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百三十八 血战碧蹄馆(七)
    时机已到,萧如薰下令主力出击,精锐尽出!
    麾下战将如狼嚎一般带着群狼猛进,日军最后的伏兵轰然杀出,从山两侧向明军发起突袭,明军却像早有准备一般,后方忽然推出一百多辆炮车对着山两边是一轮又一轮的猛轰,轰的山上是碎石飞溅铅子乱飞,倭寇尸体破碎血肉横飞,整片战场宛如绞肉机一般。
    早有准备的明军用盾牌护体,日军只有自己的身体和简单的藤甲,脆弱的瞬间就被撕碎,攻势为之一缓,士气为之一挫,就这一瞬间,萧如薰下令全军杀出,向日军的伏兵发起反冲锋,日军纷纷败退狼狈窜逃,伏兵俨然成了败兵,萧如薰丝毫不在意,将自己本阵的宁夏火器营带出,顺着前军杀出的一条血路朝着小丸山战场一路疾驰猛攻。
    山上的宇喜多秀家意识到自己伏兵尽起的效果一点都不好,那一连串的炮火猛轰让他意识到萧如薰也准备了后手,比他的后手更凶残更可怕,在这样的情况下,宇喜多秀家终于明白等待着自己的只有死战这一条路,如果战败,自己将成为日本的千古罪人。
    山上的每一个人都明白,最后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因为萧如薰的主将大旗已经出现在了战场上,被一群武装到了牙齿的铁甲明军团团保护着,萧如薰的主将大旗出现在了战场之上,这就意味着,萧如薰已经亲自来到了厮杀的战场上,这一刻,宇喜多秀家感受到了命运的召唤。
    宇喜多秀家握着战刀的手越来越紧,身体颤抖着,那面主将大旗的主人就是给他带来了无数次的屈辱和失败的明军主将萧如薰,比他大三岁,但是宇喜多秀家却偏偏觉得萧如薰比自己大了三十岁,拥有了三十年的经验,不然为什么萧如薰可以吊打那些在日本国内横行一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国名将呢?
    如果他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明军的军制,了解明军的规模和大明之庞大,就可以明白他们引以为傲的战绩和经验,无数个分裂的人口不到一百万的小国之间所谓的相当激烈可怕的万人合战,不过是大明国浙江布政使司金华府义乌县县民之间为了争夺矿山而斗殴的规模。
    所以他们那些指挥数千“大军”的大将的级别差不多都是大明的游击将军和参将的级别,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一抓一大把那种,没毛病。
    或许他们的战术理念比较新颖,战术水准不低,但是放到战略层面,他们之间打来打去的意义就好象大明的两个县令带着手下的县兵和民兵之间互相斗殴争夺水源和土地一样。
    而萧如薰这种级别的,日本人起码也要让丰臣秀吉亲自出征才够的上档次,就让一个宇喜多秀家来镀金,镀金还镀的乱七八糟,能有好下场吗?
    说起来萧如薰还真的有过和丰臣秀吉交手的想法,但是真正接触了这些战国精锐之后,萧如薰才意识到就算是丰臣秀吉来了也不过给自己造成一点阴谋算计上的麻烦,而在战场上实打实的实力比拼环节,自己的六百门火炮足以让丰臣秀吉重新思考人生,然后滚回列岛去闭关锁国三百年。
    所以每每想到这里,萧如薰都会想起淞沪会战时期,我军面临日军地面和军舰炮火覆盖之下的惨状,一场会战三十万战士战陨沙场,日军一个团的火力全面碾压咱们一个军,咱们一个师的部队愣是拉不出几门炮几挺机枪,只能拿血肉去填,想想现在,萧如薰随意就能拉出几百门炮对日军进行毁灭性炮击,而日军无力还击,只能拿血肉来填……
    老祖宗在天有灵,大概会哭吧?
    一念至此,萧如薰不得不对现在还在他的手下为大明出生入死的那人以及他刚刚出生的儿子升起浓烈的杀意。
    待我榨干你的血,耗尽你的力,再来取尔等狗命。
    主将大旗下,萧如薰望着小丸山上满满当当的旗帜,估算了一下距离,发现炮火射程够不到,于是果断下令大军向前突击,前移阵地给炮手们施展的机会——既然能用火炮去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大明将士的命去解决。
    和日本之间没有打一炮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两炮,如果还有,那就两百炮,相信两百炮打完,一切争端就可以得到解决了。
    养精蓄锐已久的大军迅速在疲惫的日军组成的防线中左右突击,干脆利落的撕破了日军脆弱的防线,一举往前推移了数百米,使得火炮的射程可以覆盖整个小丸山,麻贵和吴惟忠的英勇奋战使得日军第一波伏兵几近崩溃,赵虎和陈燮的突击使得日军第二波伏兵身陷囹圄,这就使得萧如薰的本部足以游刃有余的展开阵型。
    或许不会再出现的二百万阵亡的英灵,我还是为你们报个仇吧!让日本记住被大明的炮火所覆盖的恐惧,以及被大明全方位碾压的屈辱,我要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每一次想起今天的事情,都会发抖。
    萧如薰一声令下,明军序列里火器化程度最高最为精锐的宁夏火器营炮队全面列阵。
    “不要担心有倭寇来攻击你们,只管发炮,手边炮弹打光为止,把小丸山夷成平地最好,反正本督不希望炮弹打完之后,山上还有一面旗子是竖着的,如果有,炮手每人杖责十下,罚银一两,如果没有,每人赏银三两,酒一坛,肉一斤。”
    萧如薰的指令传递到了每个炮手的耳朵里。
    这足以让他们狂性大发。
    万炮齐发的场景在十九世纪后期以后是非常普遍的,尤其在拿破仑战争之后的欧洲,万炮齐鸣就是战场上的常态了,而在那之前,由于火炮贵重不堪运输,很少能有国家一次性动员超大量的火炮来参加战争,就更别提西元十六世纪末期的东亚战场。
    日本人不是没有火炮,而是火炮太贵,太重,制作起来太麻烦,本身资源也少,弄不了太多,所以干脆就把主要精力放在火枪上,弄来朝鲜的火炮实际上非常少,甚至于整个军团编制下面根本没有火炮。
    对付还处于中古时代的朝鲜,日本人新颖的火枪战术自然能把他们打出翔,但是对上战术理念并不低于日本火枪队的明军,日本其实真的没什么优势。
    ps:喜欢的读者请点个收藏投个推荐票哦~