人物,丢城尚可接受,但是项跃万万不能不能出事,不然南疆的军心打乱,大楚民心不稳呀!
楚怀王软弱无力地倒在龙椅上,嘴里仍然碎碎念着“项跃危在旦夕,项跃危在旦夕。大楚举世名将只剩下北凉幽燕郡主,四面楚歌,四面楚歌呀,再加上最近本就神情涣散,楚怀王已经有些癫狂。
“皇上,现在不是伤心难过的时候,应该商量对策啊,大将军的重伤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呀,这只是缓兵之计,必须想办法来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乱局啊。”
“解决乱局,拿什么解决,秦国兵强马壮,广陵外线已丢,如今项跃重伤垂危,谁来改变乱局呀。。。”
“大将军出事,天策军仍然完好无损,我大楚南方还有两条防线,再者幽燕郡主也可以帮助挽回局面呀,我大楚人杰地灵,何愁找不到可以担当抵御强秦之名将呢?”黑衣人还在劝慰着楚怀王!
“五国文武祭刚刚开始,你可知道这文武祭代表着什么嘛?或许你不知道,今年是第三十届文武祭,整整百年,百年呀,文胜掌文风,武胜可兴兵,可以兴兵呀。。”
原来今年是百年文武祭,这些规矩恐怕早就被人遗忘了,毕竟百年之后的事情水还记得呢,但若确有此说法,大秦可就是其心可诛了,从文武祭开始,步步紧逼,完全让楚国防不胜防,边境抢攻,偷袭项跃,宫宴声威,楚国一直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事已至此,黑衣人已经意识到秦国是谋划许久的计策,环环相扣,若是被对方夺得了武祭的头名,那么岂不是就有了可以随时对楚国出兵的理由!
谁曾在城门深雨中寻觅过我!
理性的表现就是冷漠,冷漠的结果就是理性,如果要做理性的人,那就选择冷漠地活着吧。毕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反而有恃无恐!
文武祭开始的第一天,京城中轰动性最大的事情却与文武祭无关,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流言,说是大楚天策大将军项跃死于隐剑东方离之手。
项跃可是潜龙榜上有名的高手,作为大楚军队中的灵魂级别的人物,他如果死了,对于大楚军民来说都是相当大的心理冲击。
大家都在议论这则消息的真实性,接下来很快就又传出一则小道消息,秦军猛攻广陵郡,项跃却不见踪影,这无疑就是在告诉大家,项跃出事了,不然身为广陵防线的节度使,为何迟迟不露面。
人心惶惶,人言可畏,对于文武祭的热情也逐渐降低,而在江湖之间,项跃也算是高手了,排名潜龙榜第四名,隐剑东方离排名潜龙榜次席,若是项跃真的被东方离所败,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此处一出,原本兴致高昂的楚国文人有些人义愤填膺想要在文武祭上给对方下马威,有些人则失魂落魄,因为广陵防线如果失去项跃这个大将坐镇,必然军心受挫,无力抵挡秦军势不可挡的攻势!
国破家何在!
好在京兆尹专门派人传递最新的情报,项跃的确是病了,但是并不是传言中的死了,而且广陵中层防线面对秦军凶猛的攻击,仍然顽强地坚守着,百姓不必担心,秦军再强,广陵中五城巍峨高大,历经风雨而不倒,岂是秦军想攻就能攻下来的。
此举意在稳定民心,稳定军心!
果然官方的消息传下来,百姓大多大都心安了不少,项跃乃是楚国守将,这个节点怎么可能去跟隐剑东方离对决,完全不合常理,不值得推敲!
大家才将注意力重新投入到文武祭中。
文武祭的场所位于京城的西园,经过数月的准备,如今文武两擂已经建好,看起来很宏伟很热闹,上面坐着各国的使者与官员,文武祭开始,楚怀王也不能落下,旁边坐着贵妃与皇后,还有几个他宠爱的妃子,太子与三皇子也有幸坐在皇帝宁王等身边。
于颉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如今各方面都对秦国有利,身为秦国的使者,在五国使者面前,自然不能在楚国面前丢了面子。
这次主持由温侯来做,叶云跟着李闻星还有赵方陵他们一同在台下观看,场地建造的很宽敞,足以容纳相当多的观众,叶云与赵方陵他们自然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台下还汇聚了来自于五国的文武精英,五国文武祭十年一届,自然是文武两才出名的最好时机,若是在这里为国争光,前途不可限量,这可比死读书的途径要方便的多啦。
今日便是才子武夫大放异彩的时候,文曲榜第一名十三皇子李修墨就坐在台前,若说文,大楚自然不惧怕任何人的挑战。有趣的是,藏剑阁潜龙榜二十人,而文曲榜只出天下第一才子,因此,很多人自然对于文曲榜首自然是充满不服的,而且身为大楚十三皇子的李修墨,如果能够在文学上打败他,定然是一件轰动天下的事情,很多才子已经迫不及待了。
温侯开始念文武祭的规则与历史,很长枯燥乏味的东西,听的人昏昏欲睡,但是最后,温侯一句话让所有人位置错愕。
“此届乃第三十届文武祭,恰遇百年,文冠领文风,武首可兴兵,这就是五国文武祭百年流传下来的东西,一百年前,我大楚夺得当年文武双冠,横扫中原,百年后,若能夺得文武双冠,必然预兆着强盛与气运。各位准备好了吗?”
台下的观众已经炸开了锅,还有这种事情,倒是台上的几国使者貌似对这个规则了然于胸似得,一点也不意外,楚怀王面无表情,看不出是喜是忧。
这个事情如果温侯提前说出来,秦燕等国恐怕也会提出来,温侯说,则显大楚风度,温侯不说,反而落人话柄。
纵然如今局势对大楚不利,但是温侯仍然将这个可能为楚国招致兵祸的条例宣读出来,果然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侯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