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对芦屋道满的猜测
    ?这个人最早出现于《宇治拾遗物语》中,在里面以阿倍晴明的对手形象出现。这个芦屋道满的名字多半是人们杜撰出来的,毕竟当时身份不够的人是没有姓氏的,所以最多叫道满法师。
    而且当时人们普遍称氏(本姓)不称姓(苗字),本姓指的是源、平、橘、藤原、苏我、物部等等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八大姓的代表一个大氏族的姓氏;苗字则是在这些大氏族发展壮大后又分成了一个一个小家族,这些小家族的家名。比如出身藤原氏的关白近卫前久,藤原就是他的本姓,近卫就是他的家名。
    要以本姓来称呼一个人的话,往往要在本姓与名字中间加一个“の”,比如说源博雅就要称呼为(源「みなもと」“の”博「ひろ」雅「まさ」)。芦屋道满的全称是芦「あし」屋「や」道「どう」满「まん」,中间并没有加“の”,可见芦屋并不是本姓,《宇治拾遗物语》成书于1221年镰仓幕府前期,当时武士阶级进入了发展期,苗字开始被广泛运用,渐渐的除了朝廷的正式诏书以外对人的称呼都用苗字不用本姓了。这样一来根据芦屋道满全名的读法就可以推断出这个名字多半是杜撰的。
    那么这个“芦屋”到底是不是苗字呢?这里涉及到了一个古代东瀛人的名讳问题,懂点日语的人都知道,日语汉字有好几种读法,大体可分为音读和训读。本名通常都是训读,音读的情况下不是法号就是道号,如果“道满”是本名,它应该读作“道「みち」满「みつ」”而不是“道「どう」满「まん」”。
    那么有人会说为什么晴明的本名读作“晴「せい」明「めい」”而不是“晴「はる」明「あきら」”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在明治维新以前,有文化有教养的讲究人在一般场合都会对自己尊重的人避讳,避讳的方式就是音读代替训读,有资格训读别人本名的教养人一般只有天皇、关白这种自身地位足够高的人。不要纠结于战国时代那遍地的训读方式,凡事都要看环境,全国都在打仗,礼乐都崩坏了谁还有工夫跟你吟诗作对,讲究到底避讳不避讳?
    既然“道满”已经不是本名而是法号了,芦屋就更不可能是苗字了,连个名字都没有哪来的姓?这里的芦屋应该类似于一个人的标签,比如说玩过太阁立志传的人都会知道开篇五主角里有个生意人叫做“纳屋助左卫门”,他那个“纳屋”就是标签不是苗字。这种全称叫法和“武当张三丰”是一样的,这个“芦屋”应该指的是兵库县的芦屋一带,人们既然把道满的名字前面挂了一个芦屋,那就说明这个人应该是在那个地方成名的。
    至于这个人究竟是不是虚构的,那就无史料考证了。《宇治拾遗物语》和《今昔物语集》一样都是编撰的传说故事,并不是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